勾起我对《四月的纪念》及刘擎的回忆,还是因为蒋兄。
蒋兄绝对全才一个。全才和天才不同,天才是在某一方面能达到常人无法到达的境界,而全才就是无论哪个领域都能无师自通并能超越常人的那一类。
蒋兄在长三角知名度很高的一家地产公司担任要职,已经成为某专业领域的知名人物。前不久,他去折腾健身行业,没多久又居然成为行内精英。这可不是吹的,本来连年巨亏的不良资产马上就要成为提款机了。会所从一家变成三家,也不见他的工作量在成倍增加,反倒在周围帅哥美女的熏陶下日渐潇洒起来,每天留出大量时间开始人生第二阶段的健美计划。
全才岂能没有口才。有着彪悍身材的蒋兄,往台上一站就极具演讲家风范。蒋兄的听众没有不被他雷倒的,超强的雄辩技巧和反应速度使他的演讲成为重要的核武器。
蒋兄太会享受生活了,食量惊人酒量惊人且食之有味饮后有神,这种才能可不是天才就能具备的。和他一起喝酒没见他醉过;和他一起吃饭没听到他说饱过。他说,吃饭就意思意思吧,否则太容易发胖。因此,他就是吃盒饭也像吃鲍翅捞饭一样香。回忆喝酒的经历,蒋兄有过两人喝一坛黄酒(八斤)的记录,那位酒友大概只消耗总量的四分之一,酒后他还将喝醉的酒友背回家。最神奇的是,酒后就进入了蒋兄的创作佳境。我相信,很多能收入蒋兄回忆录的不朽名篇肯定是那个时段留下的,颇有诗仙李太白的遗风。
喜欢古诗的人不少,能把名篇背下来的人不多;喜欢古诗同时喜欢现当代诗的人很多,但喜欢到把它作为最爱,不仅在家里听甚至把它作为驾车时的背景音乐来听的,一定少之又少。我就是在蒋兄的车里听到了刘擎的《四月的纪念》,而且,他几乎是和着乔榛、丁建华的速度满怀激情跟诵的!
蒋兄喜欢刘擎《四月的纪念》的意境,喜欢乔榛丁建华,把他们的朗诵誉为天籁之音,只要是他们的作品就要想法弄来百听不厌;他们的现场表演蒋兄是不会错过的,几百公里以外也会欣然赶去。有机会我一定要告诉乔和丁,有这样的全才“粉丝”真是莫大的荣幸。
当然,最幸福的莫过于蒋兄的家人了。事业有成的他已两套新房在握,一套自住,一套让父母颐养天年,真是羡煞旁人。有这份财的人很多,有这份心的人又有多少?这乃全才所为!
蒋兄最得意的作品就是他的千金。漂亮的令人嫉妒那倒是源于遗传,你不能拿来说事。但能在强手如林的经典名校杀出一条血路,成为品学兼优的经典人物那就全凭雕琢功力。
有这样的全才老公,蒋太很自足也很有成就感。她的嗓音不如董文华,但唱《十五的月亮》她会比董文华更自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