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90后青年作家牛B的很少,装B的很多

(2010-09-30 16:06:32)
标签:

90后

徐荣斌

青年作家

请勿装b

文化

                    http://att.bbs.hsw.cn/day_090603/20090603_651de187ed98e9448cd9L26ZZ0RrekOT.jpg

   关于90后的文坛,前辈们早就说了太多太多,有赞扬的,有批评的,有大力追捧的,有冷眼旁观的,有冷嘲热讽的,有半捧半批的,总而言之,各种人物应有尽有。对此,我不是争辩前辈对90后是在指点,还是在指指点点,而是要站在90后的角度看待我们90后。我其实早有写此文的想法,可是每每到了最后还是不能完稿。一,我不想骂某时的自己,二我不想得罪人。但憋到了现在,终于还是忍不下去了。

                    http://album.zhaowo.cc/photo/2007/5/23842/21871/2007512181450937.jpg

  中国作家们至今仍然没有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不见得有几人在国际上有多大的名气,按中国的中庸思想和中华民族传统来看,中国作家们应该是虚怀若谷,谦虚谨慎,卧薪尝胆,奋发图强。但这句话可以是对的,也可以说是错的。因为这种情况的确是存在着,但“在国外”是一个很威信的前提。如果关了国门,一个个就好像打了鸡血似的雄赳赳气昂昂,一下子就变得天下无敌,唯我独尊,专家加砖的高度令人仰止叹服。出书动不动全国第一,全国独有,讲坛上扯大旗脸不红心不跳,面上还带微微笑。那架势好像不是没有实力获诺贝尔文学奖,而是不屑得诺贝尔文学奖。有人叹息,上梁如此,更何况下梁。而我却不认同。因为长江后浪推前浪,那才叫青出于蓝胜于蓝啊。

                                     http://hubeixxw.com/uploads/allimg/c100721/12OH5450K0-112400.jpg 

  80后作为未来文坛的主力军比前辈更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而80后作家们打出的却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了一张叫销量的王牌。即一切靠销量说话。对于80后的销量观,我想说的是,销量的确是验证作家实力的一个重要凭证,但绝对不是唯一的证明。如果销量越多就越证明作家实力的话就可以拿诺贝尔文学奖,那么冯小刚,张艺谋他们也早就该得奥斯卡了。中国什么最不缺?答案是人。他们也不用苦思冥想拍什么别具匠心的电影来打动奥斯卡评委和观众,只需喊出“进军奥斯卡,人人有责”的口号,号召每一个中国人买某几部电影票刷新奥斯卡电影票房纪录,那不就可以得奥斯卡了吗?请问,这可以吗?冯小刚,张艺谋他们不好意思喊出口的而80后某些人对这瞠目结舌的举动还津津乐道,果然将阿Q精神发扬到了极致。

                  http://album.zhaowo.cc/photo/2007/5/23842/21871/2007512181926562.jpg

  80后的王牌是销量,90后的底牌却是炒作。90后虽然没有韩寒,郭敬明等一大批80后超人气作家的畅销纪录,但是纵观中国作家90后必然是炒作魁首。以前,我一直以为90后的力量之所以不能被社会关注是由于90后没有一个展现实力的平台。因为有一点必须得承认,90后的整体实力比80后同时期要进步许多。然而现在看来事实并非如此。现在不少出版社,杂志社,各种联盟各个作家协会打出“90后”口号的琳琅满目,数不胜数。这几年出版的以90后为主题基本可以排的上出版业的前几号。但是与之相反的却是90后没有一个万众瞩目的杰出代表人物。就连自以在90后文坛比较牛B的人跑到大街上吼:“我是90后作家某某某”定然也只是引来众多白眼而已。尽管如此,却一点也不浇灭某些人内心火腾腾的热情。

                      http://album.zhaowo.cc/photo/2007/5/23842/21871/200751218166656.jpg

  “文人相轻”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但这一点在90后表现的最突出。80后的领军人物屈指可数,而90后的领军人物却数不胜数。但是80后作家个人影响力不容忽视,而90后的个人影响力远远达不到这种程度。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90后找到的出路是依靠团体的力量组建各种联盟。但却由于水平不相上下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联盟内部矛盾重重,联盟与联盟之间不相一统。而所谓的代表人物热衷的却不是怎样提高写作水品,不是在反思和探索90后的出路,而是靠所谓的联盟奠定所谓的领军人物,而是比谁认识的人多,比谁认识的人更牛B。如此我们所看到的是90后出版的书籍基本就一个格式,首页某某某90后最什么什么,然后翻开的前几页是一个又一个的专业点评户。上面的一些人尽管没见过,也不没看过他们的一些作品,但是名字却相当的有名气。更有甚者,点评推荐写的那才叫个人金子招牌,以后不用看名字,就可以知道是谁写的推荐。名气达到这种境界,也当真算是人才中的人才。最终,不少90后作家引以为傲的不是自己出版的某一本书,而是这本书上的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些人。就这样,有一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错觉,自信心爆棚好像自己也变得很牛B起来。

                              

   然而90后表现的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作家太多了。而这几年也特别流行作家,开口青年作家,闭口青年诗人。导致在大街上遇到“青年作家”“青年诗人”基本上可以比的上在皇宫里遇到太监宫女的几率。也许也不全是90后的错,按照现在比较流行通俗的话是太寂寞。一方面,出书低门槛,另一方面,假冒伪劣产品太多。又没有一个监督审核的机构,你是不是假冒的也没有几个人有闲心去知道。而前面即便是自费出版也勉强算得上是进入了作家的行列,可后者也太不厚道了。这就跟新浪微博的一些人一样,新浪微博没有给某些人认证没有关系,自己在名字的后面加个V照样混的风起云涌。而假冒伪劣产品如果不蹦蹦跳跳的也就没什么的,可是一个个非得装的很牛B烘烘的,而装B装久了自己也就觉得自己很牛B了。根据有关心理专家临床验证,这是精神暗示战胜法与阿Q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我觉得装B和自以为牛B的人应该感谢自己没有实力被社会关注,也应该感谢方舟子等人对某些人的不屑一顾,否则还不知道要搞出什么狗血闹剧出来。

 90后的某些作家们,安安心心学习,踏踏实实写作吧,请勿装B。(倘若继续装B,为了生命安全着想,建议出门的时候带上避雷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