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新书推荐《咬人大王布奇奇》

(2012-01-06 22:28:03)
标签:

转载

分类: 快乐书吧
很喜欢这本书,有趣又有用,已经与很多朋友分享过!

 

《咬人大王布奇奇》

 

重点推荐:

本书以颜色明快的图画,在幽默、热闹的氛围中率真的讲述欺负别人与被别人欺负这一孩子们的常见问题!

引导孩子独自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培养孩子解决矛盾的智慧!

从一个侧面讲述家长对孩子的引导作用,故事中“妈妈”的做法值得我们去深深思考!

 

内容简介

布奇奇巴克尔来我家,是天下最糟糕的事情。布奇奇就是那个拽我头发撕我书的家伙。她讨厌我的宠物蜥蜴——大块头。还说我是乌龟,而她是专吃乌龟的布奇奇龙。

哦——天哪!她还要来我家住!这可怎么办?

 

乐空间推荐

你像布奇奇?还是像“我”?

    布奇奇的霸道让“我”害怕到反复做梦的地步,最后实在忍不住,把烦恼告诉妈妈,得到妈妈的建议后,自己想出了一个回击布奇奇的办法。

 

    估计哪里都有一些像布奇奇的角色。我们回想童年,也会记起自己身边有过一些像布奇奇和像“我”那样被欺负的同学吧!也许有人自己就曾扮演布奇奇或是“我”。喜欢欺负人的孩子和容易受欺负的孩子,这一对立的角色看来不会那么容易消失。不少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都面临着这个问题,家长也很关心这些,但这种负面话题在平日的交流中往往会被避讳。本书则用颜色明快的图画,在幽默、热闹的氛围里,直率地讲述这一“热门”话题。读者会为“我”的一次反击而心情畅快,得到发泄。

 

    作者的笔触控制得恰到好处,很多描述都是开放性的,每位读者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布奇奇被吓得跟爸爸妈妈一起去芝加哥时,“我”认为“我不必盼望她乘着火箭上太空去了”。也许,“我”不再那么拒绝布奇奇了?布奇奇其实喜欢跟“我”玩,但她只会以这样强制的办法跟朋友交往,是需要被拯救的孩子。在故事结尾,她第一次体会到被吓唬的滋味,也许从芝加哥回来后会对“我”好一点?画家还在故事中埋下了一个伏笔:布奇奇匆忙去追父母时,把心爱的帽子丢在“我”家了。布奇奇一家从芝加哥回来后,很可能会再来“我家”,也许布奇奇的脾气不会马上完全好转,“我”会不会拿布奇奇能有一点办法?布奇奇和“我”的关系会不会好一点?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有待于读者自己去思考。

 

    故事中,妈妈的态度很值得回味:当第一次听到女儿“不爱跟布奇奇玩”的抱怨时,妈妈回答“要学会和各种各样的人相处”。生活中孩子们的打闹时有发生,很多时候孩子们可以自己化解,并不需要大人太多的介入。也许妈妈正是抱有这种思想,以为“我”不过是与布奇奇发生了一点小摩擦。在得知布奇奇要到“我家”来住时,“我”再一次大喊表示抗议,妈妈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坐下来耐心地与“我”交谈。这时的妈妈也并没有被激动的情绪冲昏头脑,去教孩子该如何报复,而是以关切和理解的姿态进一步引导到女儿“去告诉布奇奇,你不想玩那个游戏”,很平和的一句话,却是在鼓励女儿要学会向布奇奇说“不”,要学会独立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多时候引导孩子自己寻找答案远胜直接告诉孩子该怎样做。

这是一本给我们提供话题的书,我们不妨以这本书为契机,与孩子一起讨论下朋友的话题。

 

作者简介

文/芭芭拉·波特(Barbara Bottner)

    1943年生于美国纽约,作家、插画家、制片人、演员和教育家。波特纳从小就想成为艺术家、舞蹈家和讲故事的人。从波士顿大学毕业后,远赴巴黎学习美术。曾受邀为百老汇剧场“咖啡拉妈妈”设计舞台,随团在欧美巡演的两年中,为增加收入,她当过幼儿园代课老师。然而,她发现自己没受过相关的早期教育,也不会弹钢琴和唱歌,于是,她决定从事儿童读物插画的绘制。波特纳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作家,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得到了一位屡获殊荣的剧作家的鼓励,开始写作,逐渐在新闻、电视剧、动画片、书评、幽默散文、纪实文学等广泛领域发表作品。在儿童读物领域,她至今发表了三十多部作品,包括图画书、儿童故事、青少年小说(有时她自编自画,有时跟别的画家合作,也有几部作品跟丈夫杰拉尔德合作),几部动画片剧本和儿童读物曾荣获国际大奖。

在孩提时代,波特纳曾有过一个布奇奇那样的玩伴,让她饱受折磨,最终,芭芭拉对她进行了报复,也就有了这部作品!

 

/佩吉·拉特曼 (Peggy Rathmann)
1953年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毕业于明尼苏达大学,获心理学学士学位,曾在芝加哥的The American Academy和明尼苏达的The Atelier Lack学习美术,又在洛杉矶The Otis Parsons School of Design学习儿童文学写作,期间与芭芭拉·波特纳结识,并一起研究儿童书插画。

1991年,凭借《一味抄袭的鲁比》(Ruby the Copycat)一书获得《出版者周刊》年度Cuffie奖,拉特曼也因此被评为“最有潜力的新人”。之后,拉特曼新作不断,屡获大奖:1996年出版的《警官巴克尔和警犬葛芮雅》一举囊括了包括凯迪克金奖在内的十一项大奖;其代表作之一的《晚安,大猩猩》曾获得美国图书馆协会年度好书、美国《出版者周刊》年度Cuffie奖、美国儿童图书中心期刊“蓝丝带”奖等多项大奖。À­特曼的另一部作品——《再过10分钟就睡觉》也即将引进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