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2009-01-21 12:15:2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思考 |
——做个“懒妈妈”
经常听到家长埋怨,“孩子刚刚上学不知道记作业,总得打电话问同学”,“昨晚9点回家,孩子作业还没写,一天不陪着写都不行”,“现在哪里是孩子写作业,给他检查作业都赶上我自己做一遍了”……每当听到有家长这样说时,后海小学一(一)班的然然的“懒”妈妈就很骄傲。她说,女儿有个“懒”妈妈,不自己学习怎么行?
开学的前一天,我和女儿共同读完了一周的课程表。这一读,她明白了如何看课程表,并根据课程表自己准备学习用品。
“懒”妈妈的手可以懒,但嘴巴要甜、心要细。记得有一天放学路上,女儿对我说:“妈妈,今天我又帮×××记作业了,他总是记不好作业。”我赶紧夸奖:“我女儿写字快,做事又认真,从来都没忘记写作业。”回到家,我又分别向她姥姥、姥爷和爸爸说了这件事,于是,她又得到了三次夸奖。这不,从上学到现在,她从来没有漏记作业或漏写作业的现象。
女儿喜欢朗读,一个周六的早晨,八点多了,我在床上刚刚醒来,就听到女儿的读书声。我大声叫女儿过来,深深地吻了她一下,说“女儿,你就像清晨里的一只小鸟,用悦耳的读书声把妈妈唤醒了,谢谢你。”于是,每个周六、周日的早晨,我的小鸟都会把我唤醒,而且,女儿越读越好,朗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学校经常会布置写完后让家长签字的作业。不检查直接签字显然不妥,于是,我让女儿自己大声读一遍,这样不仅又复习了一遍,也是自己又检查了一遍。她自己便根据读中会发现的错误进行修改,等她读完改好后,我再签字。
做一个“懒惰”的家长吧,不要和孩子进行捆绑式学习,把学习交给孩子自己来完成,相信孩子,相信老师。
启迪一:相信孩子,让孩子自己完成学习任务。
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所以,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任务必须自己完成,自己是自己学习的主人。
启迪二:不断鼓励,让好行为变完好习惯。
心态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正如“懒”妈妈所说,“手可以懒,但嘴巴要甜、心要细”。当孩子做得对时,要及时表扬。孩子又这么做又表扬,如此反复,大约二十一天后,好的行为就稳定为好的习惯了。
启迪三:循序渐进,由扶到放。
刚开始,家长可和孩子一起做,但要注意两点:1、不能包办,只能协作、引领;2、要在孩子还没产生依赖思想时就及时放手。
父母如何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呢?孩子做错事是不可避免的,父母不要过多指责,而应多用称赞、鼓励、肯定、感谢的话语,容忍孩子的失误,放手让孩子再作尝试,这将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澳大利亚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史迪夫·比道夫脍炙人口的佳作──《培养快乐孩子的秘诀》一书中指出,在孩子的心目中,成人是了不起的,因此,孩子总是无条件地承认和接受成人对他们的评价。当孩子被成人告知“你很笨”时,会感到非常紧张,而且往往表现得更笨。所以,不妨多表扬孩子好的表现,多告诉你对他的期望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