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受美国

(2009-01-21 11:30:53)
标签:

杂谈

分类: 行万里路

感受美国独立日

独立日是美国纪念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在费城正式通过《独立宣言》的日子。2004年的7月4日,我有幸在美国南加州的尔湾。于是,我也融进了这日子,我感受并激动着。当晚,我兴奋得夜不能寐,同寝室的Jane嗔道:人家美国人过节,你激动什么呀?

记得7月3日是个周六,我到朋友Rebecca家去参加Party,热心的Bob建议大家相约去观看7月4日美西最大的国庆游行。这天九点过我们就到达了杭亭顿海滩,街道两旁早已围满了观看的人群。我们运气十分好,正在焦急寻找插足之地时,眼前的一对儿年轻人也正好收椅子转移阵地了。我们立即安放下两把椅子,算是有了根据地,然后就开始渐渐燎原。十分钟后,又安下去了三把椅子。又十分钟后,人行道的台阶上又坐下了我的四个朋友,此时,我们九位全部安排停当。虽然游行还没有开始,但让人激动的气氛已经被渲染得十分浓烈了。街道两旁汇聚了许多人,坐着的、站着的、走着的,人们穿着由星条旗演绎出的各种图案的衣服、裤子、背心、裙子、鞋子、袜子……大车、小车、自行车、马车也都由星条旗演绎出的图案装饰着。即将有游行队伍通过的街道上,不断有推着小车叫卖的人,小车上满是与独立日有关的纪念品。街道两旁的住宅,也都飘扬着美国国旗,家家小院都被星条旗的各类派生物武装了起来。放眼望去,星条旗铺天盖地,欢乐的人群在星条旗的海洋里笑着、说着、走着、奔跑着……

星条旗是美国国旗,旗面左上角为蓝色星区,区内共有9排50颗白色五角星,以一排6颗、一排5颗交错。星区以外是13道红白相间的条纹。50颗星代表美国50个州,13道条纹代表最初北美13块殖民地。据华盛顿说:红色条纹象征英国,白色条纹象征脱离它而获得自由。更普遍的说法认为,红色象征勇气,白色象征自由,蓝色则象征忠诚和正义。

当我们还沉浸在星条旗的海洋中时,一阵警笛从空中划过。哇噻!是直升飞机,是警机,是警机在空中开道!游行开始了,游行于7月4日十点整开始了。游行队伍从太平洋海岸1号公路与八街交口处出发,沿1号公路行进,到缅因街向北行,终点在约克城和缅因街交口处。这一号称密西西比河以西最大的国庆游行,有350支游行队伍参加。行进在最前面的是红色的消防车,接下来是随意而快乐的家庭队、威风的骑士队、令人起敬的老兵队、酷毕了的各高中管乐队、灿烂如花的少女舞旗队、精彩纷呈的表演队和让人叹为观止的花车队,行进在最后面的是黄色的清洁车。

游行进行了两个半小时,我却激动了不止两个半小时。

我为这游行体现的人民情结而激动。朋友告诉我,这游行不是政府组织的,是民间性质的,是自发的,是自愿的。参加游行的有学校、公司、民间团体及家庭。我们能看到几个警察,他们在看游行的人们身后为大家服务,比如,找不到路可以问他们,找不到洗手间也可以问他们,而他们不会干涉你参与的热情。热烈的气氛也点燃了我的热情——由二战老兵组成的老兵队来了,我跑过去与他们握手;鼓乐队来了,我跑上去与他们共抡鼓锤;小丑队来了,我刚把手伸过去,他们就一把拉过我一起跳起舞来……我甚至想,如果我跳上某一辆缓缓行进的车,他们一定不会赶我下来。我确实有上车的冲动,不过我不知道我走后怎么与我的朋友联络,因为我们没有手机,而且My English is poor,所以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那些强烈诱惑着我的车从眼前消失。我的同学们把黄色的脸迎上去,让美国人民把五颜六色的热情涂抹;把黄色的手伸出去,让美国人民把绚丽多彩的友谊传递;把真诚的心敞开来,与美国人民共享独立日的激动、自豪和光荣……

我为这游行体现的平等意识而激动。舞旗队、表演队、鼓乐队……由一个个人组成的一支支队伍过来了,在这一支支神采飞扬的队伍中,一个个人却是高矮胖瘦不一,我纳闷,问朋友为什么不挑一挑,让组成这些队伍的一个个人尽量整齐些,朋友笑着反问我是否知道《独立宣言》,是否要搞身材歧视。是哦,《独立宣言》开宗明义就阐明,一切人生而平等,具有追求幸福与自由的天赋权利。是的,平等让每个人都充满自信地追求幸福与自由。在一支舞枪的队伍中,有一位奇胖的女子,但他舞枪舞得特别好。当这支队伍走过我们面前时,我们热烈鼓掌,我们为她喝彩,于是,她停下来,又专门为我们进行表演。

我为这游行体现的人文关怀而激动。太阳很大,天气很热,游行要经过四英里长的路线。我发现,在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中,有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那就是手执喷壶或矿泉水瓶的服务人员。他们嘴里重复着“water” “water”,穿梭在游行队伍中,关切地走到一个个游行的人面前,或是向他们那晒得发烫的脸颊喷水,或是慰劳他们那干渴的喉咙。我想,以后当我校的学生游行时,我一定要做那送水的人。

我为这游行体现的务实精神而激动,消防车开路,清洁车扫尾;我为这游行体现的多元、开放而激动,各族裔移民都组建了自己的游行队伍,日本人的队伍、蒙古人的队伍、苏格兰人的队伍……当然也有中国人的队伍,各族裔穿着自己的民族传统服装,表演着自己的民族传统节目;我为这游行体现的健康向上而激动,游行中的所有项目都给人蓬勃向上的激励,在17街与缅因街交口处还有家庭体育娱乐活动,包括五千米跑、走,推童车赛跑、儿童赛跑等等。

晚上九点,尔湾的上空又燃放起了五彩缤纷的烟花,我和同学、朋友坐在广场前的草地上,欣赏着令人惊叹的烟花,并赞叹着这些烟花的制造者——中国人。

热闹的独立日庆祝活动在一阵密集的烟花后结束了,在一片乐曲声中结束了,在人们的载歌载舞中结束了。在呈现出一派节日气氛的晚上,我们意犹未尽,在Bob的盛情邀请下,又去到Bob家喝茶、唱歌、聊天……

2004年的独立日,让我也为之激动的日子!

中央花园

今天,我们驱车前往位于洛杉玑的GETTY CENTER博物馆,这是一个私人捐赠的博物馆。我们在这里看到了西方古代的书、玻璃器皿、陶瓷制品、雕塑、油画和古典家居,我们还看到了关于美国各地各式建筑的图片,而最让我流连忘返的是它的中央花园。

我们从展厅出来,向山下望去,几棵擎天的簕杜鹃树,迎着加州正午那最灿烂的阳光,尽情炫耀着她的美艳,让人就那么痴迷地望着她。穿过那让你着急、让你心生怨愤的蜿蜒曲折的小路,这小路也太折磨人了,明明看到就近那花的精灵了,却又非让你折回头,曲曲折折几个来回,当你的忍耐到了极限的时候,那精灵却就在你的身边了。那是用铁丝之类扎的架子,形似升展开的喇叭花,当然,也可以说象蘑菇,象阳伞,高约五米,对着蓝天的喇叭口直径约三米。大架子上攀缘着层层叠叠的簕杜鹃,顺着架子热烈地向上攀着的,努力翘起头来招呼你的,低头挤着似乎在低吟着歌儿的……站在她的下面,早已分不清究竟有多少棵簕杜鹃了,分明就是七、八棵簕杜鹃的大树,艳红艳红的,湛蓝湛蓝的天衬着她,那种夺目的美令人激动不已。我在树下徘徊着,我用心去感受着她的热情奔放,我用情反复歌颂着她,我坐在她的下面,让整个身心融进她的世界中……

一阵美妙的声音将我从这树的遐想中唤醒,是孩子们,是一群异国的孩子们,他们象我们的孩子们一样可爱,唧唧喳喳的,在老师的带领下写生。我凑上前去,哦,孩子们画得各不相同,有些是眼前景物,有些是什么我实在不知道。我问一个孩子是不是在画墙,他告诉我,他要画前面那一圈的墙。是的,我已经看到他画了许多垒着的砖了。孩子们画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都那么专注地画着,而他们自己就在画中,他们让世界生动并充满生机和活力。

那簕杜鹃的大树和孩子们真的让我不舍离开,而寻着同伴们的呼唤声,我又发现了一个五彩斑斓的迷人的花园。错落的花径上倚着一道道花门,那门全是花的枝编织成的,一簇簇的花让那门生出许多浪漫的诗意。那花径的两旁也挤满了各种各样的花,仿佛没有经过园丁的修剪,那些花那么自由地、无拘无束地、任性地怒放着,不那么整齐,但却天然,我觉得大自然本该如此。顺其自然的美才是健康的美,才是无与伦比的美。

在回程的车上,我翻阅了GETTY CENTER博物馆的一本小册子,题目是《建筑与花园》,摘录一段作为结束——

“在您走近ROBERT IRWIN的中央花园时,请放慢脚步,欣赏丰富多采的园林。洛杉玑市的市花天堂鸟在您右侧的研究所入口向来宾致意。在餐厅前方,梧桐树构成的精确方格为室外用餐者遮荫。附近不远处,熏衣草格子棚在春天里挂满了白色的紫藤花。无论您转向何方,这些花园都会为你带来喜悦的感觉”。

炎黄子孙

在遥远的加州,在紧邻太平洋的海滨城市尔湾,在美丽的Concordia University Irvine,有一群来自中国深圳的学子——深圳市教育局海外培训班的学员。我有幸成为了第三期的学员,在远离祖国的日子里,我深深地感到,天下华人是一家,炎黄子孙心连心。

郭宁是一位美籍华人,是第二期一位学员过去的同事,她对第二期学员的帮助自不必说,我们刚到没几天,她的电话就来了,接着人也来了。开车接送我们去购物,看电影……她自己也很忙,白天要上班,好几个晚上都要上MBA的课,还有两个不大不小的宝贝儿子。每每我表示歉然表示感谢时,她都是笑着说,都是中国来的,能帮助你们我很高兴。最有意思的是她的宝贝儿子,那是两个美国孩子,他们的父亲是美国人,他们在美国生美国长。郭宁问他们,“妈妈去帮助叔叔阿姨,你们自己在家玩,好吗?”他们快乐地说:“好的好的,要做好事。”

周兵是深圳一家公司派到Concordia University Irvine留学的小伙子。一天,我在学校餐厅吃午餐,一位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小伙子走到我面前,他就是周兵。学校在一次集会上向全校介绍了我们这些来自深圳的新同学,所以他知道了我们。他作了自我介绍后,给我留下了他的移动电话,因为下午他们要期末考试,所以没有久谈,只说有事尽管找他。后来他又要去了我们的电话,告诉我他有车,如果我们要出去,他很愿意为我们开车。

更让我们感动的是Margaret大约五十多岁,不过,现代人的岁数是很难看准的。她性格开朗,热情豪爽,大有女丈夫的风范。办事利利索索,风风火火,和我一样,也是激动分子,所以我们俩一见面就会激动地呼叫“Margaret”“Funny”。她早年从香港到美国,丈夫是一位非常贤惠的博士,总见他温和地微笑着。夫妇俩没有子女,于是,他们把那一腔的爱都给了社会,给了朋友,给了中国同胞。她对我们的热情决不亚于加州的阳光,以致我们遇到问题就会毫不客气地想到Margaret。他们的家很大,是大家开Party的绝好场所,大家可以在那里又唱又跳又聊,而且他们还总是备好丰盛的茶点及水果供大家享用。他们已经退休,平时我们要外出联系事情也是Margaret开车欣然前往。Margaret夫妇的快乐是由衷的,因为他们送人了太多的玫瑰,所以他们也就拥有了享不尽的余香。

Judy告诉我她四十八岁,但真的看不出来。她说她总是疏于保养,如果说显得年轻,一定是因为心中充满的爱。她二十年前从台湾去到美国,一直在做教师,因为都是教师,所以我们共同语言也就特别多。她带我参观了1——6年级的中文培训学校,学生大都是华人的后代。他们用的是台湾的教材,孩子们说中文困难极了,似乎比我们的孩子说英语还困难。我看到四年级在教“大明来了”,孩子们说得还很费劲,声调还不知道拐到哪里去了。我带了三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课标语文教材送给了他们,他们很高兴,他们没有见过这么好的中文教材,他们很惊讶,一年级居然可以学这么多。我告诉Judy我就是这套教材的编写者之一,然后又送了三张课堂实录的光盘给她,那是随教材配套发行的光盘,分别是我校赵志祥老师的《荷叶圆圆》、闫漯老师的《纸船和风筝》、欧阳智慧老师的《我会拼图》。Judy非常高兴,她本来就长着一双笑眼睛,这时她的眼睛更是笑成了豌豆角。她说他们希望有好的中文教材,希望有好的学中文的网站,希望更多的人能学习中文。是啊,我前一天遇到一位二十年前从香港去的护士Eida,她说她离开香港时中文就没学好,现在更差了,作为炎黄子孙,很想有机会学中文。我说我愿意义务为他们教中文,她好开心呀。

Alice是湖北人,活泼开朗,热情大方。见到湖北人就开心地认老乡,接着,湖南的、重庆的也都成了她的大老乡。我是在母亲节庆祝会上认识她的,她那独特的、及富魅力的笑声表达着她对生活的热爱,倾泻着她对朋友的热情,感染着她周围的每一个人。母亲节庆祝会结束了,热情的Alice又给我们安排了购物和到她家去玩的节目。她和Judy各开一部车带我们去逛商店,又带我们去她家。她先生是一位工程师,他们自己开的公司。看得出这又是一位贤惠的先生,几乎不做声,笑眯眯地任由太太指挥。Alice热情地欢迎大家任意参观、任意拍照,又翻箱倒柜,恨不得将家中所有好吃的都拿出来招待我们。有各种小零食,有上好的草莓和车离子,有美味的点心,还有名牌红酒,最后又找出一包茶叶,说是朋友当宝贝送给她的,我一看,原来是一盒龙井茶。我既不会喝酒,又不喜欢吃零食,但被Alice的热情感染着,于是也端个酒杯,闹着,笑着,串着。Alice说她高兴,她看到国内来的朋友就特别高兴。也许这就是同根生的感觉吧。

……

在洋一方的我总能遇到根相连、心相映的炎黄子孙,总能感觉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总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亲和力。

遥远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都是炎黄的子孙,他们都是龙的传人。

 

享受医疗

很多朋友到过美国,但很少有人去过美国的医院,我今天却荣幸地去了。

上午仍然是Dr.Doyle的课,课中要我们将三人小组讨论的结果贴到黑板上去,我兴冲冲地向黑板走去,下了两级台阶,以为便是平地了,可一脚迈出去,却还有半级台阶。结果是左脚一歪,跌倒在地。左脚很疼,不能着地,并立刻鼓出一个拳头大的包块。我有骨折的经验,我感觉是骨折。同学们立即来帮助我坐下,Dr.Doyle马上前来查看,并电话通知一系列的人来。来了两位穿制服的小伙子,送来了冰袋,并详细记录了当时的情况;来了学校的医生护士,检查了伤情,并决定立即送医院拍片;来了两个非常壮实的穿制服的小伙子,开来了救护车,拿来了担架。Dr.Doyle开始与最后的两个人对话,他们说用救护车要付一笔高额的费用。Doyle以为他们开玩笑,又问,确定无疑,于是便辞了他们。Dr.Doyle大约是学校的教务长,他又安排国际学生服务中心的负责人Caring女士和同学Jane陪我去医院,并安排Caring用她的车带我们回来,然后又联系出租车送我们去医院。我们提出就坐Caring的车去医院,Doyle说不合适,并给了我们打车的钱,嘱咐我们留好各种发票。于是我们坐上出租车,Caring开着自己的车一道去了医院。从医院回来我和Jane都坐的Caring的车,至今我们不明白,为什么去时就不能坐她的车,可能是文化差异,我们也不便多问。

我们到医院时已经是十一点过了,我一进去立即有人送上轮椅,我享受着生平第一次坐轮椅。然后就是十分详细地了解情况,询问及填表——受伤事件的情况,姓名,住址,学校电话,住所电话等,并登记和复印了我的美国学生卡,打印了一个象手表带似的有我资料的带子系在我的手腕上。接着就有人送来冰袋,让我冰敷,以减轻痛苦。其实现在已经不太痛了,我便庆幸自己能亲自感受美国的医院。内墙都是淡粉红色,墙边与地是深一些的水红色。有孩子的小桌子小椅子和儿童读物,有成人的椅子及各种休闲读物,有声音不大的电视。医生们的穿着也很温馨,接待我的女医生穿的是紫色系列,最外层是淡紫色的小花花大褂。她推我进到诊室,又量体温又测血压,问我最近在服用什么药。然后指着一幅挂图问我的疼痛程度。那幅图上标有十一级程度,分别用文字及图示表示。0是一个笑呵呵的娃娃脸,10是一张痛苦万分的哭脸。我告诉她,此时我的感觉是3-4之间。在她那里作完各种检查后,她又将我推到了X光室。在长长的过道上,我没看见痛苦的病人,只看见一个个和蔼的医护人员,和蔼到互相微笑着道一声好。Jane陪我在X光室照片,X光医生提醒她回避,因有射线。医生很负责,分不同角度连拍三张片子,也连续提醒Jane回避射线。照完片他又轻声地告诉我们稍等片刻就会知道结果,这时又马上有医生将我推进了一间治疗室,给我上了类似中医甲板样的固定骨头的玩意儿,又问我的身高。他们用的是英尺,我和Jane不会换算,于是这位利利索索的女医生就取出一副新的拐杖,调了长短让我试,行了,生平又第一次使用上了双拐。她告诉我,我⒌6英尺。这时第一位接待我的医生又来了,告诉我们没有骨折、吃些止痛药并冰敷等注意事项。

病看完了,Jane指导着我拄着双拐又回到了候诊室,Caring在那里等着我们。病历是一份电脑打印的三页纸的东西,我又签了名,看病才结束了,此时已是中午1:00,医生们一直在工作,我没发现他们着急吃饭的痕迹。Caring将她的车开到医院门口,我坐上去,Caring将拐杖放在后面,然后带我们去饭馆吃饭,又送我们回家。吃饭时她告诉我们,有一次她去拉丁美洲旅游,突然生病去医院。在医院里,她看到很多痛苦的患者,从而引起精神紧张以致晕倒,后来用了一针强心针稳住。而美国的医院不会让你见到痛苦的患者,就是打吊针也会用帘子隔开。

回宿舍后,来看的同学不断,慰问的电话不断,送药的,送书的,直让我感到春天般的温暖。我们家的另五位成员更是无微不至,所以在远离家的地方享受生病也是一种幸福和幸运。感受美国感受美国感受美国感受美国感受美国感受美国感受美国感受美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