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中老年时报》副刊,署名:侯福志
在北洋时期的天津新闻界,有一对夫妻报人非常驰名,他们是吴秋尘和徐凌影。
吴秋尘,名隼,江苏人,生于1901年,北京平民大学毕业。1926年,吴秋尘担任天津《东方时报》副刊《东方朔》的主编。当时,吴秋尘经常以鹿鸣的笔名发表随笔杂文。吴之妻子徐凌影(字铸白)生于1902年,毕业于河北女子师范学校,是天津最早的女编辑之一。依据吴秋尘1930年7月7日发表的《象赞》(刊于《北洋画报》)一文,徐凌影比吴秋尘小1岁。1928年1月,担任《东方时报》另外两个文艺专刊《小说半月刊》《文艺》的主编。
子彥在1926年12月8日发表的《谈谈天津的报屁股》一文,对吴秋尘主编的《东方朔》颇为赞许,“《东方时报》的《东方朔》,原名《东方俱乐部》,自从吴秋尘君接办以后,才更名的。《东方朔》一出世,风头出得十足。吴君的作品,真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我每为之心折。其实,那时《东方时报》色彩非常的浓厚,但是因为《东方朔》,我就不能不看了。后来吴君一去,我就没有订阅,偶然购买一份,颇觉其不如前,大概是曾经沧海吧!”1928年6月《东方时报》解体后,吴秋尘担任《天津商报》采访部长并担任副刊《杂货店》的编辑,“《杂货店》为商报之报屁股,店老板本为吴秋尘,自秋尘组织采访部后,天天动员,忙个不了,店务多由老板娘徐铸白女士分任其务劳,吴徐伉俪,本无上下床之别,而且前此在《益智粽》之著作人才,今已给纷纷投其帜下,故声誉极佳,现在征求天津百名人选,更能轰动一时。” 而徐凌影则到南开女中任教(著名作家韦君宜是其学生)。
1929年8月22日出版的《北洋画报》曾载有《吴秋尘与〈天津日日新闻〉》一文,据该文介绍:“平津报界知名之吴秋尘氏,自脱离北平《今天新报》后,即受《天津日日新闻》之聘,担任总编辑职务。该报乃津门最老之报纸,近自出版至一万号后,方药雨旧公司即行解散,全盘让渡于新记公司,外传该报有日人关系,实早已脱离净尽矣。”1930年12月,吴秋尘接替刘云若担任《北洋画报》副刊主编。1934年,冯武越将《北洋画报》转给同乡谭林北。吴秋尘随即转入《益世报》担任副刊编辑,并由他创办了“社会服务版”。
“七七事变”后,吴秋尘与徐凌影同在天津耀华学校担任教员。徐凌影还一度去北京女一中担任教员。 夫妇同为新闻人,这在天津新闻史上堪称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