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官马大道到京津公路的演变

(2019-10-29 18:22:31)
标签:

文化

分类: 桑梓纪闻

原载2019年10月29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雍阳史话”栏

官马大道到京津公路的演变

署名: 侯福志

明朝时,京津之间设有一条与北运河平行的官马大道,出北京朝阳门,经东大桥、大黄庄、通州、旧漷县、码头镇、河西务、南蔡村、杨村、上蒲口、下蒲口、桃花寺、桃花口、西沽至北大关。当时,这条大道在武清境内有一处驿站──杨村驿,是这条官马大道的一个重要节点。由此可见,武清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是京津两地之间的重要走廊了。

  清初,由京师(北京)至天津之间的官马大道,除原来沿运河的那条外,另外还有两条驿路:

  第一条:由北京出永定门,经黄村、礼贤镇、韩村镇、安次县城到杨村,再经桃花寺、西沽到北大关。

  第二条:由北京出广渠门,经马驹桥、采育、桐柏、武清县城(城关)、南蔡村、杨村、汉沟到北大关。

  与前一条大道一样,这两条大道同样都要经过杨村,并在杨村汇合后并入同一条往南的大道。

  到清朝中期,京师至天津的官马大道只剩下了一条,除沿北运河的那条“国道”继续保持其重要地位外,另外两条已逐渐降为“州县大道”了。

  在官马大道所经过的城镇,朝廷除设置驿站外,为传递公文之需还设有“驿铺”,与驿站相辅而行。其中在武清县境内设有五铺,即总铺(也叫城铺,在今城关镇)、河西务铺、蔡村铺、杨村铺、马孤屯铺。关于“马孤屯”,笔者没有查到这个地名,笔者猜测,或许这个村子是指武清南部黄庄街的马家口。

  据《天津公路史》一书载,进入民国后,随着汽车的出现,设在北京的京兆国道管理局公布了《京师公修道路简章》,将兴建符合标准的公路建设提到议事日程。在此情况下,作为华北地区首条标准公路──京津大道诞生了。这条公路是在原京津之间官马大道的基础上改建的,除通过市区的路段外,公路的线型、纵坡、路拱、弯道半径等技术标准均符合国际道路协会的规定。其中路基要求8至10米宽,路面铺筑宽5.5米的马克当(即泥结碎石)路面。经计算,京津大道全线共需资金53万余银元。1917年,北洋政府趁直隶水灾赈灾之机,由赈灾督办熊希龄主办,委任金巩伯为京津大道督办,马君为总工程师,聘请外国人为顾问,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由筑路会为施工人员提供饮食和衣物),实施了京津大道建设工程。当时,北洋政府出资15万银元,美国红十字会提供赈灾款10万银元,合计投资25万银元。这一年的11月,筑路会对全长82英里(约132 公里)线路进行了详细测量,之后各灾区招集灾民3500余人,组成施工队伍,分北京、通州两处施工。将清代御路所铺块石撤掉,加宽路基,培高路堤,铺筑了总计16英尺(约4.9米)宽的泥结碎石路面。因为经费不足,当时只修筑了北京至通州一段。此后,各界舆论强烈要求把全线修完,北京汽车协会会员组成单位等很多商家为经营京津之间的汽车客、货运输线路,也力主把公路修通到天津。于是,经过筹措,筑路会于1920年 6月15日签订了由民商向政府借款25万银元的契约,同时,由美国红十字会、天津警察厅提供赞助(天津警察厅只负责汉沟到天津段),由通州至天津修筑路基宽6至8米,填筑路基高0.6米,修建桥梁4座,由北京至杨村段还栽植了行道树(柳树),但没有铺筑路面。不久,爆发了直奉战争,由于战争破坏,加之尚未成形的京津大道缺乏养护,路基造成毁损,其中北京至通州的碎石路面毁损更为严重。

  1928年,天津警备司令傅作义和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白德尔,各自指派第九师师长陈长捷和美军第五营机工兵,合作整修天津至杨村段的京津大道,除铺筑了碎石路面外,还在杨村北部修建石幢(石碑)一座。这座石幢的碑文为中英文对照,用简短的文字记录了修建过程。当年11月10日下午,双方在杨村石幢旁边举行了京津大道落成揭幕仪式。著名报人王小隐曾作《杨村之行》,记载了揭幕仪式全过程。“自津至杨,途上人民攘往熙来,俨有升平气象”,从天津开车只用了50分钟,但车“一过了杨村,渐入荒境”,因为,自杨村往北仍然是土路,一直到通州又出现碎石路面。

  据《道路月刊》载:“吾国今日以道路运动始肇于京津大道。”另据1929年出版的《河北建设公报》第11期载:京津大道“成为北平以东各县来往平津之要道。全路对于军事运输及防守也具有重要地位”。

  京津大道建成以后,仍沿旧习称为“大道”,尚无“公路”称谓。但鉴于新修大道系采用新法规定技术标准、材料结构和操作规程所建,又主要为适应汽车这一新式运输工具的运行需要而修建,所以不久即改称“汽车路”,其后始有“公路”这一概念,“京 津公路”由此得名。

   (天津市·武清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