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玉霜戏班罢演风波

(2019-08-27 08:54:28)
标签:

文化

分类: 桑梓纪闻

津沽旧事

原载2019年8月27日《中老年时报》,署名:侯福志

1941年11月13日出版的《369画报》(第12卷第4期)载有《白玉霜在天津──班底发生小风潮》一文,记述了白玉霜给“底包”长工资的轶事。

白玉霜是著名评戏坤伶。早在1928年,白玉霜就独自组建了华北戏社,活动于京、津一带达数年之久。到了1936年,上海明星公司推出了她主演的影片《海棠红》,从而使她红遍大江南北。华北戏班角色非常齐整,小生是安冠英,小丑是辛俊德,还有月明珠,张傻子等明角助阵。在当时,除刘翠霞的“山霞社”外,天津没有任何一个戏班能够与之抗衡,这也是白玉霜能够红起来的主要原因。白玉霜大红大紫之后,所挣包银越挣越多。据传闻,白玉霜在上海走红不久,便因婚姻问题折返北方。大约隐居了不到一年,就重新返回天津组织戏班演出。当时,她在英租界、法租界各买了一处住房。其中在英租界的一处是楼房,一共是是19间,另一处在法租界的是平房,一共是11间。两所房子按照时价,可值七八万元钱。记得七八年前,笔者曾在天津图书馆曾聆听过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小玉霜的一次讲座,当时小玉霜曾介绍说,他姑妈白玉霜的房子在和平区宜昌道一带。她的话,恰好印证了白玉霜在旧英租界购买房产的事实。

可是好景不长。自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天津以后,华北戏社也像其它戏班一样,日子越来越来越难过,甚至可以说惨到了发极点。1941年秋,白玉霜应邀到天津北洋戏院演出。这次演出成绩很差,不过勉强维持而已。这与前几年演出成绩相比,有天壤之别。

白玉霜的戏班每天要唱两场戏,由于大环境不好,戏班里的“底包”们只能挣个块儿八毛的,连吃饭的钱都不够,比当时昆曲班在后台吃窝头还要可怜。因为后台的开销不够分配,引起大家的不满。吃不饱、喝不足,谁还有力气去唱戏!所以,当时白玉霜戏班在北洋戏院演出的时候,便发生了一次小小的风潮。戏班的底包们全都要求增加待遇,即要求后台开销增加两倍。大家表示,如果白玉霜接受了,便继续往下演出,否则停演解散。这次风潮给白玉霜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本来后台开销并不是她自己能够说了算的,如果对大家的要求置之不理,真可能会出现停演罢演的情况,这样的话,局面可就不可收拾了;而如果全盘接受的话,那么戏园老板方面也一定会反对。为了戏班着想,也为了戏班老小的生活,白玉霜只好硬着头皮去找戏园老板谈判。经过几轮的讨价还价,最后达成了一个折中方案,后台开销增加了一倍半,增加的部分由园主和白玉霜各负责一半,这件事总算圆满解决。

白玉霜戏班罢演风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