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曼丽身陷“洒镪水”风波
标签:
文化 |
分类: 天津人文 |

原载2019年3月19日《中老年时报》岁月版
胡曼丽,学名智敏,其父曾在京城经营照相馆,父亲死后随母由旧都迁津,供职于中原公司五楼的巴黎舞场(天津百货大楼址),与徐丽丽(笑忆)、王小妹(王宝莲之妹)舞星同为巴黎舞场之翘楚。胡曼丽长相美丽,大眼睛、“飞机烫”,一颦一笑都很迷人。但生活中的她,又有些玩世不恭,时人称其有“名士风”。如她平日里喜穿布衣粗服,不施脂粉,尤如小家碧玉;但若兴之所至,则又喜欢浓妆艳抹,体态雍容端雅,灿若贵妇。胡曼丽生活很随性,有时她的行为令人难以理解。比如,她想吃鲜货,虽然铺子近在咫尺,她也要雇上一辆汽车拉她去购一毛钱的栗子。又有时在火车包房里吃大餐,竟向窗外车站里叫卖的小贩购买烧饼、油条合用。
20世纪30年代,胡曼丽曾一度陷入舞女相残的同波,并因此而为人诟病。胡曼丽供职的巴黎舞场虽地势较好,但因为是洋灰(水泥)地,硬件设施远不如其它舞场(如西湖别墅为木地板),加之楼层较高,又没有“开香槟”等服务等,尽管票价低廉(门票每张0.25元,舞票1元4张),又有胡曼丽等当红舞星,但赶上淡季时,“上客有时不及舞女之数”。1933年前后,北平市长袁良下达“禁舞令”,北平的舞女相继来津。著名的有王宝莲、董慧君、张丽丽等。从此天津舞女分为平、津两派。当时,津城评选舞后,王宝莲打败胡曼丽当选。后王宝莲嫁人,胡曼丽遂以老牌舞星资格称雄。1936年,天升舞场开张后,曾从上海邀来著名舞女邓爱娥。从此,天津舞女出现了平、津、沪及外籍舞女四足鼎立的局面。外地舞女的竞争,给本地舞女带来不小压力,她们“对外来稍有名头之舞女,可号召全体舞女排斥之。”当时曾出现过“洒镪水”事件,一度引起轰动。原来,天升舞场从北平引进董慧君、高安娜、美秋等舞星,一时吸引了不少舞客。包括巴黎舞场在内很多舞场的生意顿受影响。据传,为阻止舞客外流,有人雇凶在夜间向高安娜洒镪水,为掩人耳目,巴黎舞场亦上演了“怪客击‘小丽’(指胡曼丽)”的一场假戏。胡曼丽因此被卷入舞星相残的争议中。当时报界评论道:“此风一开,今后舞场多事矣。”雇凶“洒镪水”事件,给天津娱乐业带来负面影响,胡曼丽因此背了黑锅。其实,“洒镪水”不过是商家恶意竞争手段,此类事件更有可能是商家所为,而且当时天津很有名的舞场除天升、巴黎外,还有金船、卡而登、奥林匹克等十余家,哪个商家下的狠手并不能断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此类行为与作为弱势群体的舞女本身并无关联。而且胡曼丽本身是老牌舞女,也没有必要出此下策,胡曼丽其实更是一个受害者。
但胡曼丽旷达世故,不患得失。“洒镪水”事件后,她并不介意,仍我行我素,她的态度反令其影响不降反升,加之,主办者将巴黎舞场由5楼转移至3楼,中原酒楼也由6楼同步转移到3楼,吃喝、游玩合为一体,方便了舞客,新闻界、文化界等各界人士亦时常在此聚会活动,使其营业转而发达起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