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胡树屏诗中看武清学宫

标签:
文化 |
分类: 桑梓纪闻 |

从胡树屏诗中看武清学宫
原载2019年3月15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副刊,署名:侯福志
胡树屏(1850年至1927年),名维域,著名儒商、诗人,天津元隆绸缎庄创始人之一。城南诗社成员,有《小隐诗草》存世,另曾出资襄助《城南诗社集》出版。“家世创垂衣食足,诗书继绪子孙贤”是他一生及家风的真实写照。
有资料说,胡树屏是天津人,似不确。其《秋风》诗句有:“千里关山明月夜,故乡犹思恰三更”说明,他的故乡一定是在很远的地方。据《小隐诗草·自序》载,“予八龄时,随父赴武清教谕任,即在署内习读。到任伊始,旧日门人来受教者甚多,予时尚幼,亦厕乎其间,不过虚应故事
前文提到的“弃儒就商”,是指胡树屏在天津益泰昌棉布店当小伙计之事。因其有教养、有文化,且为人忠厚、机敏,故深得经理芮辅臣的赏识,他与孙烺轩同时被提拔为经理。1896年,胡树屏与孙烺轩合伙开办了著名的元隆绸缎庄。后又与他人合伙创办了元聚、元格棉布庄和晋丰银号,期间以企业盈利购置了大批房地产,成为天津知名儒商。1915年,与“敦庆隆”经理张向泉等共同发起组织天津绸布棉纱同业公会,被选为常务董事。1917年被选为天津商会会董。1922年春,因直奉战争爆发,“京津间,战争忽起。后又继以水旱。市面顿为减色。先生伤心世变。不愿以衰弱之岁,再履阛阓(huán
《小隐诗草》“皆先生自道生平,以及家人之琐事,戚友之晋接,有所劝勉而作也。”在诗作中,有作者儿时的美好记忆,有中元节(鬼节)携妻儿老小祭奠家慈的温馨画面,以及“我生七十气方长,忧患频仍两鬓霜”的感叹。
据文史学者张振发先生的《武清孔庙与祭孔》一文载,武清文庙坐落于今武清区城关镇(旧武清县城),始建于明朝,1958年被人为拆毁。胡树屏先生所描绘的“多树萧森桥汉玉,群花缥缈室彫甍”景色,或许会唤起众多老武清人的共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