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鸿文笔下之武清

(2018-10-15 11:48:00)
分类: 桑梓纪闻

http://s13/mw690/001IUOrJzy7opK5tKA45c&690


原载20181015日《今晚报》副刊“津沽”版,署名:
侯福志

   武清位于京畿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近现代以来发生的多次战事,武清均受到波及。1926年春天,第561期《新天津报》刊载了武清学者王鸿文《哀哉我武清农民》一文,描述了几次战事所造成的民不聊生的景象。 

  据该文介绍,1922年、1924年,武清经历了两次直奉战争;19264月,又发生了直系、奉系军阀与国民军之间的战争。当时,直、奉两军从四面八方夹击驻守在北京的国民军,“京畿一带,划归战区,噫,我县又为战场矣”。同一期发表的《雪天鏖战》一诗,记述了初春的这场战事:“雨雪纷纷比雌雄,笳鼓鼙杂较输赢。芳菲须臾山河白,貔貅血满战地红。”

  “自内争纷起以来,我县武清划作战场已数次矣。农民身衣不完,腹食不足,冻馁而死者有之;飞机腾空,炸弹似雨,触身而死者有之;遍处枪林,四顾无亲,忧闷而死者有之;炮声轰轰,触目皆兵,惊骇而死者有之。此皆我县农民,每次战争时所受之痛苦也。余尝考战后情形,知人民死者互相枕藉。”《新天津报》曾载有《雪地灾民》一诗,描绘了初春之际老百姓流离失所以及尸横遍野的景象:“嗟我灾民宿露天,飘飘雪雨遍身寒。鳏寡流离氓载道,孤独遗髅陌郊原。”战争除造成无辜百姓死亡外,“其万幸而得生者,亦富豪之家流为贫困;贫困之户流为乞丐。至于屋舍成墟,田园成垒,更不待言矣”。而更为要命的是,战争正好发生在春季播种季节,“四郊掘为战壕,禾苗不能种,车马均被军用,农民抓为夫役,欲思秋收冬藏,又安望乎”。

  作者对战争造成的伤害非常愤怒,对武清老百姓寄予深切同情:“呜呼,武清何辜,遭此蹂躏,噫嘻,农民何咎,受彼荼毒!”作者通过报纸呼吁道:“哀哉我武清农民之前途也,寄语国内武人速息干戈,去私为公,同心治国,恤国家元气之缺乏,怜各地农民之苦状,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国家元气,尚能补充,未死农民,犹得生路,小民无知,泥首以待。”

  同一期《新天津报》副刊还发表了王鸿文的诗作《初春》,一方面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另一方面表达了让武清百姓脱离战争苦海的良好愿望:“草也都萌芽了!淡绿的嫩色,密密的铺在地上;丛树长满青叶,被轻风细吹似碎玉的声音;花草树林里,蝴蝶飞着,更露出自然的态度来;百花全都开放了!洁秀、灿烂、清香;娇嫩同姿颜同温柔的雅气,实在引人欣悦爱慕的热心。”在作者笔下,战争就像行将过去的冬天,春天将会带给人们新的希望——“惨淡的寒冬已过,和美的暖春又来。忽然间,脱离苦海,高登乐岸;心中不觉豁然开朗。” 

  《新天津报》创刊于19249月,其组织者是爱国报人刘髯公(杨村七街人),该报发行范围及于河北及京津城乡。王鸿文作为武清文人,以写实的笔法记述了这段历史,为后人留下了丰富史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