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左次修的沽上缘

(2017-10-12 18:52:05)
标签:

文化

分类: 天津人文

    http://s10/mw690/001IUOrJzy7eXfBmatbb9&690


                                     原载2017年10月12日《中老年时报》岁月版,署名:侯福志

 

左次修(18871962年),又名熙,号熙庆、六无老人等,安徽桐城人。著名学者、诗人、书画家、制印名家(善书甲骨文,常以金文入印,画以花鸟为主)。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度在津居住,后迁往济南。七七事变后,蓄须明志,更名修髯,拒不从日。抗战胜利后,于1945年在齐鲁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一度被聘为山东文史馆馆员。

迄今为止,人们对左次修的简历知之甚少。笔者曾在1932年的《北洋画报》看到一篇《介绍左次修》的文章,对于了解这位大家的风采提供了难得史料。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报人吴秋尘。吴秋尘与左次修是表兄弟,因此,可信度比较高。

关于他的才艺,作者介绍说:“次修实在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能作、能写、能画、能篆刻、能油漆,能创造一切的小艺术品,用厚纸漆成的油金牌匾和屏风,是他近年来最得意的作品。”

不仅如此,左次修还是中国最早介入摄影技术的人。“早在二十五年(1907)前,他就开过照像馆,自己有很好的照像本领。虽然那时中国人还不懂得什么‘艺术摄影’”。

但左次修的职业其实是幕僚。他曾做过庄士敦(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外籍老师)的秘书,所以他的外语水平是很高的。“官虽然不大,但所谓‘宦海’――其实只可说‘幕海’――中所浮沉了二十年来年的光景。” 他的国学水平很高,诗词歌赋,样样在行。尤其是“寿屏挽联,绝不含糊。”

最拿手的当然是他的漆雕作品。天津著名的大华饭店牌匾便出自他的手笔。报人王小隐的书斋也同样出自他的匠心。据1929228日发表在《北洋画报》上的《漆雕开复活》一文载:“予所居曰‘忆婉庐’,所以纪念亡室也。顾久无斋匾,时吴秋尘弟介左次修君以此额赠焉。古色幽香,淡雅绝伦,悬于萧斋,信文玩之逸品矣。额以漆制,色泽古雅,雕镂精细,或仿造像,或摹金文,斑驳陆离,气象万千,而质地绝不笨重,携悬咸便,前此未有之发明,较磁铜木石,直不可同年而语,使李笠翁得见,不知若何倾倒矣。”

左次修还是一位作家。他应《北洋画报》之邀,仅用了不到3个月的功夫,便创作了一部20万言的名为《帘卷西风记》的长篇小说,“洋洋洒洒,十分热闹。全部底稿,已送给了本报。从下期起,便开始刊载。在阅者可以多饱些眼福,在次修本身,也算得一种新的成功。虽然他很客气地说,‘不过作着玩玩而已’”。

左次修的爱人萧少瑜,是四川名医萧龙友之侄女,多才多艺,能写能画,其作品常常见诸报端。有意思的是,左次修的起居处,取名为“厨梳书处”,意思是厨房、化妆室、图书馆都在一起,“的确,不如此够不上一对名士,够不上一个艺术家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