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俄国花园溜冰场

标签:
文化 |
分类: 天津人文 |
隆冬季节,溜冰活动又开始活跃起来。可是不知道您想过没有,早在民国时期,天津就是一个酷爱溜冰的城市了。其中,有中有两处溜冰场最为著名。一处是英国球房(今市人大办公楼址),“系临时所盖之芦席棚,冰以人工浇水冻洁者面成。”。另一处便是俄国花园。
俄国花园位于原俄租界内,始建于上世纪初。旧址在今大光明桥附近的海河东岸,与清乾隆时期的柳墅行宫座落位置基本相当。1924年俄租界被收回后,原俄租界被称为特三区,原俄国公园亦随之更名为海河公园,但在当时的报刊上,人们仍习惯上称之为俄国公园。
关于俄国公园,1936年《天津游览志》是这样记载的:“俄国花园,居旧俄租界之东,傍海河而筑(在今特三区界内)。隔河遥望,佳木葱茏,荫敝天日。一舟往返,便利异常。园中风景绝佳,滨临海河,虽盛暑不觉酷热。地位宽大,曲折如入深林。” 著名学者张次溪很欣赏这座花园,曾有《河干晚步》一诗传世:“夕阳红浸浪花圆,远水潮生傍晚天。光闪长隄疏密屋,声暄野渡去来船。飞轮(赴塘沽小轮,每日来往二次)碾碎波心月,孤塔冲开树杪烟。大好河干呈画本,欲皱妙笔写林泉。”
因为俄国花园与海河毗邻,加之湖面自然天成,所以,这里每至冬季便成为天然的溜冰场。署名龙父的作者于1927年1月曾撰写了一篇名为《天津冬日游戏》的文章,对俄国公园内的溜冰场作了如下描绘:“便以记者眼光观之,当以旧俄国公园冰场为最合于游戏目的,盖此场因湖水于冰面而成,公园空气甚清鲜,较之在棚内,实为适宜,面积亦甚广,现归俄人经营。惟地处偏僻,所以华人多不前往焉。此场取费则较英球房廉一半,月之十六夕,将开化装滑冰大会,因英球场之棚损坏,届时必格外热闹也。”
1927年春节前夕,著名报人张聊公曾与冯武越、王小隐等报界名流前往俄国花园溜冰,他发表的《记俄园冰场》一文,记述了俄国花园之行,为我们了解俄国花园溜冰场提供了难得史料。按照他的记述,俄国花园“林木繁密,风物幽静,去夏与吾友长公,时往游息,惟冬日则迄未一往。盖其地僻远,余又事冗,不暇冲寒作园游也。”“比闻园中有冰场之组织,乃就园中池沼筑成,中外男妇,以利刃缚革履,刺冰而行,所谓‘撕开挺’(溜冰)者,颇极裙屐纷纶之乐,而大雪之后,园中景色清旷,益复可念。” 这一天午后,三人相约至英租界与特一区交界处,登渡舟(今大光明桥旧渡口)至隔岸,“河中冰块澌澌,小舟刺冰块而行,登岸后,即入俄园,残雪皑皑,疏林郁郁。行至冰场,则溜冰者已竟在冰上作惊鸿游龙之舞矣。” 有趣的是,只见“一俄妇甚肥硕,旋仆旋起,再接再厉,是亦冰场之英雄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