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买的一本书《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天津南开医院六十周年纪念画册》。这本书记述了这家医院1947--2007这60年走过的历程。文字不多,但老照片不少,印制也颇为精美,都是上好的铜版纸,不用说,单位花了不少血本。我问了一个价,老板说15元,若真心想买还可以商量。我说给8块钱吧,此类书错了我买,没人要。我的话肯定是买家的熟套路,老板并不傻,他说咱们取个中吧,你高兴我也高兴,就给10元吧。我一边拿钱,一边恭维着老板:开张大吉!
离开这个摊继续前行,有两本装帧精美的新版书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本是《天津卫过大年》,另一本是《十二位影坛女星的生死传奇》。前一本是狗年贺岁书,也是津门首部贺岁书。第二本是民国女影星的八挂故事,包括阮玲玉、艾霞、英茵、李绮年、林黛、莫愁、李婷、西皓、上官云珠、乐蒂、杜娟、翁美玲等,这两本书全品,一点污染没有,我没有还价,一共给了20元算是成交。
再往前走,来到老俩口摆的地摊上。上周在这个摊上逛了逛,女主人对我和鲁建兄夸赞我:“这么多人就你没有老,大家都老了。有的白头发了,还有的死了”鲁建兄看着我笑,我只得呵呵。其实,老板娘说的还真是实话,光在古文化街就逛了整10年了,每个星期六都碰到这老俩口,这10年里的确有好多人变老了,但我却没有老。原因其实很简单:其一,逛书摊本身是一个全身心的运动,既要动身体,又要动脑力。运动本身可以让有减缓衰老;其二,淘书是一种快乐的事情。偶尔捡个漏,心里可以美上几天。遇到一本心仪的好书,可以在师友面前炫耀一番。再加上书中总有颜如玉,和美人朝夕相处自然益寿延年。今天在这个摊上发现了一本1962年天津出版的《河北美术》,老大爷喊价7块钱。我掏出10元给他,大爷让我给老板娘,老板娘一边数着零钱,一边对我说:“只要是你需要的,不论钱了,你都可以拿走,我们家处理了。”对于老板娘的善心,我当然发自内心的感动。看来,我的好人缘已经弥漫整个旧书市场了。
再往前行,在一位小伙子地摊上发现了手写复印本《八角鼓盆曲》,有关八角鼓这种曲艺形式,我并不是特别懂,但因为这种曲艺形式很少听到了,所以有关它的文献资料也很少见。这本复印本,肯定是艺人专用的,从“壬午年腊月”可知,这本书印于2002年,也有15年的历史了。老板要价4元,我也给了4元。在旁边一个摊位上看到了一本《宝坻评剧》,这本书是由宝坻政协于2009年编辑的,属于文史资料的一种。这些年,天津各区县的政协文史资料和评剧史资料一直是我收藏关注的重点,有关宝坻的文史资料我先前收藏了不少,但这本书是没有的。宝坻是西路评剧发源地,也是著名的评剧之乡。大家熟悉的刘宝山、孔广山、刘小楼、李福安、赵丽蓉都出自宝坻,至今宝坻区每年都要举办评剧大赛,宝坻评剧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走到狮子林桥底下,看到了两册《天津书讯》合订本,包括创刊号在内一共75期。老板要价200元,我只给价150元成交。《天津书讯》创刊于1982年11月,著名学者倪斯霆先生在初创时就担任该报编辑,他上半年曾在《天津日报》副刊写了一组“沽上丛话”系列文章,记述的就是他在主编这家报纸过程中与众多作家之间的交谊掌故,文字洗练,娓娓道来,引人入胜。遇到两册合订本,当时就想到了斯霆兄,于是期盼着能够与斯霆兄弟相遇。大约走了不到5分钟,正与吕明兄交谈过程中,斯霆兄由东南方向对头走来,我把这个讯息告诉了斯霆兄,斯霆兄说有点贵了,我说因为这家报纸是斯霆兄编的,价格自然不会便宜。大家哈哈大笑。
与吕明兄一起往回走,遇到了鲁建兄。他也是满头大汗,我们在肖雄先生地摊处交谈了一小会儿,匆匆离去。因为天热,不一会儿,吕明兄便走了。我也从书包里掏出水杯喝了几口水,也很快离开了旧书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