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伯龙诗话天津大水

(2017-06-05 13:26:05)
标签:

文化

分类: 天津人文

         

http://s3/mw690/001IUOrJzy7bD8nGPvkc2&690

 王伯龙诗话天津大水

                                     原载5月23日天津中老年时报岁月版,

                                                          署名: 侯福志

上世纪二十年代,王伯龙曾与其弟王元龙、王次龙在上海共同创办过著名的“三龙电影公司”。之后弃影从文,来到天津从事编辑工作,主编过《天津商报画刊》《华北银线画报》等,另受北平《立言画刊》老板之邀,主持过该刊“天津专页”的笔政。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王伯龙一度主持过城南诗社的社务工作。据1939422《立言画刊》(第30期)载署名晳香的《天津的诗社》一文,“严范孙返里,又和赵幼梅、王仁安结城南诗社,人材之美,不让于查氏水西庄。蟫香馆赏梨花,择庐秋宴,每年佳节都有盛会。社友如陈(宝琛)太傅、郑苏堪、王逸塘、杨昀谷,皆海内骚人重望者。余如王纬斋、刘云孙、吴子通及东安高士马诗癯等,周必聚饮,觞咏之盛,蔚为大观。范公谢世,赵幼梅先生起而振之。陈诵洛大令、章一山太史、金息侯少保先后入社。当是时,上谷王伯龙,又移家沽上,与张一桐联袂入社,济济多才,文风为之一振。而今赵藏公(幼梅别署)亦成古稀老人,正赖有王伯龙、孙正荪(即孙学曾)诸子维持,俾延旧绪至亿万斯年。”从上述行文得知,继赵元礼之后,作为报界名人的王伯龙一度成为城南诗社盟主。

王伯龙主持社务工作之后,时常组织雅集活动。如193812月,城南诗社在“致美斋”为坤伶章遏云(珠尘馆主)赴沪演出饯行,王伯龙即席赋诗云:“如此情不奈何别,银筝素手按骊歌。江南花发应相忆,记取尊前白发多。”所谓尊前白发,即指出席宴会的管洛声、杨幼甫、潘洁泉等前辈社友而言。章遏云赴沪演出不到4个月,当时参加宴会的三位“白发”人竟相辞世。王伯龙在给章遏云的《赋寄珠尘主人》一诗叹道:“去年雪夜惜君别,见说花时赋倦游。何期缓缓归来日,顿失尊前三白头。”1939422日(阴历三月初三),城南诗社在“蓬莱春饭庄”举办上巳脩褉活动,“由金梁、赵元礼、王伯龙、孙学曾四人,具名发起柬邀。”  

在主持社务期间,王伯龙创作了大量旧体诗,非常脍炙人口。如《流尘》一诗云:“惊心时序等流尘,又见芳华到眼新。梅萼残枝香苒苒,河桥初涨碧鳞鳞。剧怜饭颗吟肩瘦,莫负春盘酒盏亲。七二沽边好烟水,看花天许作闲人。”把沽上初春所带来的快乐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1939年夏天,天津发生洪水。这一年916日的《立言画刊》(第51期)上曾载有王伯龙的9首绝句,以纪实手法,详细记录了水灾景象。

其一云:“居然人似隔天河,点点风帆户外过。金碧楼台涵倒影,江南无此好烟波。”作者自注,“己卯七夕之夜,大水忽来,平地数尺,故以天河为喻。”

其二云:“巷里家家俱画船,空明人泛镜中天。水上相逢同苦笑,一篙撑到卧床前。”作者自注:“宋人词:‘户藏烟浦,家俱画船’,津市灾区居民,仿佛似之。”

 其三云:“牵裳涉水杂悲欢,平地波生行路难。楼内主人楼外客,哀鸿一列莫轻看。”作者自注:“灾民露宿高楼朱户以外,状至可悯,有驱逐他去者,作此讽之。”以上三首诗描绘了洪灾后的惨象。

在灾难面前,津城曾涌现出扶危济困的善士。王伯龙对此极力赞赏。其七云:“泛泛轻舠(dāo音,作“小船”解)六尺长,打鱼惯住水云乡。于今载得灾黎去,此节莲华大士航。”作者自注:“王采丞先生与予对门而居,水灾甚重时,特雇小舟十只,赴灾区接送难民,嗣十字会大量收容乃罢,先后被救者百数十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