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忙于工作,每天下班时间很晚,情绪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所以对旧书摊就有了更多的期待,早就盼着过这个周末了,于是乎早晨不到五点,就被外面的阳光所惊醒,简单收拾一下,就出了家门。
书摊的老板比我还勤奋,据他们自己说,有的人不到四点就过来了,由此可见,旧书市场有多么大的魔力。其他的淘书人同样勤奋,一些熟悉的身影早早出现了狮子桥头,徐凤文、倪斯霆、胡立生、吕明、王垚等,还有一批叫不上名字但见面打招呼的藏书家。另有一批开网店的老板,也都早早地过来。
我到地摊时还不到六点,从狮子林桥头下到亲水平台,再沿亲水平台,从东南往西北金钢桥方向走,一路走一路看,直看得眼花缭乱的。在一位熟悉的地摊上,花了4元钱买了2本书,一本是《李叔同书法碑林纪念画集》,另一本是《天津市河北区职工大学纪念册》。返回来的时候,在狮子林桥底下,一次花12元买了6本书,多是天津艺术研究所推出的研究成果,分别为《津沽艺术漫评》《梨园曲苑总关情》《天津舞台艺术调查》《乐海泛舟》《张剑平和他的艺术创作》,另有一本柳溪的《燕子李三传奇》。再往前走,在李学明先生处,发现了几张知青老照片和照相用纸袋(里面还有底片),都是在生产队田野里耕作时的情景,看着熟悉亲切,因为是熟人(早在二宫旧书市场时就认识),所以学明兄只要了很少的钱。昨天晚上没有吃饱,早晨很早就饿了,所以先到附近吃了点早点(自然是爱吃的嘎巴菜),又吃过之后又临时下桥到地摊转了转,在两个摊上分别看到一二百张黑白照片,以几毛钱一张的价格买了下了。
倪斯霆先生近日出版了他的“三旧”之一的最后一部——《旧报旧刊旧连载》,他今天到旧书摊时正好碰见我,就把早已准备好的签名本送给了我。而就在几分钟前,我刚在地摊上淘到了斯霆兄父亲的著作《张剑平和他的曲艺创作》,短短几分钟,与他们父子两代人“对话”,真是莫大的缘分。
早在民国时期,天津的旧书摊就繁荣,大经路(中山路)、东马路、河北鸟市,还有天祥市场等处,就有成规模的旧书市场,很多著名作家、学者都有过不同的淘书经历,如阿英、张中行等,这在他们留下的文字中可以得到佐证。现如今更是太平盛世,旧书市场比任何时代都更加繁荣,真希望旧书摊能够持续发展。诺大的天津市,应当给旧书市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这对于提升天津的文化品味,展现天津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