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唱堂会

标签:
文化 |
分类: 天津人文 |
梅兰芳唱堂会 原载2016年9月7日今晚报副刊津沽版 署名侯福志 吕海寰是著名外交家,1924年退隐津门,住在英租界四十号路(即牛津路,今南京路至马场道之间的新华路)。 1926年重阳节,应吕海寰之邀,梅兰芳到吕宅唱堂会。据1926年10月23日《北洋画报》所载《津演剧谈片——吕宅堂会琐记》一文,“今岁东莱吕镜子(海寰)尚书八秩晋五,又值乡举周中,其家人择于重九节日,在英界私寓为之补祝,其实镜老寿辰,系在夏历六月初间也。”也就是说,吕海寰本来是夏历六月初的生日,但其家人则选择在重阳节这一天为其补祝。 重阳节这一天,“吕宅堂会,约有名伶奏技,而梅韩王诸辈因之莅止焉”。本来,梅兰芳来津,一向住在利顺德饭店。而在那天,梅兰芳并未下榻利顺德,而是直抵吕宅。“九时抵吕宅,即接演《汾河湾》,匆匆入室化装上,余为之摄上装图一帧,以作此行之纪念。”当天晚上,梅兰芳演了两出戏,除《汾河湾》外,尚有《金榜乐》即《御碑亭》。 除梅兰芳外,“他剧之可纪者,有韩世昌之《思凡》及《闹学》,王凤卿之《取成都》,尚和玉之《艳阳楼》,李万春之《二将军》等剧”。有趣的是,李万春身材奇短,“有人问询万春年几何,答以十七,则均哄笑,盖身躯奇矮,望之如十二三而已”。 梅兰芳来津之前,本来是在济南演出义务戏,当时是应张宗昌邀请演出的,目的是赈济灾民。此次来津,“乃乘专车,今夕演毕即仍搭该列车返济,再演一夜,然后赴青岛演三天”。 因为吕海寰是前清大臣,故旧知交很多,所以吕宅堂会戏,“贵宾甚众,不可尽记。惟天津四大奇人:陆三黑子、徐二万子、赵二愣子、钱二麻子均到齐,可谓一时之盛。女宾之明星,则有伦贝子之如夫人,周前总理之如夫人等。堂会至翌晨三时始散”。 吕海寰是前清著名大臣,曾创办了中国红十字会,亦曾任驻外公使、兵部尚书等职,但寓津时间并不算长,大约在天津只生活了四年左右。据1927年2月26日《北洋画报》载,“前清尚书吕镜老于上月在津去世,兹其家人择于旧历本月廿六日,在英租界四十号路宅中领帖”。另据1927年3月9日《北洋画报》载,“旧历二十六系发引之期,灵柩业于是日运鲁”。 从上述资料看,吕海寰是在英租界去世的,但其逝世后则葬于山东故乡,正所谓落叶归根是也。 五大道的故事征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