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刘云若笔下的“城南诗社”
署名:侯福志
原载今天(3月27日)《今晚报》副刊“日知录”栏
近翻旧书,在《冰弦弹月》中,读到了有关“城北诗社”(实际上是“城南诗社”)的描述,为了解民国时天津诗人结社情况提供了形象化史料。
《冰弦弹月》的作者是著名小说家刘云若,原载于1944年北平出版的《新民半月刊》,1949年初由上海正气书局出版单行本,并由还珠楼主题写书名。该书以徐止庵、梁叔子拯救鼓曲艺人吴月琴为主线,以报馆职员陆九芝与吴月琴及女厨二姑娘(凤屏)之间的爱情故事为副线,通过对天津“三不管”一带的书场、妓馆、烟馆、赌窟的描写及对不同阶层人物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对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肯定和对底层民众困苦生活的同情,揭露了以马八爷为代表的邪恶势力的虚伪和奸诈。
《冰弦弹月》用了大量篇幅描写了“城北诗社”及相关社集活动。诗社由前清遗老徐止庵发起组织,社友三十余人,“在商议起名时,就有人提议社址既在城北,可以省用城北二字,其实暗引城北徐公的典”。诗社每半月雅集一次,重大节日还须另行组织社集。如端午节要“咏端阳角粽”。到了夏令要咏莲花、游八里台。“转瞬节令交秋,又咏牛女鹊桥,再咏中秋明月,重阳时就近在一家大百货店七层楼上,登高赋秋”。冬天来临,又随着季节举办“消寒会”,“把寒消尽了,又逢新春,大家咏了春雪”。
徐止庵曾在前清翰林院任职,并一度在云贵为官,还在某省担任过学政。回津后,因为“爱慕风雅,纠集同志创立诗社,借此遣兴陶情,本意甚为高雅。因为止庵颇好雅事,又是道高名重,虽是遗老,但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还颇有些势力。他却淡泊自甘,谢绝世事,只以诗酒自娱”。
从描述上看,这“城北诗社”实际上就是1921年成立的城南诗社。城南诗社的创办者是乡贤严范孙,严范孙曾任前清翰林院编修、学部侍郎,并分别主持过贵州学政、直隶学务处,这些经历和小说中的人物徐止庵如出一辙。城南诗社经常在蟫香馆(严宅)、择庐(李琴湘书斋)雅集,城北诗社则“在叔子斋中先尝了碧桃,又在孔眉山花园中赏了桃杏,接着咏止庵宅晨书斋屋檐下的燕巢”。有趣的是,在刘云若笔下,诗社并非净土,名士亦非全为圣贤。如名士梁叔子在国务院某厅“有咨询名义”,每月白得三四百元。因为政局变化,内阁换了首脑,位子朝夕不保,幸而有徐止庵代为关说,才保住了位子。毛道昌、胡鲁题是两位诗翁,但为争夺所谓的笔墨生意,竟然当众揭短攻讦,致使斯文扫地。
在天津城南诗社的名流中,有许多类似于徐止庵这样的儒雅之士,也有一些类似于毛道昌、胡鲁题这样的庸俗文人,读刘云若的小说,使我们对所谓名士的表现有了超出一般想象的了解,这不啻为刘云若对城南诗社研究的另类贡献。
署名:侯福志
原载今天(3月27日)《今晚报》副刊“日知录”栏
近翻旧书,在《冰弦弹月》中,读到了有关“城北诗社”(实际上是“城南诗社”)的描述,为了解民国时天津诗人结社情况提供了形象化史料。
《冰弦弹月》的作者是著名小说家刘云若,原载于1944年北平出版的《新民半月刊》,1949年初由上海正气书局出版单行本,并由还珠楼主题写书名。该书以徐止庵、梁叔子拯救鼓曲艺人吴月琴为主线,以报馆职员陆九芝与吴月琴及女厨二姑娘(凤屏)之间的爱情故事为副线,通过对天津“三不管”一带的书场、妓馆、烟馆、赌窟的描写及对不同阶层人物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对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肯定和对底层民众困苦生活的同情,揭露了以马八爷为代表的邪恶势力的虚伪和奸诈。
《冰弦弹月》用了大量篇幅描写了“城北诗社”及相关社集活动。诗社由前清遗老徐止庵发起组织,社友三十余人,“在商议起名时,就有人提议社址既在城北,可以省用城北二字,其实暗引城北徐公的典”。诗社每半月雅集一次,重大节日还须另行组织社集。如端午节要“咏端阳角粽”。到了夏令要咏莲花、游八里台。“转瞬节令交秋,又咏牛女鹊桥,再咏中秋明月,重阳时就近在一家大百货店七层楼上,登高赋秋”。冬天来临,又随着季节举办“消寒会”,“把寒消尽了,又逢新春,大家咏了春雪”。
徐止庵曾在前清翰林院任职,并一度在云贵为官,还在某省担任过学政。回津后,因为“爱慕风雅,纠集同志创立诗社,借此遣兴陶情,本意甚为高雅。因为止庵颇好雅事,又是道高名重,虽是遗老,但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还颇有些势力。他却淡泊自甘,谢绝世事,只以诗酒自娱”。
从描述上看,这“城北诗社”实际上就是1921年成立的城南诗社。城南诗社的创办者是乡贤严范孙,严范孙曾任前清翰林院编修、学部侍郎,并分别主持过贵州学政、直隶学务处,这些经历和小说中的人物徐止庵如出一辙。城南诗社经常在蟫香馆(严宅)、择庐(李琴湘书斋)雅集,城北诗社则“在叔子斋中先尝了碧桃,又在孔眉山花园中赏了桃杏,接着咏止庵宅晨书斋屋檐下的燕巢”。有趣的是,在刘云若笔下,诗社并非净土,名士亦非全为圣贤。如名士梁叔子在国务院某厅“有咨询名义”,每月白得三四百元。因为政局变化,内阁换了首脑,位子朝夕不保,幸而有徐止庵代为关说,才保住了位子。毛道昌、胡鲁题是两位诗翁,但为争夺所谓的笔墨生意,竟然当众揭短攻讦,致使斯文扫地。
在天津城南诗社的名流中,有许多类似于徐止庵这样的儒雅之士,也有一些类似于毛道昌、胡鲁题这样的庸俗文人,读刘云若的小说,使我们对所谓名士的表现有了超出一般想象的了解,这不啻为刘云若对城南诗社研究的另类贡献。
前一篇:报人王小隐其人其事(一)
后一篇:文人笔下的西沽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