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5/middle/5e2a525fgb0d119ac9fc4&690
http://s10/middle/5e2a525fgb0d167f0af79&690
http://s7/middle/5e2a525fgb0d11fd047c6&690
原载2011年11月3日《中国国土资源报》“社稷坛”副刊
●侯福志
最近,登录某旧书网,在我的“个人中心”栏里显示如下数据:自2009年2月21日开始迄今,成交订单:269个;交易金额24860元;买家信誉:257;买家星级:五星;买家好评率:100%。
这是我最近两年多以来,在某旧书网淘书的原始记录。
两年前,听文友、文史专家王振良先生介绍,有一家规模很大的旧书网,可以淘到很多稀有的图书,于是我怦然心动,并按照他的指点在网上进行了注册,同时到银行开通了“网银”业务,从此便在网上开始了淘书生涯。
此前,我一直习惯于在地摊淘书。自1985年开始,天津的地摊书市差不多都留下过我的足迹,从千里堤、大红桥、天宝路、沈阳道,一直到后来的二宫、三宫、文庙、鼓楼、古文化街。地摊书市具有品种丰富,价格便宜,交易方便等优点。因摊主来自不同地域,加之摊主文化层次不同,货品来源渠道不同,故价格往往存在较大差异,这给买家“捡漏”提供了绝好机会,这也正是地摊书市的魅力所在。然而,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兴起,特别是旧书网、收藏网等交易平台的繁荣,对地摊市场或多或少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北京、天津、南京等大城市地摊书市的萎缩,便是这一因素影响的直接结果。这一此消彼长的趋势还在延续,也许有一天,地摊书市会在城市消失,尽管这是读书人不愿看到的,但现实是残酷的。
较之地摊市场,蜂拥而起的旧书网具有明显优势。一是资源丰富。规模较大的旧书网,其参与交易的书店、书摊少则数千家,多则数万家,其拥有的图书资源量可达几十万册至数百万册之巨,这是全国任何一家地摊市场或图书市场所不具备的。二是可容纳海量的买书人、藏家同时参与交易。地摊市场和固定的图书市场,由于受场所的限制,每天客流量是有限的,但旧书网并没有任何限制,可以即时交易,而且方便快捷,鼠标轻轻一点,便大功告成。三是可以淘到稀有珍贵书籍。由于旧书网具有分类查询功能,只要知道书的大概名称或者作者姓名,便可以随时进行模糊搜索,因此,在地摊书市多年总也买不到的书,可以在旧书网轻而易举地买到。笔者酷爱地方文史,曾在某旧书网淘到许多民国时期有关天津的珍稀图书,如姚灵犀的《采菲录》、刘云若的《歌舞江山》等。四是可以足不出户便参与图书竞拍。由于多数旧书网具备竞拍功能,因此,在众多买家参与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多轮竞拍买到自己心仪的书籍,对于读书人来说,或许又多了一种乐趣。
当然,旧书网也有骗子、“书托”,初入书海时千万注意。我曾经上过几次当,至今刻骨铭心。有一次,我订购了一本300元的书并及时付款,但几个月过去了,图书并没有见到。后来经书友提示得知,旧书网有一项删除功能,若超过了交易期限,虽然交易并没完成,但该订单也可能被删除。有些摊主就是钻了这空子,原本就没想寄书或者根本就没有书,当订单被删除后,在买书人稍有疏忽的情况下,书款就打了水漂。一些粗心的买书人,往往成为这类骗子的受害者。幸亏我发现得早,及时进行了投诉,摊主才被迫把书款退给了我。如果说遇到骗子让人气愤,那么遇到“书托”更令人难以忍受。有一次,我参与竞拍天津民国时期一位通俗小说大家的书,有一位“风云室主”(化名)的人一直死缠不放,只要我给价,他肯定就打压我。一本二百元的书被炒到了一千多元。但当我停止竞价时,这位“风云室主”可能是大失所望,急忙给我发消息,问我怎么不跟价了?我告诉他,我只是一个读书人,买得起买,买不起不买,不会再跟风。其实,文友早提示过我,参与竞拍时一定要警惕“书托”。所谓“书托”就是一些不法商贩,以抬高价格为目的,雇用亲属或朋友,参与自己图书的竞拍,这些亲属或朋友的角色就是“书托”,与市面上常见的“医托”类似。后来,我发现,只要我买这家商贩的图书,都是这个“风云室主”在竞拍,这使我更加确信,他其实就是一个“书托”。因为,有“书托”在作祟,所以,即使自己想花大价钱,最后也只是竹篮打水。从此以后,只要是这个书贩的书,我肯定不会出价竞拍,也绝不再给“书托”任何机会。
在旧书网淘书一定要有平常心,要当作消遣,只要没有贪心,不急于求成,淘书就会是一件惬意的事,快乐的事。反之,若总想捡漏、占便宜,或者孤注一掷、不计后果,就可能上当受骗。
虽然我在网上淘书并不太多,但因为都是稀有图书,故花费着实不少。269个订单花了24860元,相当于每个订单近百元。作为工薪阶层,一年拿出上万块钱买书的确不容易。可我并没有感到很窘迫,主要是我基本做到了以藏养藏。我买书的经费来源有三个:一个是出书的稿费。2009年11月,某出版社给我出了一本收藏类图书,该书收录了把撰写的66篇文章,另配有150余幅藏品图片(均为我本人藏品),该书一面世就受到收藏爱好者欢迎,出版社给了一笔不小的稿费。二是给报纸写稿。我每年在《天津日报》、《今晚报》、《中老年时报》、《中国国土资源报》有一二百篇文章发表,平均每年有近万元的收益。三是讲课或组稿费用。这几年,我在系统内担任业务辅导工作,并且应天津图书馆、天津基督教青年会等单位邀请,在各类专家讲坛活动中担任主讲人。虽然多是义务,但得到的一些讲课费也够买上几本好书。另外,我曾应天津市几个区的政协邀请,参与一些文史类书籍的编写工作,所得稿费亦可多少弥补了买书资金的不足。
旧书网是我的精神家园,如今,闲暇时总喜欢在旧书海徜徉,并且已经习惯了网上淘书,网上淘书带给我的是无穷的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