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恋情人,为什么你突然要分手?

(2014-05-10 23:27:12)
标签:

情感

分类: 周公子专栏

    【当爱人、亲人离去,为什么我们会难以放下?】因为这份丧失难以被完整地哀悼。哀悼,意味着我们可以把大部分能量,从消失的亲密对象身上撤回,投注到新的对象身上。俗话说,就是“放下了”。人本身具有放下的能力,但有时,这个“放下”的过程会被干扰,导致我们一直丢不开。

 

 

 

     近日,家住大连的老太太毕凤莲去到北京,打算寻找初恋情人张剑英,目的只为问他一句话:“为什么当年你说我骗你?”这句话已经成为一个心结,在毕凤莲心里埋藏53年了。

 

     一句话,为什么会成为一个53年的心结呢?因为毕凤莲的初恋,是一场不明不白的丧失——
     毕凤莲的初恋情人张剑英,当年是主动追求她的。在经历了姐姐的反对和最终同意之后,毕凤莲终于去了一趟张剑英在北京的家,见到他的家人。当时,他们一家都很热情。没想到,毕凤莲回到老家大连后,张剑英的第一封信竟然是:“强扭的瓜不甜,你把我忘了吧。”这让毕莲凤两眼泛泪,她写信追问张剑英:“这是为什么?”几个星期后,张剑英回信说:“你骗得了别人,骗不了我。”
     毕凤莲莫名其妙,非常愤怒,一气之下就将两人的合照剪成两半,有张剑英的部分回寄给他。从此,两人就断了往来。

 

     虽然现实的关系断绝了,但心理上,毕凤莲一直无法释怀——就像许多人突然莫名其妙地失去恋情、爱人、亲属之后,心里始终难以放下,甚至多年以后依然会耿耿于怀。个中原因,是丧失的关系无法得到哀悼。

 

     什么叫哀悼呢?这是人面对丧失时的一个行动。用精神分析的观点来说,就是:我们会和一个亲密对象产生联结,并往亲密对象身上投注许多能量。当亲密对象消失时,一个“过度性精神投入”就会开始,我们会不断重温关于亲密对象的记忆,并持续发现现实中亲密对象不再存在——在这个“回忆-检验现实”的反复过程中,我们得以逐渐把能量从旧有亲密对象身上抽离,并投入到新的亲密对象身上去。这就是一个正常的哀悼过程。
     如果这个过程受到干扰,我们的能量难以从旧有亲密对象身上抽离,就会形成心结。

 

     哀悼的过程分成许多步骤,每个步骤都可能会受到干扰,比如有人无法检验现实,因为他们无法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有人无法处理哀伤,因为缺乏安全的环境,导致他们只能把哀伤压抑起来——而毕凤莲就属于前者,她始终搞不清初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从追求到去他家时都很热情,然后突然指责她导致分手。这种“莫名其妙”,让她难以“检验现实”。因为她不知道“现实”的全貌。她只知道“他消失了”,但不知道前因后果,不知道他是误会自己,还是找借口分手,还是别的原因。总之,正常的哀悼就难以完成,令她一直都过不了这个坎。
     无法完成的哀悼会形成心结,让我们浑身不舒服,因为我们的能量被消耗在丧失的亲密对象身上,无法撤回。所以,我们会下意识想办法完成这个过程。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很想让自己“疏解心结,从此放下”。
     于是,这就成为了毕凤莲寻人的动力,在有生之年一定要搞个明白的决心。
     在此,祝她好运!

 

                                                                      周公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