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西安一宗轰动的案子告破了——多次无端袭击孕妇的男子贾某,在警方的布控之下,终于被抓获归案。这事曾经闹得西安的孕妇们人心惶惶,现在,她们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据警方说,贾某的作案手法几乎相同:多选择独行孕妇,或搭讪、或尾随、甚至当面言语威胁,有时则毫无征兆被突然袭击——总而言之,就是攻击。
目前案件还在调查中,资料很有限,包括:贾某41岁,西安市人,一直没有工作,离婚,母亲已经去世,现与父亲以及10多岁的孩子一起生活,未知是否存在精神类疾病。
我期待有更多细节出现。但无论如何,他选定孕妇作为骚扰攻击目标,很可能是因为他内心存在愤怒,而且跟某个/某些孕妇有关。只是,基于种种原因,他的愤怒无法“冤有头,债有主”地在原当事人那里解决。于是他就将这些愤怒,通过移情的方式,发泄到同样具有“怀孕”特征的女性身上。
用自体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就是:孕妇也许刚好处于贾某“自体双极的创伤点”上,即,贾某过去有过创伤,可能和孕妇有关,于是,只要“孕妇”这种人一出现,就会触动他的创伤点,勾起他不舒服、很生气等感觉和情绪,从而引发他的骚扰攻击行为。
所谓自体双极,是指人的心理发育,是沿着两条线进行的,从婴儿开始,这两条线就出现了。
一极叫做“夸大自体”,如果发展成熟,就会变成一个人雄心、自信、自我价值感,如果这一极发展受创伤,人就可能自卑、对自我价值这类问题特别敏感,等等。
另一极叫做“理想化”,如果发展成熟,就会变成一个可以适当信任他人、欣赏他人,并且能够设定恰如其分的目标、追求理想的人,如果这一极发展受创伤,人就可能缺乏安全感,对被拒绝抛弃很敏感,整天无所事事,什么都不追求,等等。
这两极不是孤立发展的,往往一极受损,双极一起出问题。比如一个夸大自体受损的人,可能会自卑,同时也可能出现理想化一极的对人缺乏信任,内心空洞,缺乏生活目标等问题。
创伤,总是和某些重要的人物有关。所以这些重要人物的特征,有时就会成为勾起伤痛和愤怒的触发点——比如孕妇,让贾某看了就很生气。
如果一个人内心有很大的创伤,就有可能因为无法驾驭生气等情绪而出现种种变态行为。所以,当遇到这种人的时候,不要随便搭话,更不要招惹他,尽快避开报警,才是万全之策。
周公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