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富豪选妃”的魔性

(2013-08-01 19:09:01)
标签:

情感

分类: 周公子专栏
    近年来,富豪选妃越来越流行,有两个条件总是板上钉钉的:一是男的必须有钱,二是女的必须有貌,就是一场金钱换美色的游戏,至于玩到什么离奇程度,就看策划公司的本事了。

  对于这类活动的评价,很多都是趋于负面的,说这类活动传递的无非是地位、金钱和欲望,充满炫富、拜金等恶趣,是文化/教育/价值观等各种断代缺失造成的恶果,需要批判/纠正/导向等等——急欲杀之,却无法奏效。因为选妃的确是相当一部分人选择的产物,不但包括参加的富豪和美女,还有策划公司、媒体和议论纷纷的大众,都在推波助澜。这其中,有些是公开地表示肯定;也有些,虽然口头在贬责,但内心还是羡慕妒忌恨的。

  批判不能棒杀选妃,可见它蛊惑人心的力量。选妃被拥戴了两千多年,蕴含的价值很复杂,它标榜的东西,具有看似正向的一面——比如金钱,是生存推动的;比如欲望,是繁衍推动的;比如炫富,是寻求自我认定;比如拜金,是渴望优越生活。这些动力本身是无罪而又强大的,是人类发展的基石。

  所以,当“选妃”标榜它可以即刻满足生存、繁衍、自我价值、自我成就乃至被爱这些需要时,它就被灌注了强大的魔力,生生不息——这不是左一个恶趣,右一个批判,就能彻底打倒的。

  然而,魔总有魔性。大部分人只要洞悉,就会远离妖魔。选妃制度的魔性,在于它标榜的,和它实际能够供给的,很多都货不对板,甚至背道而驰。

  比如“被爱”,这是选妃现场提得最多的名词,一切都因爱之名。但实际上,这里真正有把握被爱的只有“金钱”和“美色”,至于它们的主人本身是否彼此欣赏,那是很难说的——“很难说”的关系,往往“很难长久”。所以,富豪选妃活动发展到今天,和早期已大不相同,用行家的话来说,已经渐渐变质,大家都不为正经找伴侣而来,甚至有已婚富豪混入其中。这说明,相当一部分真正想成家立室、追求爱情的人,已经抛弃这个制度了。

  再比如“自我价值”,选妃中最常见的男人炫富,花钱买脸;女人拜金,飞上枝头,本来都是为了满足这个动机,让自我价值得到肯定和提升。然而,选妃的功利性偏偏让这个目的很难实现,甚至会打击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因为在这种场合,离开钱和色,人,就什么也不是,哪有自我价值可言?而且,选妃关系的短期性越来越明显,“大家都不为正经找伴侣而来”,所以女性更容易遭到贬低。事实上,不少地方都发生过“富豪拍叠钱就拉女孩子入房”的事情,越来越浓的风月味,也促使自尊自重的人远离。

  这就是选妃制度的魔性,以及人面对魔性做出的选择,大部分人,其实有能力抵御诱惑。只是,他们需要了解得更多。所以,我们无谓急于去批判或者回避这类活动,相反,对它们保持客观的关注和曝光,令更多人明白个中的厉害,魔,才会丧失蛊惑的力量。周公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