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
(2013-12-13 11:38:04)
标签:
天之道价值投资两差一好竞争优势白痴投射法股票 |
分类: 自己写的 |
今天看到这么一篇文章,别了,价值投资。勾起了自己写文章的兴趣。
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投资上也是一样,就投资思路而言其实本没有对错,但我觉得他对价值投资这个工具的认识可能有问题。
价值投资,用白话说就是四毛买一块,然后等到两块钱的时候卖出去。这从逻辑以及实证上完全没有问题。但是,价值投资的操作本身是一件极有难度和挑战的事情,以至于人们会对这种投资哲学本身产生误解。但是,您不能因为刀割了手,以后就不用刀切菜了,我们得想个办法看看如何才能切好菜又不割到手。
个人感觉,价值投资是一种看起来简单,但操作起来极难的投资。为什么这么说呢?好公司和好价格是价值投资者挂在嘴边的两个词,可是如何发现好公司?这需要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而且需要我们用动态的眼光看问题,因为整个世界不断地在发生变化,就像标题写的那样,整个世界就是在不断地削山头填平谷中不断轮回。人们看到一些过去的好公司,比如万科,招行,平安等公司增长依然在继续,但是公司股价长时间的不涨,就认为价值投资出了问题,殊不知市场所看重的价值跟您老人家看重的价值不是一回事。市场所认为的价值不在于过去,而在于未来。问题就出在这里,大多数投资者往往认为过去好的,未来也会好,如果树能长到天上,这句话就是对的。未来是未知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只能去努力的搜集资料,认真的思考,以求发现未来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的蛛丝马迹。另外,努力去分析公司,什么样的公司是具有竞争优势的,比如说在人们需要信赖或者外在的面子消费时,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是需要的,反之行业需要具有的优势在于低成本。我们需要发现管理层正在做什么事情,以至于竞争优势是在聚集还是消散。最重要的是未来,这一点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另外,寻找到好的公司之后,我们还需要等到一个好的价格,那么如何做呢?一般人还是从过去到将来进行分析,比如过去十年公司的复合增长率在30%,那么就利用“白痴投射法”去给出一个未来也“30%”增长的结论,或者给出一个所谓的“安全边际”,打个几折什么的,殊不知这种估值方法从根本上是错误的,还是那句话,一方面公司过去所取得成功的方法在未来不一定适用,另一方面随着公司规模的变大内部协调成本的提升,会为公司的成长带来更大的阻力。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确定是否买入呢?我的方法是,两差一好。即业绩差,预期差,竞争优势持续向好。一般来说,公司连续一两年业绩缓慢或者负增长,会给人们带来很差的预期,人们从中蜂拥而出,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判断出公司的竞争优势实际上是在上升,比如对于低成本占优势的行业,你的产能和市占率在不断的增加,对于消费品公司,你的对品牌和渠道不断加大投入,这个时候可以大概率的判断出一个公司是低估的。简单的根据过去增长好或者业绩好,就判断出低估就是犯了静止看问题的错误。
要等到这样的一个机会,需要长时间的等待,另外在机会到达的时候还需要相当的勇气,从某种程度上,需要逆人性,需要一种独狼的精神。操作也是个问题,一方面要保证仓位的分散,另一方面还要买入价格的分散。在买入价格和价值之间需要一个安全边际,心理上也需要,买入价格的分散主要解决这个问题。
价值投资,并不是一个不好的工具,只不过这个工具掌握太难,大多数人既没有发现好公司的眼光,有没有等待好价格的耐心和买入的勇气,如何能做好价值投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