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假期的天气非常好,几个同学相约做次短途的旅游。由于8月间刚刚去河北和山西游览了中国古建筑,热情尚未减,遂决定去天津蓟州游览独乐寺,顺便看看黄崖关长城和最近声名鹊起的梨木台。
9月23日,晴,上午9时集合,之后,我们沿京平高速,直奔蓟州。
独乐寺,俗称大佛寺,坐落在天津蓟州(原蓟县)城内,是中国首批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享誉中外的千年古刹。

独乐寺原建年代不可考。据记载,现寺内主轴线上的山门和观音阁建于辽代统和二年(公元984年),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
最早将独乐寺介绍给世人的两位学者分别是梁思成和关野贞。日本学者关野贞发现独乐寺纯属巧遇。1931
年 5月 29
日,他去调查清东陵驱车途经蓟县城,无意中透过车窗看到路边一座古建筑,虽然有一道砖墙相隔,但仍遮挡不住上面巨大的四坡屋顶。关野贞“一瞥之下”就认定这是座非常古老的建筑物,“遂停车,从旁小门进入”。观览一过,发现这座山门与后面的高阁竟然都是辽物,而且数尊塑像也与建筑同时。关野贞从独乐寺返回北平,到宝珠子胡同造访营造学社,向社长朱启钤等人讲述了发现独乐寺始末。1932年4月1日,梁思成一行来到独乐寺考察,
1932 年 6 月梁思成发表《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
这是第一篇系统而全面介绍独乐寺历史与建筑艺术价值的论著。
过了检票口,直面山门。

山门是入寺的主要通道,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中间做穿堂,前两稍间是两尊辽代彩色泥塑金刚力士像。
后两稍间是清代绘制的“四大天王”彩色壁画。
屋顶为庑殿顶,五条脊四面坡,又称“四阿大顶”,独乐寺山门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正脊两端的鸱吻,造型生动古朴为辽代原物。

据说山门的牌匾乃明代奸相严嵩所题。
关于独乐寺寺名的由来有三种说法。其一,因观音塑像内部支架是一棵参天而立的大杜梨树,以“杜梨”的谐音而取名;其二,佛家清心寡欲,恪守戒律,独以普度众生为乐,故名独乐寺;其三,传说安禄山起兵叛唐,在此誓师,因他想做皇帝,“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而得寺名,最后一种说法流传最广。
进入山门的人流,通过敞开的后檐当心间,恰好将观音阁全部收入视线范围,古人将门与阁的空间关系处理的妥帖、周到。
站在中轴线外,可以清楚地看出山门与观音阁的前后关系。这两座建筑,都是距今1000多年的辽代木构,是辽尚父秦王韩匡嗣家族所建,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
观音阁是一座三层木结构的楼阁;因为第二层是暗室,且上无檐与第三层分隔,所以在外观上像是两层建筑。阁高23米,中间腰檐和平坐栏杆环绕,上为单檐歇山项。
阁内中央的须弥座上,耸立着一尊高16米的泥塑观音菩萨站像,头部直抵三层的楼顶。因其头上塑有十个小观音头像,故又称之为“十一面观音”。面容丰润、慈祥,两肩下垂,躯干微微前倾,仪态端庄,似动非动。虽制作於辽代,但其艺术风格类似盛唐时期的作品,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泥塑佛像之一。观音塑像两侧,各有一尊胁侍菩萨塑像。这也是辽代的原塑。观音阁下层的四壁上满是彩画,为十六罗汉立像和三头六臂或四臂的明王像,间绘山林、云、水和世俗题材画。此系明代画师之作,保存完好,画面清楚,色泽鲜明。由于观音阁内禁止照相,所以以上所述无法以照片佐证。
我们花了很长时间观察观音阁的外观细节。梁思成曾对观音阁有如下描述:“阁外观上最大特征,则与唐敦煌壁画中所见之建筑极相类似也。
伟大之斗栱,深远之出檐,及屋顶和缓之斜度,稳固庄严,含有无限力量,颇足以表示当时方兴未艾之朝气。”
独乐寺全寺建筑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西部分别为僧房和行宫,中部是寺庙的主要建筑物。除山门和观音阁为辽代原构外,其余均为明清重建。


在我们参观时,恰逢一群喜欢古建筑的学生在结伴研学。看到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我们为中华文化后继有人感到高兴。
在蓟州城内吃过午饭,我们前往28公里外的黄崖关长城。
黄崖关长城始建于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明代包砖大修。
它地处天津市蓟州区与河北省兴隆县之间的主要关口和通道,也是蓟州境内唯一的一座关城。关城东西两侧崖壁如削,山势陡峭雄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由于山崖在夕阳西照时,反射出万道金光,故名黄崖关。黄崖关长城景区有两个入口,
一个是黄崖关入口,就是景区游客中心,有停车场;还有一个是太平寨入口,位于黄崖关东南1公里的山上。由于太平寨的地势高,拍照比较方便,我们决定从太平寨进景区。为了方便早晚出入景区,我们在距离太平寨较近的地方找了一家农家院住宿。
这个名为悦来福的农家院位于黄崖关长城的半山腰处,依山而建,周围环境优美,在农家院内可以俯瞰黄崖关美景,视野开阔。
时值秋季,正是水果飘香的时候,农家院周围有不少硕果累累的果树,我们还从老板那儿买了不少核桃、栗子和山楂等。
下午4点多,我们从太平寨进入景区,首先看到门洞式登城便道,门上嵌“太平寨”石额。
广场有8.5米高的戚继光花岗岩塑像。明代隆庆年间,戚继光为蓟辽总兵,镇守蓟州16年,期间重修了黄崖关长城,增建了许多楼台。
登上长城,只见长城墙体和敌楼建在海拔700多米的山脊上,陡峭险峻。
流传百世的寡妇楼为一座方形楼。相传戚继光曾征调河南军士缮修长城楼台,时有十二名妇女结伴寻夫捐资修建了这座敌楼,后人传称为"寡妇楼"。高13米,分两层,下层楼外墙与城墙相连,上层为长方形小屋。
有一段城墙向外延伸30多米,设一敌台,称哨楼。
回首向东眺望,斜阳将东山照得金光闪闪,这正是著名的的景观---“黄崖夕照”。
燕山山脉的崇山峻岭此时显得雄伟壮观。天空云随风动,朋友用手机拍摄延时,我只能叹为观止。
开始回撤,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霞。
回到悦来福,正好吃晚餐。我们的住宿费加三餐总共每人120元,原以为餐食会比较简单,结果出乎意料,餐桌上有鱼、肉、蔬菜,总共十几个冷热菜,非常丰盛,味道也不错。
9月24日,晴,我们清晨就又来到太平寨。景区8点开门,我们和工作人员好说歹说,他们在7点多就放我们进去了。
眼望山巅之上,有一个黄色的圆形石楼,为北齐天保年间所建的北齐敦台。北齐古长城用块石垒砌,中间不加浆灰。北齐墩台是最高点,也是我们今晨的目的地。
一路前行,不时拍些沿途所见。
到达北齐墩台,站在黄崖关长城的最高处一眼可望尽长城的雄险奇秀。起伏绵延在山岭和谷地之中,既有青砖包裹的边墙,也有遍布在山岭间的敌楼。
逆光照耀下的哨楼,分外耀眼。
东升的阳光照射在城垛上,在地上形成了有规律的明暗变化,这种重复排列,有很好的光影效果。
我们适时结束拍摄,回到悦来福。早餐也十分可口丰盛,尤其是喷香的棒碴粥,金黄的炒鸡蛋让我们赞不绝口。
离开黄崖关,我们前往二十几公里外的梨木台景区。据介绍,梨木台自然风景区地处天津最北端,被称为“天津北极”。景区内峰林峡谷雄、险;森林景观秀、幽;潭、瀑溪水长流;藤萝攀援缠绕,形成了奇特的自然风光,被专家学者誉为“天津的神农架”。这几年,梨木台比较火,我们也是慕名而来。但进了景区,我们就有些蒙。先是坐摆渡车走了两三公里,步行500米,再坐观光车又走了三公里,这么远的路走下来,感觉没有什么亮点,大家有些灰心。
既没有亮点,也搞不清景区的套路,我们决定走为上。于是,观光车、走路、摆渡车,我们就原路出了景区。
在附近寻了一家农家院解决了午饭,我们就踏上了归程,三个多小时后,回到北京家中。
回首两天的旅途:独乐寺名不虚传,有很多看点、很多值得回味的东西;黄崖关长城自然景观雄、险、秀、古,农家院体贴暖人;梨木台索然无味,或许是我们去的不是时候?或许是我们没有做好攻略?
微信网友可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