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记者 张友红 综合报道
http://www.chinaweekly.cn/upload_files/other/_20110513140553_yROZ5.jpg
国务院派出督察组后,部分城市下调了调控目标中的房价增幅。 图 /CFP
4月20日,是中央8个督察组交作业的日子。
之前,国务院派出这8个督察组在上海、北京、重庆、天津、江苏、浙江、陕西等16个省市进行楼市调控督察。他们的任务就是督察落实中央调控政策,并反映部分地方政府落实楼市调控政策的问题与困难。
督察组要执行的是被称为“史上最严厉调控”的国八条。面对这个最严厉的调控,督察组派出了绝对权威的官员,其中包括:住建部部长姜伟新、监察部副部长屈万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等,他们分别带队前往陕西、安徽、浙江等进行调研,如此带队官员的级别,在以往的督察中并不多见。
就在3月31日,是各大省市制定调控目标的最后期限,面对这一硬性任务,全国657个城市中有608个城市公布了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但是也有49个城市没能按期完成公布调控目标。
按照“国八条”的要求,对未如期公布的,要视情况根据有关规定对相关负责人进行问责。
与此同时,在已经公布了调控目标的省市,也并不是每个作业都合格。
有记者做过调查,在公布的房价调控目标的城市,没有发现一个“降”字,这些城市普遍允许房价上涨的幅度,涨幅大都在10%左右。面对这种不降反涨的调控目标,社会一片哗然。
在这样的背景下,8个督察组成立了,并被派往16个省市地区。
西安是重点站。4月14日《西安晚报》刊登了西安市新出台的调控目标:新建住房价格增长幅度低于当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3.5个百分点。这是在住建部以及督察组到来之后,西安迫于舆论压力和政策压力重新制定的目标,较之前的允许增长15%降低了11.5%。
步履之所以如此艰难,督察组也发现了其中的病因。带队前往浙江进行督察的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在督察过程中表示,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非同以往。但是,在重视程度提升的同时,地方政府仍然存在与调控政策目的、预期、方向不一致的理解和认识,而这种认识的不统一,将对调控效果带来一定的影响。
贠小苏所指的“理解和认识的不统一”也是最严厉调控政策没有得到最严格执行的根本原因。
长久以来,地方财政的一个重要收入就是“土地财政”。来自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土地成交金额前20名的城市土地出让金总和达到了1.24万元,比2009年的9230亿元增加3155亿元,增幅约为34%。如果将城市范围扩大到前70位,那么,土地出让金的总和将达到1.7万亿元。如此巨额收入,任哪一个地方政府都不想轻易放弃的,政府就可以拿出更多的钱用来进行各种民生项目及各方面的支出。这不仅是地方GDP等“实力”的显示,更是政绩的显示,确实非常诱人。
拿广州为例,2011年财政预算报告计划出让金收入为646.5亿元,而去年卖地收益为455.6亿元,增加了190.8亿元,增长41%。日前在广州市“两会”上,广州市人大代表黄建武就对此提出批评:现此举与楼市调控政策相矛盾,高地价无法遏制高房价。
如今,公众的希望寄予在8大督察组的“作业本”。人们希望4月20日截止的这项作业,能为房价问责带来一点强劲的力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