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才如利刃

(2008-10-21 09:23:00)
标签:

杂谈

    书生报国无他术,惟有手中笔如刀。
    仅有一支秃笔是不够的,刀不成为刀,哪怕刀鞘如何华丽,如何古拙,都只能是书房里的一种摆设。
    漠漠旷野里刀客缓缓地将刀拔出,缓缓地将刀伸直,哪怕一动不动,阳光下,刀会熠熠发光,令对手不敢正视。在如水的夜色中,刀也会映出风高中的寒星。风从刀刃急促地划过,星光闪烁不定。
    如果你是江湖刀客,学识铸就手中刀,才气就是寒气逼人的刀刃。
    才气越高,则刀刃越锋,其极品,吹毛得过,锋芒所向,摄魂夺魄,无人敢撄其锋。本报在不断挑战强敌的过程中,主体新闻与兄弟报在一定程度上的趋同在所难免。除了在版数上不断扩张,以求大面积覆盖各种新闻资讯外,当务之急是编采技术操作的精益求精。 
    半年左右时间,通过超强度的实战训练,本报编辑记者们基本做到了将报纸编得像报纸,新闻写得像新闻,倘满足于此,陶醉在一些浅薄的叫好声中不思进取,顾盼自如,本报的衰亡不过是时间问题。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史有明鉴。我们不想,也不应该重复一个简单的悲剧轮回。我们要做先驱,我们不做先烈。
    我们从来不认为综合性日报的生存和发展完全依赖于人无我有,我们坚信“独家的垃圾仍是垃圾”。“大同小异”是同城同类报纸的宿命,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
    在报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报纸的生存和发展,不仅要比从业人员的眼光、胆识、精神,更要比才华。一张没有才华的报纸,只能是庸品,不可能成为精品。
    本人一再陈言,本报潜在的发展空间不可限量,关键在于采编人员自身素质提升空间有多大。报纸的进步、报业的竞争,最终落实在每一个编辑记者单打独斗的能力上。掌握了报纸的基本流程后,试问,我们是否不学无术?我们是否江郎才尽?我们是否怀才不遇?总之,我们有没有足够的才气,和各路高人华山论剑一决雌雄?
    刀而无刃,不过是废铁。人而无才,永远是废人。

 

                                                        时    间:2002年1月
                                                        原    载:《业务交流》第2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清风乍起
后一篇:横刀立马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