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规,同遵守共成长
四川
王丽君
一棵棵小树的成长既不能缺了水分和养料,也不能任其疯长,需要园丁经常而适时地剪枝修整,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成为可用之材。教子如育树,孩子的成长,也离不开父母适时的“修剪”-----制约、预防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那么“修剪”的标准,就应该是规定孩子行为的家规。
何谓家规?治家规范。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良好的家规可以提醒孩子,防止孩子犯错误,规定应该做的和不该做的及不能做的,明确是非曲直和人生目标,有利于孩子成长成才,避免家庭教育的随意性、盲目性。” 清朝著名学者纪晓岚在教育子女上也同样制定了“四戒”、“四宜”的家庭规范。由此可见,为孩子制定合理的规则,立出明确的界限,是父母的重要职责,也是将孩子养成人成才的必要手段。
一般说来,每个家庭都有世代相传或者相互理解、约定俗成的家规。那么对于新生代父母,尤其是独生子女组合的家庭,如何制定家规呢?
一、 制定家规要共同参与
家规既然是用来约束、规范孩子的行为,就应该让孩子参与进来共同制定。并且最好在制定之前让孩子明白,大人制定家规不是在“整”他,而是在保护他更健康快乐地成长。有机会,父母可以带孩子去公园里逛逛,有意识地让孩子看看园丁们给小树苗修枝剪叶、给被风吹弯了腰的小树苗所做的支撑架,让其明白父母的良好心愿,自觉自愿的接受、遵守家规。
二、制定家规要公平合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我们制定规范必须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只有适应孩子的年龄特征、适合孩子的心理特点、还要结合本家孩子自身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灵活调整或逐渐提高要求的规则才显得公平合理,孩子才能“跳一跳就能摘到”,也才能起到家规的作用。家长不能过高过急,拔苗助长, 否则“欲速则不达”,适得其反。
三、 制定家规要共同遵守
家规既然是共同制定的,就应该共同遵守。 孩子终究是要走向社会,在社会这个大熔炉里去“磨炼”的,社会上还有许许多多的规则。法律的、道德的、为人的、处世的、工作上的、生活中的等等。因此,作为父母我们切记不能认为家规仅仅是给孩子制定的,相反,应该带头遵守,以身作则,以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效仿的楷模,做好孩子人生的引路人。其实很多时候,成长中的孩子还是父母的老师呢。
总之, 自由是在遵守一定规则下的自由,民主是在遵守法律下的民主,让孩子自小在家规中学规矩,知文明,懂礼仪,成人向善,是为人父母者不可推卸、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家庭教育的关键点所在。家规,只有同遵守,才会共成长;也只有在家贵规中共同成长,才会拥有家规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备注:节选发表在《教育导报.家教周刊》2011-10-14
版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