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日一图(01—100)

(2022-11-27 10:14:56)
标签:

每日一图

分类: 2018—2024年的游记
每日一图 01:  新洲花朝节
摄于2009年3月11日新洲旧街镇的的实况,新洲旧街花朝节至今已传承了800多年。每年节期为农历二月十五前后几日,由最初的庙会逐步发展成民间物资交易、民俗文艺表演、鄂东文化交流的盛大集会。会场上农资、农具、木器、耕牛、药材、花卉苗木、土特产、农副产品、日用百货、手工艺品、小吃等无数种商品现场交易,河滩上临时的舞台演出的楚剧、黄梅戏引得观看的人密密麻麻。开始是由政府主办,后来政府退出了,改由民间自办了。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02:远眺湖南吉首矮寨
摄于2009年5月17日位于德夯的矮寨公路上,该公路从山麓到山顶全长只有6千米,却转了13道弯,从半山腰看山下的矮寨镇德夯村,溪流纵横,峡谷深壑,瀑布飞泻,群峰竞秀,古木奇花,珍禽异兽,苗族风景,皆在其中。此时矮寨大桥尚还在建设中。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03:里耶的街道
摄于2009年5月18日湖南龙山县里耶镇的街道。里耶镇位于湖南省武陵山腹地酉水中游,湘鄂渝黔四省市在此交界,是一个偏僻的土家族小镇。 早在距今6000年前,里耶就有人类居住。 2002年在里耶城一口巨大的古井里,发现了3万多枚秦古简,震惊中外,故有:“北有兵马俑,南有里耶城”一说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04   里耶八面山燕子洞
摄于2009年5月19日湖南龙山县里耶镇的八面山,八面山拔地而起,耸立在云贵高原深处的湘鄂渝黔边地。它四周绝壁如削,山上地势平缓,最高海拔1414米,八面山它不但风光秀丽,还流传着许多土家族人的传说,这里当年也曾经是湘西的土匪窝,最多可达千名土匪。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05:里耶八面山的天生桥
摄于2009年5月19日湖南龙山县里耶镇的八面山上,在如桶围般的一处山谷里面,一座高约三十多米,横跨六十多米的天生的拱桥将两边的山体连接起来,石拱桥如长虹卧波,气势浑宏。穿过天桥,再往里行走过一个天坑,里面是一个更大的石洞,洞的下方也是一个向下的天坑,再下面是一条阴河,感觉到好像有一股凉气从沟底翻上,阴森可怕。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06:远眺石堤古镇    
重庆秀山县石堤镇地处梅江与酉水交汇处,两岸峭壁耸立,峡谷幽深,宛如“百里画廊”。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07:白玉阿察草原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08:湘西小镇的街道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09:长江三峡古栈道  
摄于大江截流前的2003年4月13日,位置是在巫峡河谷中的培石镇上游方向3公里的古栈道上,现在的水位已远高于照片中的栈道的位置了。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10:背着老伴的山里老汉  
在湖北长阳清江边的公路上,遇一老汉背着老伴从山里走出来去村卫生室打针,我抓拍了这张照片后提出可以带他(她)们一程,老汉说马上就到了。
正是:
背着老伴去问诊,
半靠驮架半斜身,
遥想当年出嫁时,
山路正响唢呐声。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11:酉水河边的吊脚楼
摄于渝东南边陲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后溪镇外酉水河边,后溪是山秀水幽的一座历史古镇,水路上可接湖北的来凤,下可达湖南的沅江。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12:香溪河畔公公背新媳妇  
摄于湖北宜昌秭归峡口镇外公路上,我们恰好遇到一队娶亲的队伍,各地都有热闹的婚俗:新媳妇要由公公背回家,于是我们看到的是一路嬉笑,一路欢腾,好不热闹的场面!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13:正月十五玩龙灯
摄于湖北孝感杨店镇,杨店及黄陂一带的乡村里,每年正月十五都会以村为单位全村出动,玩龙灯,耍狮子,祭祖先,送祈福,这是几百年以来亘古不变的中华传统民俗之一。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14:隐匿深山的土家风情小村彭家寨
彭家寨位于湖北宣恩县沙道沟镇两河口村,绿水青山间,几十栋吊脚楼簇拥在一起,自成一道靓丽风景线。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15:大悟装八寨山上的奇石  
依然屹立不动的飞来石。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16:周末湖边露营  
摄于大悟芳畈水库,又称龙潭湖,青山环绕,岛渚星罗,湖岸曲折,碧波万顷,在这里露营渡周末是理想之地。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17:喜在年前杀年猪
摄于几年前经过南漳一乡村的路上,看见路边有几位老乡正在杀年猪,就随手在车窗里拍了一张,虽然照片有点模糊,但是几位老乡表情各异,喜悦不溢于言表。年前杀年猪,代表着成熟、收获、快乐!是中国农民一年到头辛勤劳动付出后,对自己家人的最好嘉奖!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18:徒步晋西北古长城
摄于2006年和几位驴友结伴徒步山西古长城,图为晋西北柏杨岭古长城,照片中的山坡上的城堡遗址是当年戊边屯兵之营地。从东方逶迤而来的内、外两条长城在柏杨岭汇合以后,合成一条万里巨龙继续沿黄河、河西走廊奔嘉峪关而去。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19:雪中两人看一台戏
摄于乙未年正月初九,在陕北佳县谭家坪放赦活动的当天,时值天下大雪,请来的戏班子正在台上认真地演出,台下仅有两位村里的老人在冒雪观看。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20:亚青寺的觉姆
摄于川西亚青寺,藏传佛教信仰的女僧称觉姆,她们苦读经文、虔诚祈祷、恪守戒律、潜心修炼,照片中觉姆们正在传递玛尼石。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21:兴山最美水上公路
自兴山县城古夫镇到昭君镇的“古昭公路”,全长10.9公里,为避免开山毁林,保护生态环境,其中有4.4公里建在峡谷溪流中,被人们称为“最美水上公路”。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22:徒步穿越黄河晋陕峡谷
摄于2005年位于陕西吴堡县沿黄河上游10公里的河边,当年沿黄河边只有陡峭山坡上的一条供羊走的小道,人须面对山壁横向挪步,身后是30米多高的峭壁,下面的滚滚的黄河水。随着国家的发展进步,沿黄河已经修建了宽敞的“沿黄公路”,成为晋陕人民的平安路幸福路。下图就是原址位置上的“沿黄公路”。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23:金秋时节的额济纳旗胡杨林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24:美丽的川西石渠县扎溪卡草原
摄于8月的石渠县扎溪卡草原,它地处川、青、藏三省区交界处的巴颜喀拉山南麓,县城海拔4200米,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高城"。8月的草原原始苍茫,水草丰美,野花遍地,牛羊成群,有不事雕琢气势磅礴的自然美。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25:广西靖西旧州古镇鉆龙灯的习俗
旧州古镇素有“壮族活的博物馆”“绣球之乡”之美誉,春节期间舞龙灯时,从龙灯下面穿过,可以得到神龙的庇佑是当地的一种习俗。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26:扭起秧歌迎春节
摄于2011年的春节期间,在晋陕黄河边的村庄和当地村民一起扭秧歌。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27:欢欢喜喜闹新年
摄于2011年春节期间在黄河边的克虎寨镇,克虎镇位于山西省临县,黄河东岸,与陕西省佳县隔河相望。克虎镇为临县的千年古镇,素有“三晋古渡口,临洲西大门”之称,照片拍摄的是一个村的腰鼓队在镇政府大院里面,正热热闹闹举行秧歌拜年的民俗活动,气氛热烈欢快。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28:欢腾的安塞腰鼓
摄于辛卯年正月十五陕北安塞县腰鼓巡游大会上,一队女学生腰鼓队打起欢腾的安塞腰鼓。安塞是中国腰鼓之乡,它融舞蹈、武术、体操、打击乐、吹奏乐、民歌为一体,特别是女子腰鼓更具有舞姿优美,潇洒大方,流畅飘逸,有张有弛,变化多端等特点。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29:初一早起放鞭炮
摄于2018年2月16日初一早上,路过广西那坡县那吉村的路边时,看到当地村民正在准备在昨天一地的鞭炮屑上燃放长长的鞭炮。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30:侗乡冠上村正月初三回娘家摆百家宴
摄于2018年2月18日侗乡冠上村,每一年的正月初三,冠上村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她们会带来猪肉、活鸡、活鸭以及酸鱼、糍粑、侗布等礼物,而娘家也会在这一天举办全村的百家宴,款待回娘家的三姑六婆、姐妹们。百家宴太大,一处场地摆不下,只得分几处场地一起摆。当天除了我们几个人来客外,都是本村的村民。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31 :  陕北无定河边的秧歌队
摄于辛卯年正月十四陕北榆林地区横山县党岔镇马坊村。马坊村附近几十个村子分八个区轮流举办牛王大会,会期为每年正月十三、十四、十五共3天。是陕西横山县的地方民俗及民间宗教信仰活动,积富有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属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一种健康、积极的民间社会组织。届时,有十余支腰鼓队一起共同参加,照片所摄只是其中一支。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32  柬埔寨暹粒吴哥窟的大树根
摄于2014年3月的吴哥窟塔布茏寺,被当地人称之为卡波克的大树盘根错节缠绕佛塔,树根附着长廊,撕裂围墙,掀开石砖,探进门窗,举起房顶。一派破败荒凉神秘的景象。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33  清江大峡谷上的景阳镇铁索吊桥
摄于2006年8月的建始县景阳镇清江峡谷,景阳镇在清江峡谷的对面的半山上,要想跨过峡谷到对面的景阳镇,当年唯一的通道竟然是高50米长近200多米的这座铁索吊桥,这桥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的,很简陋,在平拉的很多根铁索上铺着木板,宽约6米,两边没有栏杆,高高悬在峡谷上。中间木板做车道,两侧木板做人行道,有些木板已经腐烂,透过洞口可以看到下面奔腾的河水,吊桥可以通过20顿的汽车。不久以后,下游水布垭水坝下闸蓄水,景阳镇和这个峡谷将会永远沉入水中。如今这座吊桥早已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现代的混凝土大桥。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34:农村的小乐队在演奏
摄于辛卯年正月十四陕北榆林地区横山县党岔镇马坊村严华寺广场,一支农村的小乐队正在演奏,休息的腰鼓队的后生们正围着欣赏。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35:2009年的玉树市街头
摄于2009年7月19日青海玉树市的街头。玉树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牦牛之地、歌舞之乡”、“唐蕃古道”和“中华水塔”的美誉。位于青海省西南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头。在不到一年以后的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7.1级地震,造成上万人死伤。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36:时空的对话
彼岸摄于2017年4月的湖北兴山县城昭君广场。王昭君于公元前52年出生于兴山县昭君村,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落雁,公元前36年王昭君泪别父母乡亲,历时三月到达京城,公元前33年,为结汉匈两族团结和睦,昭君出塞,一去不归。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37:在大山中徒步的驴友
摄于湖北宜昌兴山孔子峡谷深处的两树公路,一位徒步背包客悠然自得地行走在大山的公路上。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38:一座最有穿越感的永泰古城
摄于2018年十一期间,永泰古城位于甘肃白银市寺滩乡,地处黄土高原与腾格里沙漠的过渡地带,为河西走廊最东端的门户。因其城堡形似金龟,故又称永泰龟城。古城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如今的永泰古城仍然保持着400年前的原始状态,由于当地恶化的生态环境,导致这里早已是十室九空。村里仅剩的几户人家以放牧为生,鲜有外地游客光临。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39:兴山高岚的朝天吼
摄于宜昌兴山高岚镇两河口241县道路边,兴山高岚"十里画廊",沿公路而行,卧佛山,朝天吼、将军柱、八缎锦、棋盘柱、鸳鸯石等十多处景点的水墨丹青,绘就了高岚十里画廊。 望天吼名“犼”,传说是龙王的九子之一,有守望习惯。犼对天咆哮,被视为是上传天意,下达民情。在天安门前的蟠龙柱上就是朝天吼。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40:青海通天河畔牛头碑
摄于2009年7月,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通天河畔,纪念碑高大挺拔,气势雄伟,耸立于通天河渡口房山丘之上,海拔为3900米。"三江源"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相传唐僧从西天取经回来时路过通天河,在这里晒过经书,附近留有“晒经台”遗址。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41:老挝琅勃拉邦看布施
老挝琅勃拉邦是一种悠久历史的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琅勃拉邦有很多寺院,而这里的寺院是不开伙的,僧人每天清晨走向大街小巷寻求布施,传统的布施主要是糯米团为主的饮食,现在由于游客的增加和社会的发展,布施的种类也增加了饼干、牛奶、糖果、水果等。一些当地的小孩,他们也会摆个袋子跪在那里,就会有一些僧人反而把刚得到的食品投在他们的袋子里。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42:在路上的自驾游车队
卡卡所摄于2011年五一期间,在路上户外俱乐部组织的环西陵峡自驾游途中,部分自驾游车队在桥上途中靠边休息的情景。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43:黄陂龙灯队里好胜的小伙子
摄于2009年2月9日黄陂大河湾村,当天正值农历正月十五,各村各湾齐玩龙灯,两个湾的龙灯常会在一起比试耍斗,免不了有个别有脾气大的后喜欢生争强好胜,总有两村的老者出面安抚劝说,毕竟大家还是要以欢乐和谐才是。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44:当年打平型关战役时林彪住的窑洞
摄于2014年4月山西灵丘县白崖台村的村外一处坡上的窑洞,此地离平型关主战场老爷庙9华里。我从平型关车站下火车后拐上通往平型关的公路,第一个村子就是白崖台村,偶然在村外僻静处看到这座窑洞孤零零地处在那里。

1937年9月中旬,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林彪指挥下,奉命开抵平型关地区集结待机,伏击日军辎重队,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45:梨花树丛落缤纷,香雪海园迎清晨
摄于2013年4月10日晨,头天晚上我们几位驴友在砀山县城北良庄的一处梨园里扎帐篷露营,第二天清晨正在收拾帐篷准备离开。百里黄河故道梨海如烟,万顷梨园花海银花如玉,安徽砀山每年4月举办砀山梨花节。我亦断续三年火车或者自驾前往砀山赏梨花,途中还可以顺便前往山东菏泽拍牡丹,或去河南古城开封游清明上河园等地。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46:幽深的兴山孔子峡
摄于湖北兴山孔子峡。兴山县境内群峰竞秀,万木争荣,溪流纵横,碧绿多姿。从北向南流出的高岚河从翡翠般的大山深处的飘来,恰似一条昭君浣纱的飘带,蜿蜒曲折流淌在孔子峡中。这条峡谷中间的公路上有四座桥,依次是圣人桥、平安桥、仙人桥、孔子桥。相传孔子周游列国时来到楚国,与高岚卧佛大仙饮酒对歌,琴箫当话,成为知已。一日,孔子要离楚还乡,卧佛大仙便送一头驴子给孔子驮书。可是驴子随孔子走到这里时,再也不愿意离开,定格在高岚河边,化作一道山梁,于是人们称这一胜景叫“孔子峡”。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47:柬埔寨吴哥窟浮雕墙前的参观者
摄于2014年2月。柬埔寨吴哥窟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石窟、吴哥窟的浮雕极其精致,且富有真实感,是整个吴哥艺术的精华,其中围绕主殿第一层台基的回廊被称为'浮雕回廊',长达800米,墙高2米余,壁面布满浮雕,东壁是'乳海翻腾'的传说,北壁是毗湿奴与魔怪交战图,西壁是'神猴助战图',南壁是苏利耶跋摩二世骑象出征图。这些浮雕手法娴熟、场面复杂、人物姿态生动、形象逼真。一队可能是日本来的旅游团正在倾听导游的讲解,她们惊愕的表情被我的镜头记录下来了。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48:黄河峡谷河岸的十里水蚀浮雕
摄于2014年6月,在路上户外俱乐部组织的皮划艇队漂流黄河晋陕峡谷期间,在碛口镇以北曲峪至索达干村之间的黄河东岸上,有数十里的黄河岸壁上呈现天然水蚀浮雕自然遗产奇观。它是由于远古时期地下水溶蚀与河流冲蚀作用复合于三叠系厚层砂岩上,而形成的貌似石沟、石龛、石窟、石书等形状以及各种动物形态的天然浮雕。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49:恩施农村集市上摆卖的“叶儿粑”
摄于2017年4月29日,在恩施宣恩高罗镇早集上,有三位小贩在卖各家制作的“叶儿粑”。叶儿粑是鄂西土家族的传统食品,选取糯米和大米,按照合理的比例搭配磨成细粉做料,内用白糖、花生、核桃、芝麻等合制成心子,叶儿粑选用的叶子则有所不同,可以选用大叶仙茅叶、良姜叶、芭蕉叶、棕叶、荷叶作为粑叶,用粑叶包好蒸后即可食用,味道鲜美,令人回味无穷。好的要达到三不沾,即“不沾口、不沾粑叶、不粘牙”。
照片上的这三样“叶儿粑”,你觉得哪种会好吃些?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50  拜见白玉寺十二世土丹巴绒活佛
摄于2009年8月2日,我们拜见白玉寺土丹巴绒活佛的情景。土丹巴绒活佛是白玉寺的第十二世活佛,当年73岁,睿智慈祥,很有佛像,他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为我们摸顶赐福,每人还送了一份“神丹”。
白玉寺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城北坡,建于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系我国藏传佛教宁玛派六大祖寺之一。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01—50)

每日一图  51:原始的凉伞峡
摄于2016年8月20日凉伞峡内。兴山凉伞峡是孔子峡的一个子峡,一道清澈的山溪从山里面流淌出来。上峡口在板栗树坪村,出峡口在两树公路8公里处。历史上当地的老百姓前往兴山县城基本上是穿越凉伞峡,再经过黄粮镇前往香溪河边上的高阳镇。大约在7、80年代公路网修通后,走这条峡谷小路的人就越来越少了,现在再也没有人走了,这条10公里的峡谷便恢复到原始无人状态。

每日一图(50—100)

每日一图  52:勇闯黄河二碛
摄于2014年6月农历端午节,黄河晋陕峡谷中的碛口滩也称“黄河二碛”,是排名壶口瀑布之后的黄河第二大落差的险滩,黄河水运物资由于碛口滩险恶无比,恶浪滔天,十船九翻,所以碛口镇成为黄河水运货物被迫转运的一个水旱码头。2014年端午节期间,我们在路上皮划艇队两次漂流黄河二碛,同期还漂流了黄河乾坤湾激流段。

每日一图(50—100)

每日一图  53:晚霞下的二连浩特市门
摄于2016年7月24日,在208国道距二连浩特市区12公里处,屹立着两条巨型恐龙雕塑,两只体重庞大的恐龙分立道路两边,长长的脖颈向对方伸展,直至两只恐龙的嘴触碰在一起。该恐龙雕塑是根据此地发现的第二大恐龙“腕龙”复原造型而制作的,高19米,跨度34米,两条恐龙总长80米,堪称世界最大的钢结构恐龙雕塑,这便是二连浩特“市门”最著名的标志“恐龙之吻”。

每日一图(50—100)

每日一图  54:同仁隆务寺的辨经会
摄于2012年8月2日青海同仁隆务寺闻思辨经堂前。隆务寺位于青海黄南州同仁县,始建于元朝,是藏传佛教在安多藏区最著名的寺院之一。同仁县也是著名的热贡艺术之乡,这里的大殿内外有很多分外精美的唐卡值得参观,闻思学院大经堂前面的辨经由高坐在台上的活佛主持,活佛阶下的两排高僧轮流发问,左右两排的众喇嘛作答,我们虽然听不懂藏语,但是哪种兴奋热烈的场面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每日一图(50—100)

每日一图  55:攀爬九峰尖
摄于2007年十一期间的河南黄柏山九峰尖。黄柏山位于大别山的腹地,湖北的北端,河南的最南端,与湖北省麻城一山相隔,是豫鄂皖三省的界山,九峰尖海拔1352.6米,是大别山脉第二高主峰,九峰列峙,呈锯齿状,浑然一体一线排开,耸接云霄,鲜有人至。当年在林区护林员的带领下,我们由西向东顺利攀爬穿越了九峰尖。

每日一图(50—100)

每日一图  56:随州洛阳镇的银杏树
摄于2007年11月24日随州洛阳镇周氏祠村前的“五老树”之一,这五棵银杏树都逾千年,树干需几人牵手合抱,金灿灿的黄叶树上和地下铺满的银杏叶黄得耀眼。此地号称是世界四大密集成片的古银杏群落之一。有千岁以上的银杏树数百棵,百岁以上银杏树1万多棵。当年(2007年)还没有被“开发”的时候,当时还保持着原始的生态环境,游客也稀少。如今这里已经改称为“千年银杏谷”,是国家4A景区,进景区须收费还要乘交通车中转,从此以后再没有前往了。

每日一图(50—100)

每日一图  57:皮划艇漂流汉江宜城段
摄于2015年5月9日,在路上皮划艇队一行16人来到汉江中游的宜城,开始了2015年汉江第一漂活动。共有九只皮划艇和一只硬艇参加了这次活动。早上9时在宜城王集镇的汉江边一个叫“章咀渡口”的码头前,我们作好了下水前的准备工作,大家照例在每一次下水之前照了一个合影。当天航迹理论长度是33.15公里,下午5时,皮划艇队陆续到达目的地。


游记见:在路上皮划艇队2015年5月9日汉江宜城段第一漂  
http://www.5zl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57106&fromuid=145881

每日一图(50—100)

每日一图  58:顶着石头的黄土柱
摄于2004年11月2日,地点在山西临县碛口镇冯家会村外2公里的一处山凹处,在这里山凹的左右有两处山坡上有两片黄土柱群,每片土柱林有数十个直径1米到数米的土柱,土柱低的有1米多,高的达到10多米,令人称奇的是,每个土柱的顶端都顶着一块或方或园之石板、石块,像是大自然戴在土柱上遮雨的斗笠。原来这里地层中沉积的黄土层受千万年的雨水冲刷剥蚀而失去后,而受石板保护下方的黄土因避免雨水直接地淋蚀而得以保存,这就是经过千万年的演变而形成的顶着一块石板的土柱林成因。但随着参观的人们的人为地破坏,现在的土柱已经坍塌得寥寥无几了,因为只要用锄头挖几下,或者用脚踹,这样的土柱岂能不倒。


见游记:黄河峡谷、古镇碛口行(之七):顶着石头的黄土柱  
http://www.5zl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7328&fromuid=145881

每日一图(50—100)

每日一图(50—100)

每日一图  59:在山西农村赶集
摄于2004年11月2日黄河边上的碛口镇集市上,当天逢集,周边及黄河对岸的陕西老乡也过黄河来赶集。碛口镇就只有一条街,熙熙攘攘的人群挤满了两华里长的街道,目光所及,除了我们两个人是外地来的旅游者以外,其余全都是当地的老乡。集上香菜卖一元三斤,我们想买一斤,卖菜的老乡随手抓了一把给我们,非不要钱。

每日一图(50—100)

每日一图  60:罗田平湖沙滩上捉泥鳅
摄于2014年六一儿童节当天,地点在罗田平湖镇附近的巴水河沙滩。这是在路上户外资讯网组织的第四届亲子沙滩露营活动,参加车辆超170台。同时得到了当地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从安全考虑,镇政府派人在沙滩上挖出了大小深浅合适的一口水池,现场投放了两大桶活泥鳅,让从城市来的小朋友高高兴兴地玩了一把“捉泥鳅”的游戏。


游记见:2014年6.1在路上第四届亲子活动罗田平湖沙滩露营节活动掠影
http://www.5zl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54919&fromuid=145881

每日一图   61:重庆江津中山古镇的吊脚楼
摄于2016年2月8日中山古镇,该镇位于重庆江津南部的笋溪河畔,离四面山很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里历史上是商贸繁荣的水陆码头,古镇的街道以青石铺设,古色古香的保留了老茶馆、老酒馆、老药房、老槽房、剃头铺、打铁铺、针绣坊等传统作坊。依山势形成的街道纵向长1000多米,层层递进。站在笋溪河畔看古镇建筑多为两层“吊脚楼”,整整齐齐的排在河畔石壁上,保留了古镇原始的味道。2016年的农历除夕,我们就是在中山古镇这里渡过的。

游记见:没有年味、只有风景——2016年春节自驾鄂渝川云贵湘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   62:湖北竹山堵河源风光
摄于2007年8月7日竹山官渡镇外G242国道上,所摄的是官渡河的一段原始的大回转河道。官渡河是堵河的南源,发源于湖北神农架大九湖,贯穿竹山全境,由南向北奔流汉江。堵河不仅是竹山的母亲河,还由于"峰奇洞诡峡险"的魅力,成为神农架、武当山后院最美丽最富诗意的绿色画廊。可惜从2007年12月开始,堵河流域开始了大规模水电“开发”,已形成龙背湾、松树岭、潘口、小漩、黄龙滩五级水电站,原始的绿色画廊消失了,照片上的恬静的景像也已经永远地消失了。

游记见:鄂西北竹山寻访桃花源游记(二):官渡镇与堵河奇石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   63:原始的朝天吼漂流
摄于2007年8月12日宜昌兴山朝天吼漂流水道。朝天吼漂流水道位于宜昌兴山高岚镇S287省道旁边,漂流全长有6.5公里,落差高达148米,漂流途经卧佛山、八缎锦、将军柱、红山笋等景观,急流处,乱石穿空、跌岩起伏、惊险绝伦。2于2009年6月开工,2014年底建成通车的沪蓉高速的高架桥从原来漂流的水道上方通过,使得现在的朝天吼漂流河道不得不在密密麻麻的桥墩中间穿行,相对而言,还是原来的漂流河道更自然原始有趣。


游记见:
鄂西北竹山寻访桃花源游记(四):鄂渝陕鸡心岭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   64:青海门源油菜花
摄于2017年7月22日在青海门源油菜花田。从西宁北上穿过海拔3792米的达坂山隧道来到门源盆地,整个无垠的盆地上几十万亩油菜花一望无际,金灿灿的油菜花在高原深蓝的天空下,繁花一片,无际无边,宛如一盆天然巨大的金黄色大盆景呈现在天际间。油菜花的阵阵清香弥漫在空气中,令人心旷神怡。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   65:暑天冰洞是真的
摄于2008年8月3日五峰县白溢寨冰洞处,照片上的是刚刚取出的冰块。白溢寨位于五峰县西94公里的深山区。整个山体至下而上形成两级陡壁,四周皆绝壁,仅一条路可上,山势雄伟壮观。是千年来土家人拥寨而守的聚居地。也是神秘而古老的山寨,还蕴藏着几处自然奇观,特别是以罕见的“暑天冰洞”闻名遐迩。我在游记里面试着解释了其中奥秘,五峰政府网站曾经转载了我的这篇文章。现在的白溢寨已经修缮了进山道路,还修建了观景步行栈道,但是现在上天堰坪黑峰尖和暑天冰洞仍是困难。

见游记:
五峰白溢寨探冰洞游记与攻略(三):我们看到了真正有冰的冰洞
2020年五一进五峰山区的傅家堰和牛庄乡的游记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   66:梵净山的新金顶
摄于2004年4月18日,梵净山位于贵州江口县,被称为“贵州第一名山”,山峰遍布,山势陡峭,众多奇石和寺庙、碑刻古迹,更有佛光、禅雾、幻影和瀑布云四大天象奇观。梵净山分为新金顶和老金顶,新金顶海拔2336米,从峰脚到峰顶垂直高差94米,中部有一裂缝名金刀峡,将金顶一分为二,上有天桥相连。两边各建有一庙。远眺金顶,恰似云海中高高耸起的一只巨大的大拇指,这是站在老金顶所摄的新金顶的全貌。

游记见:难以忘却的梵净山和凤凰城之行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   67:黄河绝壁上的河曲县弥勒洞
摄于2017年2月3日弥勒洞悬空石径上。弥勒洞石径禅院位于河曲县外黄河绝壁的腰部,有S249省道经过,路口有指示牌。石径禅院东、西、南三面石圪梁环绕,依山傍水,有大小、上下院落三进。寺庙东北开一小门,须鉆过砖砌小洞,自然石阶、独木桥和“悬空界”。这便是黄河悬崖绝壁上通往弥佛洞的悬空石径,长百余米。登临石径,俯视黄河,昔日波涛汹涌的河水已是千里冰封,两岸百丈峭壁,巍然屹立。相传峭壁上仍有大禹治水的痕迹。

游记见:从偏关县桦林堡护宁寺到陕西神木——鸡年春节八省自驾游记之三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   68:宜昌兴山高岚风光
摄于2007年8月12日的宜昌高岚风光区,它位于宜昌市兴山高岚村——两河口的S312省道路边,以及两河口——黄粮镇的X241县道的路边。高岚风景区的范围大体上是两条约15里长的山谷,有"十里画廊"的美称。高岚河与夏阳河在两段山沟里清澈流淌,在两河口汇合后向南汇与香溪河后注入长江。高岚的山峰群山叠翠,延绵起伏富于变化。这些山峰,有的酷似动物的形状,如骆驼峰、孔雀岭、鸳鸯石、猿猴岭等。还有形象逼真的棋盘峰、睡佛山、将军柱、红石笋、白岩松等。由于风景点是沿公路两侧分布,移步换景,是开展生态观光游、森林徒步游、溯溪探险游的好地方。(此照片被很多网站引为高岚风光的照片)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   69:徒步内蒙古腾格里沙漠
摄于2013年10月1日,这是在路上户外资讯网组织的徒步穿越内蒙古腾格里沙漠活动的情景。从阿拉善左旗的通古勒格淖尔苏木进入浩渺的腾格里沙漠,前往古勒格淖尔湖大约要在沙漠中行走25公里,我们前大半段是乘沙漠车,后小半段则是步行,主要是体验徒步沙漠的感受。腾格里沙漠是中国第四大沙漠,四周是浩瀚的沙漠,沙丘起伏,沙涛滚滚,毫无生命迹象,我们一般是沿沙丘顶部行走,吃力而艰难,它是天堂也是地狱,只有在这里你才会让躁动不安的心安静下来,才能体会到户外的真谛。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   70:祁连山下的马蹄寺风光
摄于2014年10月5日马蹄寺山谷,马蹄寺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北距张掖市65公里,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享有“小不达拉”之美称。这里有凿于峭壁上的千佛洞,藏佛殿、马蹄殿、药王殿,山谷开阔宽敞,远方的白雪皑皑的莲花峰,飞流直下的瀑布,葱茏的原始森林和草原,还有浓郁的银碗美酒和手抓羊肉,令人流连忘返。每一次我们走从张掖——西宁的最美G227国道时,都要去马蹄寺感受一下。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  71:虔诚的心灵
摄于川西德格印经院围绕院墙祈祷的藏民。德格印经院位于德格县更庆寺前面的山坡上,是一座独具藏区建筑特色的密梁平顶土木结构建筑,外圈是用红褐色粘土夯筑的土墙,已有270多年的历史,位列藏区三大印经院之首。至今仍保留着原汁原味的手工雕版印刷法,印制《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等佛教典籍,每天有众多的信徒围绕印经院的院墙祈祷求福。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   72:溯溪神农架的阴峪河
摄于2010年6月14日房县九道乡的阴峪河峡谷溯溪中。九道乡是房县最偏远的乡镇,阴峪河大峡谷是华中地区切割最深的峡谷,相传和氏璧出于此。这里是神农架核心地带,谷长50多公里,谷深600米,有千姿百态的激流险滩,植被至今保持着原始洪荒的状态。以板仓为界,上游为神农架地界,下游为房县九道乡地界。我们是从九道乡瓦房坪村沿溯阴峪河溯溪至距离板仓数公里返回,阴峪河峡谷林之密、峡之幽、流之急、水之清都令人难忘。


游记见:
房县九道乡阴峪河峡谷徒步穿越探路实记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   73:黄陂铁寨的飞来石
摄于2007年3月24日,现在已经成为景区的黄陂铁寨,是在路上驴友早期探路勘查后,通过发帖宣传才被广为人知,以致被“开发商”圈地开发收费,我们探路时看到的铁寨还是原始状态下的芳草萋萋,野鸡噗噗的景像,而今的铁寨是红男绿女,收费打卡之地了。如此这般令人唏嘘!自从2013年铁寨开始收费后,我再没有前往了。

游记见:
春游大悟金鼓、黄陂铁寨和大余湾(07年3月)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   74:黔东南风光
摄于2008年8月21日在的堂安侗寨附近的山坡。肇兴侗寨位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东南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素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堂安侗寨位于肇兴侗寨之东,从肇庆侗寨徒步前往堂安侗寨有一条9公里的步行小径,堂安侗寨周边峰峦叠嶂,阡陌纵横,梯田层叠,廊桥座座。山腰间的民居依山就势,悬空吊脚。井然有序。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   75:晨曦下的清河县口子上古长城
摄于2006年10月4日晨,头天晚上我们3人在山顶的柏杨岭露营,为了赶上第二天山下的口子上村进县城的班车,我们天不亮就出发下山,终于在太阳刚刚升出的时候已经来到山下,这个时候当我回头长城时,不禁令人怦然心动。柏杨岭是内长城、外长城和通往嘉峪关的西段长城的交汇点,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从北京方向来的外长城。这段长城全为黄土夯筑,虽残破旧,但墙体尚连贯,远看十分壮观。这段长城也是唯一坐落在内蒙古境内的古长城。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   76:陕西的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碑
摄于2005年10月4日,此地位于陕西榆林吴堡县岔上镇川口村,纪念碑当时面对的是陕西的一条断头村级公路,背对滔滔黄河水(现在的陕西段沿黄公路是在2017年8月才全线建成通车)。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中共中央和在这里登船东渡黄河,前往解放区晋察冀西柏坡。当时我们一行11人就是从高家塔乘当年的木渡船横渡黄河,来到陕西的川口村,然后再前往陕北榆林。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   77:陶醉于山水之间的驴友
摄于2010年6月15日房县九道乡的阴峪河峡谷里面,当村级公路只能到达最偏远的瓦房坪村以后,就只有一条崎岖的山路往峡谷的深处徒步前进了。“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在峡谷里溪流潺潺,空谷鸟鸣,在这片原始幽静的深山里,才是驴友们的精神天堂。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   78:山里面可爱的孩子们
摄于2008年5月9日五峰县采花乡白溢坪村小学门口,一群孩子们看到我拿的相机感到新奇,我给他(她)们照了这张照片后再给他(她)们看,他(她)们都非常高兴。14年过去了,不知道他(她)们现在长成什么样子了?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  79:今日的黄河故道
摄于2021年4月4日清明节安徽砀山黄河故道的桥上。黄河历史上有六次大改道,1128年—1855年黄河流经砀山后,在砀山县境内中北部留下一条东西长46.6公里的黄河故道。故道现有水面650公顷,湿地面积300公顷。1999年被命名为国家级湿地生态示范区。黄河故道水质清洁,无任何污染,构成了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画卷。特别在梨花、桃花盛开,或硕果累累的美好季节,身历其境,观两岸美景,品梨桃佳果,令人心旷神怡。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80   梨花初落清明天
摄于2021年4月3日安徽砀山大王庄村路边一处老梨园,信步挪入,空无一人的园内长着一大片百年老梨树,枝繁叶茂,苍劲有力,诠释出历史的沧桑感。这里满目是一望无际的玉树银花,是一片冰清玉洁的世界,阳光洒下满树银花喷雪,春风拂来花瓣漫天飞扬,幽深的梨花芳香,春天的泥土气息,满地的梨花花瓣,使人如痴如醉,如糖如蜜,沁人心肺。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81: 商丘古城张巡伺的“唐玄宗”
摄于2021年4月4日商丘古城张巡伺,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冬,安禄山起兵叛乱,张巡以宁死不屈的大无畏精神,以睢阳城城墙为屏障,以六千兵士对阵十三万强敌,牵制叛军的主力长达一年之久,演绎了一场泣鬼神的睢阳之战,终使叛军未过江淮,使江淮民众免遭涂炭,同时,也使唐王朝为消灭叛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唐朝大诗人韩愈在评价睢阳保卫战时就说“无睢阳即无江淮,无睢阳即无大唐”。现在每天张巡祠都上演唐玄宗祭张巡的化妆表演。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  82:含苞欲放的牡丹
摄于2021年4月3日清明前的山东菏泽曹州牡丹园。唯有牡丹真国色,菏泽牡丹甲天下,菏泽是中国的“牡丹之乡”,菏泽牡丹栽培始于明代嘉庆年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每年在4月—5月之间,当地都会举办菏泽牡丹花节。每年的谷雨季节才是牡丹的盛花期,而清明时节则是早花期,我们看到此时的牡丹园里大约只有三成的牡丹刚刚开放,而有一半的花蕾正在含苞欲放,大约十天左右,这里就是姹紫嫣红的花的海洋了。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   83:在逍遥镇喝胡辣汤
摄于2021年4月5日早晨在河南西华县逍遥镇过早。糊辣汤是河南的风味名吃,尤以逍遥镇和北舞渡镇的胡辣汤最为正宗。相传北宋徽宗喝了此汤后,精神矍铄,喜不自禁。赐名"延年益寿汤"。正宗的胡辣汤中只用胡椒不用辣椒,即"胡乱辣",胡辣汤以肉汤为底,配料为胡椒等香料、牛羊肉、粉条、木耳、黄花、鸡蛋、花生、海带、豆腐卷、面芡而成,酸辣鲜香,风味浓郁。咸鲜微辣,香气扑鼻。逍遥镇现有高家、扬家、佟家,王家比较有名,他们口味略有差别,价格大同小异。胡辣汤分3元。5元。10元三种,辅以油条、烙饼、菜饺、油香、豆腐佬、小笼包,其价格均为一元。我买的是5元的汤,其它四样才共四元,心大肚小,可惜只吃了一样就饱了。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   84:在大草原里放飞心情
驴友摄于2010年7月20日的呼伦贝尔七仙湖草原。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因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 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四大草原之一,在路上资讯网每一年都在草原最美的七月,组织去内蒙古大草原的户外·活动。七月美丽的大草原一眼望不到边,蓝天白云、碧草绿浪、湖水涟漪、牛羊成群、点点毡房、袅袅炊烟,整个草原清新宁静。这就是大家的合影之一。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   85:穿越神农架无人区的箭竹林
摄于2009年5月3日,在路上户外资讯网组织的一次徒步穿越神农架金猴岭的活动。金猴岭海拔3019.4米,最高处为“华中屋脊”的六大支柱山峰之一。在神农架峰顶一带。生长着大片异常稠密的箭竹林,每平方米达120多株;竹竿细长手指粗,坚实而柔韧,古人用其杆作箭故名。当我们必须从密密麻麻的箭竹林中穿过时,如进入迷宫一般,箭竹横七竖八阻挡人们前进,划伤皮肤、挂扯衣物,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   86:2016年端午节汉江宜城段皮划艇漂流
摄于2016年6月9日端午节当天,在路上资讯网组织的皮划艇漂流活动的地点选择在汉江宜城流水镇——钟祥磷矿镇的一段长约35公里的汉江河道上。这次共有11条充气皮划艇和硬艇参加了漂流活动。经过大约七个小时,所有的艇都顺利到达了终点。

游记见:在路上2016年端午节汉江宜城段皮划艇漂流掠影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   87:在户外包饺子
摄于2019年4月13日,在路上第十届美食炉灶山大王挑战赛在新洲举水河畔举办,当年美食炉灶山大王挑战赛的主题是:“挖野菜包饺子”。要求现场调馅、和面、包饺子,现场挖土灶烧柴火煮饺子,从色香味形灶五个方面综合评分。这是多彩多姿队一人擀皮一群人围观!比赛结果是该队获得比赛第二名。
游记见:
4月13日在路上第十届美食炉灶山大王挑战赛在新洲举水河畔举办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   89:陕北安塞元宵巡游中的“赶毛驴”
摄于2011年正月十五陕北安街头。每一年安塞县都举行元宵腰鼓巡游,在巡游队伍有一支“赶毛驴”的方阵。
“毛驴”一般是用布制成,驴脖子吊铜铃一串,驴头挂红绸,
赶驴时,小伙的一边挥舞长鞭,一边前后奔跳着,嬉逗和调戏毛驴身上的少女,有喜、有愁、有乐、有怒。一是为了活跃节日气氛,二是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平安。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   90:徒步山西猴儿岭古长城
摄于2006年9月29日,我们正在行走在山西山阴县猴儿岭古长城上。猴儿岭古长城是从山阴县的新广武村至代县的白草口的这一段7.5公里长的砖砌长城,它蜿蜒在猴儿岭上,野草丛生,遍布伤痕,有的城楼已经成了一面残壁。但是,它们依旧坚强地蜿蜒于山川之间。明代的敌楼、砖墙、烽火台历经风雨巍然屹立,雄奇险峻,气势磅礴。象一个个枕戈待旦的战士矗立着,依旧忠于职守地看护着身后的家园。
游记见:
徒步山西古长城(二):徒步猴儿岭长城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   91:在内蒙的秦代长城
摄于2017年10月3日,位于内蒙古固阳县北部的九分子乡大庙村的秦长城遗址。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为了防御匈奴,秦始皇32年(前215年)在北方大规模修筑长城。包头北固阳县境内有一段秦长城,横穿固阳三个乡镇。它多半修筑在山峦的阴面半坡上,依山就险、因坡取势,就地取材,多以黑褐色厚石片交错叠压垒砌而成,是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一段秦长城。
游记见:穿沙公路、秦长城、杀虎口、镇边堡—2017年国庆华北自驾8天游记之二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   92:被绳子勒出深槽痕的井口
摄于2006年10月的晋西北山区的朔州张菜庄乡南西沟村,这是远离城市的偏远的一座小山村,我放眼望去看到的都是废弃的房舍,残墙断壁、一片萧条;现实的贫瘠、缺水的困境,使这里真正地不适人类的生存,但是,这里还是有守卫长城的后代一辈一辈生活在这片贫脊的土地上,顽强地守护着自己的家园。看看村外河沟里面的唯一的一口水井,看看水井沿口上轱辘打水绳子勒出来的深痕,深不可测的深井里似乎也打不出水来,我的心在颤抖!
游记见:
徒步山西古长城(四):口内外歇头场、南西口的古长城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   93:扎尕那的猫
摄于2015年8月4日甘肃迭部益哇乡扎尕那村。“扎尕那”是藏语,意为“石匣子”,因为这里的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山势奇峻、景色优美,犹如一座规模宏大的石头宫殿。扎尕那有四村一寺坐落在这片山谷中,那天当我走在村中时,一只花猫正好从篱笆里面探出头来。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   94:陕北沿门子的鸡
摄于春节期间的陕北一山村。春节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俗称“沿门子”,寓意拜年祝福,一年顺顺当当、红红火火。秧歌队“沿门子”到每家每户,会根据院子的大小,或闹大场子,或踢小场子,主人家也会加入到秧歌队伍中与大家一起扭,伞头会根据各家情况,即兴演唱各种拜年的贺词。秧歌表演结束后,主人家会赠予一些烟酒钱币以及糖果等物品给秧歌队,以示感谢。我看到主人家的一只鸡也大大方方地参加了这场喜庆的活动。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   95:黄河边沙坡头的羊皮筏子
摄于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地处黄河中卫段西岸的腾格里沙漠边缘台地,羊皮筏子为黄河沿岸的民间保留下来的一种古老的摆渡工具,常用整个羊皮做成。用盐水脱毛后以菜油涂抹四肢和脖项处,使之松软,再用细绳扎成袋状,留一小孔吹足气后封孔,以木板条将数个皮袋串绑起来,皮筏即告做成。从上游载客漂流终点站以后,再将皮筏装船运至上游。漂流时坐着五六个客人,随着波涛的起伏,颠簸而行,有惊无险,极富刺激。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   96:理塘草原的马术赛
摄于2017年8月2日,我们从新龙前往理塘的G227国道旁边一处草原坝子上,看到正在举办一场“耍坝子”的马术比赛。当地藏民穿着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聚集在草原坝子上,搭好帐篷,煮好酥油茶,寺庙的活佛与喇嘛也来到赛场,为信徒赐福和加油。参加“耍坝子”的小伙子个个争先恐后,排着队依次从人群前面飞驰而过,尽力表演出自己的绝活以博得姑娘的青睐。

游记见:理塘赛马节上的马术表演—2017年暑假15天青海玉树川西甘孜环游记之六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   97:新广武长城上的“月亮门”
老汉摄于2005年9月29日的广武长城。当时我们正在徒步新广武长城。新广武长城属明朝内长城一段,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筑成,位于山西山阴县新广武村后面的山上,全部为砖包长城,月亮门所在的这座敌楼名为穿心楼。400年来,荒凉残破的明长城蜿蜒在崇山峻岭上,遍布伤痕,亘古沧桑事,云烟过古城。终于在2016年10月3日夜,骤雨磅礴下月亮门坍塌了,它是一份苍桑。更是一份悲壮。(“月亮门”已于2020年08月6日修复了)
游记见:
徒步山西古长城(二):徒步猴儿岭长城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   98:黄河的冰凌
摄于2017年2月3日,山西河曲段黄河上的冰凌现象,冰凌是河流在低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当时正值隆冬,外部环境达到或低于零度时,平缓流动的水体开始结冰,冰又在水面的漂浮中相互聚集,从小到大,以至于封冻结为冰河。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   99:汉江边上旬阳的太极城
摄于2016年旬阳太极城观景台上。旬阳地处秦岭与大巴山的交界处的汉江边,汉水南流,洵河北绕,山水相依,沟壑分明,县城周围环立着八座山峰,分别昭示着“乾、兑、离、震、坤、艮、坎、巽”等八个方位。阴阳鱼眼位置分别生长着一棵郁郁葱葱的古柏,其状如二鱼首尾相对,又似太极浮出,使得县城成为一座天然八卦太极城。从十堰沿汉江前往陕南安康有G7011十天高速,而经过旬阳的G316国道则禁止大车通行,使之成为一条真正的观光旅游大道了。

每日一图(01—100)

每日一图   100:甘孜城外风光
摄于2012年8月的川西甘孜城外。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是一个一藏族为主体民族的地级行政区。全州有康定、泸定、丹巴等17个县市,甘孜历史上是州府所在地,1955年才改迁康定为州府。甘孜县群峦起伏,属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县城海拔3410米。来到甘孜城外,眼前是雅砻江,远方是海拔4798米的卓达拉山。1936年6月,红军两大主力二、四方面军在甘孜的孜苏寺门前举行了长征历史上有名的甘孜会师,7月16日,离开甘孜北上。

每日一图(01—10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