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图(501—600)
标签:
每日一图 |
分类: 2018—2024年的游记 |
每日一图 501:无定河
摄于2019年10月3日无定河下游。无定河发源于定边县白于山北麓。在靖边县北边的毛乌素沙漠南缘一个叫白城则的地方,那里的无定河看上去还只是一条小溪的模样。在流经定边、靖边、横山、米脂、绥德以后,最后在清涧县河口注入了奔腾的黄河,全长共有491公里。我是从唐诗《陇西行》中知道无定河的:“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此诗读起来荡气回肠、浮想联翩,令人唏嘘。
每日一图
502:河南滑县的大运河
摄于2019年10月5日滑县大运河畔。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中国东部平原上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最长的的运河。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和浙江六省市,全长1794公里,连接了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大动脉。照片为大运河河南滑县段。中国大运河河南段主要是指隋唐大运河主干道通济渠和永济渠及京杭大运河会通河台前段,而大运河滑县段是中国大运河永济渠河南段的一个重要河段。
每日一图
503:苍岩山的桥楼殿
摄于2004年10月30日苍岩山。苍岩山位于河北石家庄西南50公里的井陉县境内,这里群峰巍峨,怪石嶙峋,深涧幽谷,古树名木,清泉碧湖,构成了奇特、幽静、秀丽的自然景观。苍岩山有"苍岩三绝":一绝"桥楼殿";二绝"白檀树";三绝"古柏朝圣"。桥楼殿驾于百仞峭壁之间,万丈深渊之上。形制如同赵州桥敞肩拱式。桥上建楼,云飞楼动,楼内建殿,殿内供三尊大佛。真是"千丈虹桥望入微,天光云彩共楼飞,不是仙境胜似仙境,疑是天堂落尘埃"。为中国三大悬空寺之一。《卧虎藏龙》影视的镜头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每日一图
504:苍岩山的古柏朝圣
摄于2004年10月30日苍岩山。苍岩山为太行山支脉,风景优美,草木繁茂,上山处处有景,景景观奇,景景有典,自古享有"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唯苍岩"的盛誉。苍岩山有"苍岩三绝":其二绝是"古柏朝圣":千年生的崖柏、沙柏、香柏生长于悬崖峭壁之上,千姿百态,无论矗立、侧出、倒悬,不分南北东西,都朝着南阳公主祠的方向生长。
每日一图
505:苍岩山的古檀别趣
摄于2004年10月30日苍岩山。苍岩山有"苍岩三绝",“古檀别趣”就是其中之三:山坡下有溪流水潺潺,亭榭掩映其间,一片古檀树林布满苍岩山涧,远看檀林如海,遮天蔽日,其树龄均在百年以上,最古老的有千年的树龄,古檀树树根裸露,盘抱巨石,没皮没心,奇姿异态,有的形似鸳鸯、有的形似盘龙、有的形似卧虎,令人叹为观止。
每日一图
506:壶口瀑布前的留影
佚名摄于2011年2月18日壶口瀑布前。壶口瀑布位于黄河晋陕峡谷中段,东濒山西临汾市吉县,西临陕西延安市宜川县。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每年到了冬季都会结出罕见的巨大冰瀑,河面被全部冻住,河水只有在冰层下流趟。我们来到壶口的时候,正值寒冬的正月十六,正是黄河冰封的季节,“秋风客”和“秋风燕”装扮成为回娘家的样子,骑着毛驴,拿着旱烟袋,在壶口瀑布前的拍照留影。

每日一图
507:壶口瀑布—2004年
摄于2004年10月1日壶口瀑布。这是在壶口瀑布的山西吉县壶口镇的南村坡下的壶口瀑布边,是我第一次看黄河瀑布。壶口瀑布是我国第二大瀑布,处于秦晋大峡谷的南段。这段黄河河道含有坚硬的花岗岩类和灰岩类岩石,还有一种易于风化剥蚀的软材质长石杂砂岩,在水流的作用下,将岩层切成小块,岩层面上出现纵横交错的各种裂纹,为岩石的破碎打下基础。达到一定的比例,就满足形成瀑布的必要条件。
每日一图
508:壶口瀑布—2009年
摄于2009年10月1日壶口瀑布位于陕西省延安宜川县壶口乡通往延安的沿黄公路上,这是我第一次在黄河西岸上看壶口瀑布。当时这条公路是沿壶口瀑布的边沿上前往延安的公路,我们可以从公路上俯瞰到整个壶口瀑布的全景:黄河西岸陕西段是下陡上缓,狭谷谷底宽约400米,由谷底上坡到公路上约有150米。壶口以上的水道,黄河水还是在河道宽槽中流趟,到了深槽上端,400米宽的水面一下子全部倾注到30~50米宽的深槽中,在西河岸可以看到东边的瀑布翻滚的滔滔巨浪的奇特景观。
每日一图
509:壶口瀑布—2010年
摄于2010年10月2日壶口瀑布位于陕西宜川县壶口乡边的风景区内,风景区紧靠黄河西岸边,位置比较低,在在这里可以从近处抵进看壶口附近形成3个主要瀑布:一个位于龙槽顶端,落差约10米;另外两个分别从龙槽西岸和东岸跌入龙槽,落差分别为15米和7米。当年水大,有的河水已经漫过河道,把护栏都淹了。瀑布隆隆地吼叫着从高处迭下,腾起一阵阵水雾,站在附近迎面沾着满脸的黄水点,我只好悻悻离去。
每日一图
510:壶口瀑布—2011春节
摄于2011年2月18日农历正月十六壶口公路大桥上。隆冬季节的黄河河道结冰了,瀑布下游的"十里龙槽"被流凌冰封成为一条黄色"长龙",往日奔腾咆哮的壶口瀑布此时悄无声息,但冰层下仍然水流如旧,所以可以看到河道中间有一条长长的塌陷区。因为黄河水带着泥沙,整个冰面也带有黄土色。这样的冬季冰封美景一般会持续一个半月左右。下图为同一地点对比的一张照片,是当年十一期间在同一地方拍的。
每日一图
511:壶口瀑布—2011年
摄于2011年10月1日壶口瀑布山西段。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观垂空的水幕,平视水面根本看不到任何瀑布的样子,而是滔滔黄河水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那壶口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人们只能俯视那被急急吸去的水流。整个沟壑里面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让人心悸,震撼。
每日一图
512:壶口瀑布—2011年远景
摄于2011年10月1日壶口瀑布山西段。拍摄点是在过黄河壶口公路大桥沿前往延安的“延壶公路”北行5公里处的山上,上山再回头俯瞰壶口瀑布全景,从这里可以全面地客观地了解壶口瀑布的整体构造:壶口瀑布海拔448.1米。以壶口瀑布为中心,风景区北至马粪滩,南至小船窝,西至峡谷地域,东至人祖山,总面积有100平方千米。而现在这条公路从壶口大桥前往延安的公路被阻断了,因为公路是从壶口边上经过,没法收门票。
每日一图
513:壶口瀑布—2012
摄于2012年9月30日壶口瀑布山西段。每一年十一期间我都带队去内蒙古额济纳旗看胡杨林,而每一次都会路过壶口进去游览壶口瀑布。从2012年始小车已经不允许从大门开进来了,只是我们大客车还可以开进来。景区还在河滩上的人行栈道上设卡验票,我就不屑去瀑布边看了,只在停车场远远瞅了一眼。
我一直有一个疑惑:一处大自然的景观已经存在了千万年,现在被一些人围起来圈钱,合理吗?
每日一图
514:壶口瀑布—2013
摄于2013年9月30日壶口瀑布山西段。2013年G22青兰高速已经修建到的壶口附近,从这里下高速沿黄河边8公里就到达风景区大门。欣赏壶口瀑布的最佳位置推荐应该是:中午之前在山西看,而下午太阳已经偏西了,应该在陕西看,这样主要是考虑阳光的角度,拍摄起来可以顺光避免阴影,也可以便于看到彩虹。
每日一图
515:壶口瀑布—2014
摄于2014年9月30日山西壶口瀑布风景区大门外。从2014年开始,所有的车辆都不准进入大门内,所有的人都要购买景区内20元来回的“游览交通车”票,除非你自己愿意步行2公里前往壶口处。已经看多了壶口瀑布的我就没有进大门了。大门处有很多商家卖地方特色商品,还有不少卖地方特色小吃。在风景区大门附近还有著名的壶口黄河公路大桥。
每日一图
516:壶口风景区的网红陕北老汉
摄于2011年10月1日山西壶口瀑布景区内。这位老汉是风景区里面的牵毛驴供游客照相的网红人了,他出租道具让游客过一把陕北小媳妇骑毛驴回娘家的瘾,是应景的特色服务。在陕北,有地方特色的服务我以为还有两处:打腰鼓和唱信天游。在延安枣园就有腰鼓表演,两个陕北装束的后生生龙活虎淋漓酣畅地打一场横山老腰鼓,引起围观者一阵阵喝彩,当然是有人付费的。还有一次是在壶口附近的“北京知青窑洞”,吃饭时一对夫妻让我们点唱“信天游”,一首十元,唱起来还是有陕北味道。
每日一图
517:黄河二碛
黄河二碛(qì),又名大同碛,位于秦晋大峡谷吴堡县丁家畔村,与山西碛口古镇隔河相望。黄河流经此处,由于山西有湫水注入黄河,带来大量泥沙冲入黄河,使黄河河道紧缩,形成500米河道上出现8米的巨大落差,激流倾泻于暗礁石壁,卷起惊涛骇浪,势如龙腾,声似虎啸!其落差仅次于壸口瀑布,被誉为“天下黄河第二碛”。照片是我最早在2004年11月4日来到山西碛口古镇的黄河边拍摄的,此时对岸的山西地界即无公路亦无房屋人烟,临水石壁上有两处石刻(现在没有了)。以后我也去过几次,其中还乘皮划艇漂流过二碛。这几年,山西方面已在这里建成占地面积50亩的“黄河二碛”景区,我还没有去过呢!
每日一图
518:黄河滩上捡红枣
摄于2004年11月4日碛口古镇外黄河滩。黄河滩枣生长在黄河两岸的山坡上,一场大雨都会把成熟的红枣打落在地,并随着雨水被带进黄河,所以在晋陕峡谷中黄河沿岸的河滩地上,都会有被水漂来的黄河滩枣。黄河滩枣当地人叫河畔枣,俗称"滩枣",滩枣生长黄河沙滩上,是母亲河源源不断滋养孕育的精华,其特点颗粒硕大,呈圆柱形,色如墨玉,果肉甜软润香,素称"人参果",是山西四大名枣之一。
每日一图
519:西乌珠穆沁旗大草原
摄于2016年7月26日西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位于内蒙锡林郭勒东北部,这里有著名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天然草场达2万平方公里,称为“中国北方草原最华丽的一片”。每年7、8月是草原最美的季节。蓝天上白云朵朵,一望无际的草原好像披上了绿色的地毯,成群的牛羊在草原上吃草,这些草原的生灵们让安静的草原多了几分灵动。
每日一图
520:这馒头真正好吃
摄于2011年2月10日运城。运城位于山西西南部,古称河东,运城历史悠久,是中华祖先最早聚集生活的地方,运城是古代最早被称作“中国”的地方,亦是关公的故里。素有“五千年文明看运城”的说法。当年我们一行驴友自驾来到运城,晚餐吃的是当地普通的老面馒头。馒头是山西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运城的老面馒头,天然发酵,口感劲道,麦香浓郁,味道正宗,是地地道道的老面馒头。
每日一图
521:柏杨岭
摄于2006年10月3日柏杨岭。利用十一长假,老黄、老汉、天添、头发四人按计划徒步了山西古长城。这一天我们从老营堡找了一辆“三蹦子”,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来到这里。柏杨岭是内长城与外长城的连接点,过了柏杨岭就只有一条长城一路前往嘉峪关了。这里有一处明代修建屯兵的“柏杨岭堡”,因边事废弛和缺水等原因而废弃了,人民公社时期在这里建了一处林场,我们去的时候只有一个名叫王二蛋的职工留守。这是我们和他的合影。
见游记:徒步山西古长城(六):柏杨岭长城上遇毒蛇
每日一图
522:走上古商道
摄于2011年6月12日桥边村。桥边村位于孝感丰山镇滑石冲水库的上游,北通黄陂、大悟,南达黄陂、孝感和武汉,这一特有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特有的一条古商道,使之成为河南地区通往武汉的重要古商道之一。在桥边村南侧,至今还遗留了一段遗留的古商道,这里有一段中央有一道车辙的石板路和一座用条石铺设石桥,石板路残存长约250米,路面现宽2.5米,用大型片石铺成,高出两侧地面1~2米,路面的中央有一道车辙,辙深1~5厘米,宽10厘米。石桥位于桥边湾前,呈东西向横跨界河之上。桥体通长23米,宽1.2米,6墩7孔,桥面用条石铺设,桥墩用厚石板架设。
每日一图 523:
石磨煎饼
摄于2011年6月18日窑湾古镇。窑湾古镇坐落于江苏徐州新沂市,京杭大运河与骆马湖交汇处。窑湾古镇历史上溯于春秋,已有1400多年历史
,是座"历史文化名镇"
。窑湾古镇主要景点有,吴家大院、赵信隆酱园店、中国典当博物馆、窑湾民俗博物馆、大清窑湾邮局、江西会馆、山西会馆、苏镇扬会馆、天主教堂等景点,主要特产有,绿豆烧酒、窑湾甜油,桂花糕等
。我们去的时候古镇还正在建设中,没有收门票。窑湾煎饼是著名的传统面食小吃,源于山东,非常薄,以五谷杂粮为原料制成,卷上大葱蔬菜肉类抹上面酱,可以吃得津津有味。
每日一图
524:青木川古镇
摄于2015年8月1日青木川古镇。青木川古镇位于陕西宁强县的一个小镇,地处陕,甘,川交界处,是陕西最西的镇。古镇现存的古街回龙场,明朝成化年间所建,东西长
800多米,古街上近百家人户的房子都是四合院,二进二出的两层结构,保存度达80%。古镇历史人文资源丰厚,传统老街区、古老民风、民俗、民情以及传统的生活、生产用具,都具有独特的风情画意。古建筑、古摩崖、古祠堂、古寺庙、古题刻等,展现古镇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每日一图
525:长江玩水
摄于2022年7月10日汉阳莲花湖长江边。近几天武汉高温,气温高达36C°,我们乘公交车来到汉阳莲花湖站下,过马路就是长江大桥上游的沿江公园,这里有几处深入江水的台阶,还有成片的树阴十分荫凉。在这里每天都会有不少人来此下水游泳。目测水流速大约0.5米/秒。我近期经常与朋友来此地游泳,虽然当中学生时曾经横渡过长江,为安全计,我现在一般只是沿岸边来回游一小段,不会贸然深入江中。
每日一图
526:三十里铺村
摄于2017年2月9日三十里铺村的村口。三十里铺村位于距离陕西绥德县城12公里的307国道旁,村落依山而建,众多窑洞院落参差交融,错落有致,彰显出独具特色的古风古韵和黄土风情。该村因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陕北爱情民歌《三十里铺》出名。这是一首根据陕北地区的真人真事,用信天游曲调编唱的歌曲:“提起(个)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四妹子和了个三哥哥,他是我的知心人……”
原型王凤英受到了政府的特殊关怀。她被选为绥德县政协委员,每月享受政府的1500元生活费待遇。2年前住在绥德县黑家坬村的王凤英去世,享年94岁。
每日一图
527:街子古镇
摄于2020年7月24日街子古镇。街子古镇位于成都崇州市西北凤栖山下。是个历史悠久的古镇,五代时名"横渠镇",因横于味江河畔而得名。境内有晋代古刹——光严禅院、凤栖山旅游风景区、千亩原始森林、千年银杏、千年古楠、清代古塔、清末民初古建一条街。岷江的支流味江流经地势平缓的街子镇上,街子镇依山傍水,山清水秀,因而有"川西水乡"之名。
每日一图
528:酉水两岸
摄于2020年7月26日比耳镇。比耳镇位于湖南保靖县西北部,武陵山脉中段,河对岸便是历史名镇里耶古镇。这里自古为土家族、苗族繁衍生息之地,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酉水河绕境而过,群山连绵,沟壑丛生,风景优美,是以山地为主的地形,喀斯特地貌明显,当地盛产柑橘。至今还是游人罕至之地。
每日一图
529:黄土高坡
摄于2020年10月4日北堡村。北堡村位于内蒙清水河县最南端,与山西省毗邻,属黄土高原地貌,沟壑纵横,山地与断谷、盆地相间分布。地势起伏大,远看起来不平整,支离破碎。这是由于这里的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土壤颗粒小受侵蚀,地表面植被稀疏,加上北方降水集中,多暴雨,就极易形成黄土高坡的塬、梁、峁地形。
每日一图
530:北堡口子上明长城
摄于2020年10月4日口子上长城。口子上长城位于内蒙古清水河县北堡乡口子上村附近,为明代长城,是北堡明长城保存较好的一段。2006年10月3日利用十一长假,老黄、老汉、天添、头发四人按计划徒步了山西古长城,其中就徒步过口子上长城。这一带的明长城遗址是万里长城的中段,蜿蜒的长城在这里是晋蒙两省的分界线,也是历代外长城与内长城间的过渡地段,所以在柏杨岭一带叠加了很多朝代的长城。历史硝烟已吹散,金戈铁马萦梦中。
[原创]徒步山西古长城(七):从清水河到老牛湾
http://www.5zls.com/forum.php?mo ...
6993&fromuid=145881
每日一图
531:口子上村四公主德政碑
摄于2020年10月4日口子上村。四公主德政碑位于口子上村,现在的德政碑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处风景点,还为它建了一座碑亭。回想起2006年10月4日我们4人徒步山西古长城时,曾经来到过这里,当时是经过一场山洪后,近三米高的四公主碑孤零零地立在路边(见照片2)。据说是说明康熙皇帝第四个公主来过这个地方,当地官员为了这件事树碑立传,正面刻着“四公主千岁千千岁德政碑”。近几年当地为了发展乡村旅游,口子上村建立了老牛坡红色旅游区,也包括了古长城、古村落和四公主碑等风景点。
每日一图
532:碛口镇上赶集
摄于2004年11月2日碛口镇,碛口镇位于山西临县黄河东岸,是一座千年古镇。当天恰逢大集,周边十里八乡的老乡们都来到镇上赶集。日用百货、农具农资、水果蔬菜、摊点小吃,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在两里路的长街上到处都是水泄不通的热闹场景,而且纵观整个集市上好像只有我们两个是外地游客。
每日一图
533:老牛坡
摄于2020年10月4日老牛坡。老牛坡位于长城脚下的内蒙古清水河县,山西偏关县、平鲁县两省区三县交汇处,是抗战时期绥远(即今内蒙古)、山西交界地区成立最早的农村党支部。1937年10月,这里成立了晋绥边特委,组成了晋绥边区抗日领导核心。从此以后,老牛坡成了八路军开赴绥南、奔赴大青山抗日前线以及返回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秘密通道。如今建成了老牛坡村党支部展馆、红色文化广场、革命主题广场、成为一处红色的景点。
每日一图
534:碛口黑龙庙
摄于2004年11月2日黑龙庙。黑龙庙位于碛口古镇的卧虎山上,面对湫水河入黄河的河口。黑龙庙创建于明代,因为碛口黄河水急滩险,十船九翻,故祈求天上黑龙王镇守并保佑黎民众生。黑龙庙气势恢宏,原为三进,2004年我去的时候只剩一进。据说在抗战时期八路军兵工厂为制作手N弹木柄坼了两进,当坼大殿时一战士枪走火出事,当地有人说是龙王显灵,镇上商户出资外地购买木料送于兵工厂,保留下了大殿。现在为发展旅游,已经将黑龙庙恢复为三进大庙了。现在黑龙庙为第六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照片二为供奉的黑龙王。
每日一图
535:黑龙庙的古戏台
摄于2004年11月2日黑龙庙。黑龙庙门前是一座面阔三间的门庭。门庭上又盖一座歇山顶门楼,两层建筑全凭八根大木柱支撑。紧挨门楼背面又建了座戏台,前后建筑连为一体。戏台结构奇特,建筑精巧,乐楼为欧山顶,琉璃瓦剪边,十分美观大方。据说乐楼的音响效果更为奇特,万人看戏,声音清脆,山西对岸清晰可闻,故有“黄涛共鸣,湫水助唱”之说。每逢古会隆节,秦晋两省四里八乡群众不畏陡峭山路蜂拥而来,听戏者络绎不绝。
每日一图
536:啃卤牛头
摄于2011年8月27日云梦。云梦县的城曲湖路上有家“卤牛头特色餐馆”,当天我们在路上皮划艇队完成了从安陆——云梦段的“汉江污染溯源调查”水质取样工作后,来到云梦这家餐馆。大家点了两个卤牛头,牛头是用花椒、胡椒、干红辣椒
、姜片、八角、桂皮、香叶、油盐、鸡精、酱油、料酒等卤制,老远就闻到浓郁的牛肉的香气。我们用小刀挖出牛头上的碎肉,配上凉丝丝的冰镇啤酒,饶有兴趣地啃起卤牛头来。
每日一图
537:翻越神农顶
摄于2009年5月3日神农顶。神农顶风景区在神农架西南部的自然保护区内,高山草甸绵延千里,箭竹林遮天蔽日,高山石林突兀阴森,冷杉刺破苍天,杜鹃争艳夺目,更有众多珍禽猛兽出没其间,内有海拔3000米以上的六座山峰共同构成了华中屋脊,最高峰神农顶是大巴山东延的余脉,是大巴山脉的最高峰,海拔3106.2米,也为华中地区最高的山峰,号称"华中第一峰",神农顶景区因此而得名。照片是我随队翻越了神农顶。
每日一图
538:望海寺
摄于2015年6月24日望海寺。望海寺位于山西永和县城西25公里的打石腰乡通往乾坤湾合会里湾公路旁边的一个小山包上,这里保存着三个古建筑,一是望海寺的魁星楼,方形两层,下为石拱,上为砖木小阁,造型特别,这是我见到过最小的寺了,二是无名殿,屋顶长有古柏,墙壁八百罗汉彩绘较精美且保存完好,地面还有一块清代石碑;三是一座极小的配殿龙王庙,它们都无人看守,孤零零地呆在山顶的一处平地上。站在阁楼上放眼望去(如照片二),四周崇山峻岭,惟余莽莽,绵绵山峦似大海波浪,又如浊浪排空,我想,这也许是古人取“望海”之意境吧!
每日一图
539:永和黄河乾坤湾
摄于2016年10月4日永和黄河乾坤湾。黄河乾坤湾在中国有两个,一个在陕西延川县土岗乡,一个在山西永和县会里村。黄河这条流淌了千万年的母亲河,犹如一条巨龙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间奔腾不息,蛐蜿穿行于黄土高原的崇山峻岭之间,它在这里冲刷出来两个接连的"S"大转弯,形成形似太极图的河道,其弯道弧度在320度以上,堪称"天下奇观"乾坤湾。照片一为永和黄河乾坤湾,照片二为高空航拍图。
每日一图
540:永和红军东征纪念馆
摄于2016年10月4日红军东征纪念馆。红军东征纪念馆有两处,一处在山西石楼县城东,一处在山西永和县阁底乡东征村,我们来到的是永和红军东征纪念馆。1936年2月20日至5月5日,毛主席率红军抗日先锋军进行了著名的渡黄河东征,历时75天,转战山西50余县,后于永和县于家咀渡河回师陕北。这次东征实现了补充供给和扩军壮大队伍、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和扩大党的政治影响等战略任务。这里虽然交通不太方便,但是每天前往参观的群众依然络绎不绝。
每日一图
541:战友重逢
摄于2017年10月14日黄山市。近几十年之后我们有幸又走到一起,大家几乎都是一群白发苍颜的老者了,但是都又显得精神矍铄,因为我们都记得“我是一个兵”。年轻的记忆已朦胧,战友的情谊地久天长。
资料:1965年至1973年,应越南政府请求,我国派出高射炮兵、铁道兵、工程兵等多兵种组合的援越抗美秘密入越,在越南北方执行防空作战、构筑战时交通要道和军事设施,以及扫雷等战略保障任务。在援越抗美中,第一支队是由铁道兵二师组成,进驻越南东线区域,承担友谊关至河内地区的铁路改建、新建,以及反轰炸保畅通任务。第六支队由铁道兵十三师组成,进驻越南西线区域。
每日一图
542:黄山宏村
摄于2017年10月13日宏村。宏村位于安徽省徽州黟县东北部,整个村依山伴水而建,村后以青山为屏障,地势高爽,粉墙黛瓦,这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乡风貌,是江南典型的徽派建筑的村落,素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誉。
每日一图
543:川西草原
摄于2017年7月29日扎溪卡草原。扎溪卡草原位于四川省西北端的石渠县,地处川、青、藏三省区交界处,巴颜喀拉山南麓,"扎溪卡"是石渠的藏语别称,意为"雅砻江边",是四川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草原。扎溪卡草原原始、纯净、苍茫与悠远,有一种大美不言的深沉韵味。7、8月的草原水草丰美,野花遍地,帐房点点,牛羊成群,就连草原上的风都带着一股醉人的气息。
每日一图
544:武汉城市边沿户外音乐帐篷节
摄于2011年10月22日红花涝。红花涝位于府河外滩府河高速公路桥的上游1.5公里,是大面积的府河滩涂,春汛之前开满了小红花,汛后当府河水退去,整个滩涂上长满了半人高的野草,每年十月中旬秋高气爽的季节,我们就利用这块大面积的河滩开展户外音乐帐篷节,2011年是第四届了。两天的帐篷节活动进入会场的人数达12000余人。
每日一图
545:米堆冰川
摄于2012年8月12日米堆冰川。米堆冰川位于西藏波密县玉普乡境内,距县城103公里,离318国道8公里,在公路上清晰可见。米堆冰川是西藏最重要的海洋性冰川,也是我国境内海拔最低的冰川。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雪线海拔只有4600米,末端只有2400米。米堆冰川冰洁如玉、常年雪光闪耀、景色神奇迷人。冰川冰洁如玉,景色秀美,形态各异,姿色醉人。照片是在G318国道上拍摄的。
每日一图
546:取水样
摄于2011年5月3日随州市府河。2011年开展的“府河溯源污染调查”是武汉经委牵头组织的武汉民间环保组织的一次公益活动。我们“在路上皮划艇队”参加了其中一个项目。我们用一年的时间,从府河发源地大洪山麓起,一直到汉口谌家矶府河注入长江口止,我们把全长385公里的府河主河段,分成10段逐一调查,水浅的地方徒步到达,水深的河段乘皮划艇漂流调查。照片为在府河随州河段取水样的情景。
每日一图
547:酉水后溪风光
摄于2009年5月18日后溪古镇,后溪镇位于重庆酉阳酉水河边。后溪是山秀水幽的一座历史古镇,有土家发祥地之美誉,已有近1000多年的历史。古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历来边贸频繁,商业繁荣,曾是酉阳历史上盛极一时的码头之一。
这里有浓郁的土家民族风情、原汁原味的土家摆手舞、悠扬动听的木叶情歌和至今保存完好的土家原生态民族文化。
当年我们是从下游的石堤镇随散集回家的老乡坐船来到后溪镇的。漫步在后溪古镇的吊桥上,看江上过往的小船,听土家的歌声,别有一番风味。
每日一图
548:乌桕红叶
摄于2016年11月19日大悟。大悟位于湖北北部,大别山丘陵地貌,湖北省大悟县被誉为“乌桕之乡”,田间野外村庄林地生长着450万株乌桕树。每当深秋季节,漫山遍野的乌桕树叶,随着秋风的摇曳,放出熠熠的红辉,耀眼夺目,光彩照人。“巾子峰头乌桕树,微霜未落已先红”,五彩斑斓的色彩与蓝天、白云、山川、河流、村镇、农舍构成一幅幅醉人的金秋画卷。
每日一图
549:布达拉宫
摄于2012年8月14日布达拉宫。布达拉宫位于西藏拉萨市的玛布日山上,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
于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整座宫殿具有藏式风格,高200余米,外观13层,实际只有9层。由于它起建于山腰,大面积的石壁又屹立如峭壁,使建筑仿佛与山岗融为一体,气势雄伟。
每日一图
550:拉萨八廓街
摄于2012年8月14日八廓街。八廓街又名八角街,位于拉萨市旧城区,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八廓街原街道只是单一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藏族人称为"圣路"。现逐渐扩展为围绕大昭寺周围的大片旧式老街区。八廓街是由八廓东街、八廓西街、八廓南街和八廓北街组成多边形街道环,周长约1000余米,街内岔道较多,有街巷35个。注意:逛八廓街只能沿着顺时针方向走而不能“逆行”。这也许就是信仰的力量,每一位来这里的游客也要充分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
每日一图 551:黄柏山
摄于2010年9月12日黄柏山。黄柏山位于大别山腹地,豫、鄂、皖三省交界处的豫南商城县南端,与湖北麻城交界,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黄柏山人文景观丰富,历史遗迹众多,境内山青水秀,沟谷幽深,溪水长流,潭瀑众多。享有"植物王国"、"动物乐园"、"避暑胜地"等美誉。黄柏山虽属河南,但是远离河南大城市,虽然与武汉大城市距离仅不到两百公里,但是湖北又不会去宣传它。照片为黄柏山天池。
每日一图 552:出帐篷
摄于2011年6月4日清江武落钟离山。武落钟离山位于宜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清江画廊风景区内,我们是头天傍晚时分才到达武落钟离山的码头,大家只得在岛上扎帐篷露营。第二天早上,在一阵阵鸟鸣声中醒来,我们钻出帐篷,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湖面弥漫着一层薄薄的晨雾,远山近水好似朦胧的国画进人眼帘,新的一天从早上开始了!
每日一图 553:武落钟离山
摄于2011年6月4日清江武落钟离山。武落钟离山位于宜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清江画廊风景区内,距隔河岩水电站25公里。整个山体若浮湖面,主峰海拔397.5米。山下四面环水,碧波荡漾,岛上五峰错落,巉岩磷立。山顶处建有向王庙,传说巴族首领廪君就诞生在这里。土家族人把他尊为向王,并在此建向王庙,供人们顶礼膜拜。
每日一图 554:野炊大赛
摄于2011年10月22日在路上第四届城市边沿府河外滩音乐帐篷节。地点在东西湖府河外滩,时间为两天。本届帐篷节吸引了武汉三镇万余户外爱好者参加。在帐篷节诸多的活动中,户外美食比赛有十多支参赛队报名参加,自己挖土灶,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指定的菜肴,并且完毕后平整草地,清除生活垃圾。经过评委打分,评出一、二、三等奖共6名。
每日一图 555:自驾车露营
摄于2011年5月1日昭君故里。
昭君故里位于香溪上游兴山县城西5.5公里处的宝坪村,这里是我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的故乡。宝坪村是一个山明水秀的好地方,长江的一条清澈的支流——香溪流经村前,溪水半绕着一峰青山,山腰天生一方平地,平地上的那座村落因此得名"宝坪"。昭君汉元帝时被选入宫,竟宁元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和亲,昭君自愿请行出嫁匈奴,为民族间的亲善和好作出了贡献。照片为我们自驾车队在昭君故里大门口露营的情景。
每日一图 556:草原小骑手
佚名摄于2011年7月20日呼伦贝尔大草原七仙湖。七仙湖草原位于阿尔山市东北75公里处,是呼伦贝尔草原的一部分。这里草原辽阔、牛羊成群、水草丰美。在草原上有七个湖泊相连,群鸟嬉戏其中,蓝天白云下牧民自由放牧,可谓水天一色,风光无限。我们来到这里骑马是少不了的,骑马去感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诱人画面。可以感受草原的宽广,体验浓郁的蒙古风情
。照片为小骑手也可以在当地骑手的保护下骑马。
每日一图 557:请坐下来喝茶
摄于2010年9月12日黄柏山。从武汉出发,经过大约190公里的行程,我们车队来到位于风景绮丽的大别山主峰附近的黄柏山宾馆,大家安排好停车,拿出车上的旅行方便桌椅和茶具,烧了开水沏茶或者泡咖啡。利用这个难得空闲的假期走进大自然,邀上几位朋友在一起喝茶聊天,露营野餐,的确是一件惬意的事,你会来吗?
每日一图 558:野餐
摄于2011年8月27日徐家河水库。徐家河水库位于湖北广水市长岭镇,属于徐家河上的大型水库。水库于1958年9月开工,1964年6月竣工。徐家河水库是湖北省第三大水库,水面达7000公顷,总蓄水量达7亿立方米。这里湖面广阔、水质清澈,有108个岛屿象颗颗珍珠镶嵌在枫叶形的库面上。湖区亭台楼榭,僻水临湾,碧波浩淼,岸柳依依。我们来到这里一处沙滩地露营和野餐,好不惬意。
每日一图 559:露营地的卡拉ok
摄于2010年9月12日黄柏山。我们来到大别山主峰附近的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吃罢晚餐以后,月光皎洁,松涛阵阵,这里四周七里八乡没有其它村庄,只有这家“黄柏山宾馆”隐藏在天池边的一处松林中平地上。大家在宾馆门口的停车场·上露营,因为是林区不能烧篝火,所以大家就在营地上尽情欢闹,扯起嗓子唱卡拉ok。
每日一图 560:沐抚农村的南瓜,包谷和辣椒
摄于2006年8月28日沐抚农村。沐抚镇就是现在的恩施大峡谷风景区所在地,我们当年去的时候还是叫沐抚大峡谷,沐抚镇就在峡谷下面的公路边上,当然还是原始的样子,也不是什么“风景区”,我们只是听人说过而慕名而来。在当地农村里的村头,我们看到农家把自己种的南瓜堆在家门口,我们一同伴高兴地趴在南瓜堆上,其实这些南瓜是村民用来喂猪的。
每日一图 561:沐抚大峡谷的石笋山
摄于2006年8月28日沐抚大峡谷。恩施大峡谷位于长江三峡附近的鄂西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屯堡乡和板桥镇中间,是清江大峡谷中的一段。清江大峡谷全长108千米,总面积300多平方千米。大峡谷被专家誉为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难分伯仲,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峡谷之一。峡谷中的百里绝壁、千丈瀑布、傲啸独峰、原始森林、远古村寨等景点美不胜收。
每日一图 562:云龙桥
摄于2006年8月28日沐抚大峡谷云龙桥。云龙桥位于云龙河地缝上,云龙河地缝位于沐抚大峡谷境内,纵贯大峡谷前山的绝壁脚下。全长约20公里,平均深度为100米,地缝上窄下宽呈"八"字状,上宽平均约为16.8米,下宽平均约30米,地缝入口最宽达100余米。照片为景区开发前的原始状态。
每日一图 563:清江
摄于2017年5月18日清江。清江位于宜昌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长江一级支流,古称夷水,因"水色清明十丈,人见其清澄",故名清江。清江发源于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之齐岳山,流经利川、恩施、宣恩、建始、巴东、长阳、宜都等七个县市,在宜都陆城汇入长江。全长423公里,流域山明水秀,号称八百里清江画廊。
每日一图 564:朝阳岩的梯田
摄于2006年8月28日团堡镇朝阳岩。朝阳岩位于恩施市与利川中间群山环抱的峡谷之中,这里山清水秀、云腾雾绕,峡谷两边的连绵的梯田,盘结在群山之中,层层跌宕,铺满了一片片山坡。世世代代的农民利用“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条件,把终年不断的山泉溪流通过一条条水渠引入梯田。如诗如画的梯田成就了大峡谷春夏秋冬,使之成为堪称大自然与人类改天换地的奇观。
每日一图 565:溯溪云龙河
摄于2006年8月29日云龙河。云龙河全长20公里,发源于沐抚大峡谷北端的板桥暗河,经过云龙河地缝一直通到两叉河河口注入清江。我们是乘农家三蹦子从沐抚镇沿土路到达云龙河与清江的两叉河口才开始溯溪的。这段下游的河段水质清澈,流速平缓,两岸陡峭,地质多变。有宽阔的碎石河滩,也有的水深及大腿,大家相互保护顺利涉水而过。
每日一图 566:扎什伦布寺
摄于2012年8月18日扎什伦布寺。扎什伦布寺位于西藏第二大城市的日喀则市,扎什伦布寺的藏语意为“吉祥须弥山”,全名为“扎什伦布白吉德钦曲唐结勒南巴杰瓦林”,意为“吉祥须弥聚福殊胜诸方州”。是西藏佛教格鲁派在后藏地区的最大寺院,也是全国著名的六大黄教寺院之一。扎什伦布寺是明正统十二年(1447)宗喀巴弟子根敦主兴建。后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加以扩建。寺中错钦大殿可容2000人诵经,殿中有释迦牟尼像,两边有根敦主与四世班禅立像。大殿两侧为弥勒殿与度母殿。寺的西侧有大弥勒殿,高30米,建筑宏伟,另有历世班禅灵塔殿,藏有舍利肉身供信徒顶礼膜拜。
每日一图 567:扎什伦布寺转经轮长廊
摄于2012年8月18日扎什伦布寺经轮长廊。扎什伦布寺周围筑有宫墙,宫墙外布置了一整圈转经轮,宫墙沿山势蜿蜒迤逦,转经轮一样沿宫墙布置,总长度大约3000多米。转经时要按照习俗顺时针方向走,我也会去虔诚地推动着一个一个的转经轮,遇见到藏民兄弟,总是亲切地说一声“扎西得勒”,或者露出真诚的笑容。在藏区达赖与班禅的地位是一样的,前藏与后藏的区别在于,布达拉宫是信奉达赖的,而扎什伦布寺是信奉班禅。达赖被认为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而班禅则被认为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每日一图 568:宗山古堡
摄于2012年8月18日宗山古堡。宗山古堡位于江孜县城,宗山遗址矗立在江孜古城中央的悬崖峭壁上,海拔4020米,相对高度125米,在年楚河平原中央显得非常雄峻。1904年,英帝国主义侵略军600人占领岗巴宗,同时从亚东向北入侵江孜,在宗山受到江孜军民的拼死抵抗。江孜人民在宗山上筑起炮台,用土炮、土枪、“古朵”、刀剑、梭标和弓箭与入侵之敌展开了英勇的血战,战斗持续了8个月之久。6月,英军用大炮狂轰宗山炮台,堡垒中的弹药库为英军炮火击中爆炸。江孜军最后关头,仍用石头拼死抵抗了3天3夜。最后所有勇士宁死跳崖殉国,写下了光辉而悲壮的一页。宗山上至今还保留着当年抗英炮台和宗山崖殉国纪念碑。
每日一图 569:白居寺
摄于2012年8月18日白居寺。白居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江孜县江孜镇,海拔3900米,藏称为“班廓德庆”,意为“吉祥轮乐寺”。白居寺有两大特色:特色之一是一寺容三派,传佛教萨迦派、夏鲁派、格鲁派和平共处相安无事;特色之二是因为寺内的菩提塔,塔内有佛堂、佛龛以及壁画上的佛像总计有十万个,又名“十万佛塔”。白居寺大门外面有有一条历史感的老街道,当地以牛粪作为燃料,所以贴在墙上晒或堆在墙角到处都是,也引起好奇的同学以此作为摄影的题材。
每日一图 570:满拉水库
摄于2012年8月18日满拉水库。满拉水库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江孜县龙马乡境内年楚河上游,沿着涅如藏布河谷的307省道上,在一片裸露山体土黄色的峡谷里面,一长条状的忧郁深沉的蓝绿色湖水出现在眼前,这就是满拉水库。在海拔4330米的斯米拉山口,公路边有一座巨大的玛尼堆,上边挂着一道又一道密密麻麻的五色经幡,让风吹得簌簌作响。水库蓄水以后峡谷被水淹没,一座原来是在山峰上面的古堡刚刚露出水面之上。
每日一图 571:羊湖
摄于2012年8月18日羊湖。羊湖位于西藏浪卡子县,沿307省道东出浪卡子县城不远,就可以看到在公路的尽头方向出现了一条梦幻般蓝色的湖水,在蓝天白云映衬下习习生辉,那就是羊湖,地图上叫羊卓雍措。按藏文意译,“羊”指“上面”;“卓”指“牧区”;“雍”指“碧玉”;“措”指“湖”。连起来便是“上面牧区的碧玉湖”周围四面群山环绕。湖面海拔4442米,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70公里,湖水面积638平方公里,湖岸线长250多公里,湖水深度30—40米,最深处近60米。湖水呈现出静溢深秀的蓝色,圆润如同镶嵌在群山间的玉带,美得如同仙境。
每日一图 572:雪顿节
摄于2012年8月18日古荣乡雪顿节。古荣乡位于西藏堆龙德庆区,我们从德庆区沿青藏公路开车24公里看到路边的有很多藏民在“赶坝子”,原来他们是在过雪顿节。雪顿节是西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目之一,一般在藏历的六月底七月初举行。
在这里当地藏民在树荫下搭起色彩斑斓的帐篷,在地上铺上卡垫、地毯、摆上果酒,菜肴等节日食品。有的边谈边饮,有的边舞边唱,许多文艺团体也来表演民族歌舞,以此助兴。舞台上一群姑娘和小伙子在跳西藏当地的舞蹈。藏族历来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历史上是一个身处世界屋脊高山与草原上的游牧和农耕的民族,有着强悍的体魄与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台上的这位歌手的音色质朴,旋律优美辽阔、婉转动听,犹如喜玛拉雅跌宕起伏,台下很多藏民纷纷上台献哈达,以至歌手全身都披满了哈达。很多人身上穿着节日的盛装,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快乐,会场外面的坝子上面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人头攒动、欢声笑语,也让我们的的确确感受到了一次正宗的藏区的雪顿节。
每日一图 573:是我撞死了它
摄于2012年8月19日那曲,这是我这次自驾西藏万里行的第十六天,当天是从当雄县经过纳木错前往那曲。那曲当地海拔4507米,是我们这次自驾西藏万里行中住宿地最高的地方。在那曲政府大楼门前停车的时候,才发现车头的水箱隔板上还挂着一只被撞死的麻雀。在那曲人都感觉呼吸困难,在这么高的地方鸟儿是很难生存的,而偶然却说这只鸟是因为失恋而有意撞车殉情的。
每日一图 574:纳木错
摄于2012年8月19日纳木错。纳木错是中国第二大的咸水湖。位于西藏中部,湖面海拔4718米。湖的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湖水最大深度33米,蓄水量768亿立方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从景区大门到纳木错湖边大约有52公里,进大门以后道路就一直在爬升,在翻越念青唐古拉山脉的那根拉山。这里的山口的海拔5190米,站在山口远眺纳木措,美丽的圣湖,犹如一面宝镜嵌在天际。纳木错南面有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北侧和西侧有高原丘陵和广阔的湖滨。草原绕湖四周,水草丰美。湖面呈天蓝色,水天相融,浑然一体,每当阳光明媚,湖光山色,光影万千,雪山晶莹,湖水湛蓝,美不胜收。
每日一图 575:高原气旋
摄于2012年8月19日纳木错。我们在纳木错湖边呆了整整一个小时以后,上车离开了湖边,远处是皑皑雪山,路边是广阔的湖滨草原。在这片绕湖四周的草原上,水草丰美,牛羊成群。高原的天气说变就变,刚刚晴空万里,一会儿云浓了起来,一条疑似龙卷风的云柱就在我们前进方向的右侧出现,这就是高原气旋吧。
每日一图 576:库布齐沙漠
摄于2017年10月3日库布齐沙漠。库布齐沙漠位于内蒙古河套平原黄河"几"字弯里的黄河南岸,其北是黄河,再往北是阴山西段狼山地区,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我从杭锦旗出巴音乌素镇继续北行,路边的沙丘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这就是库布齐沙漠。我们开车在库布齐沙漠中穿行,公路两侧都是连绵的金黄的沙丘,而靠近道路的部分,打着格子的固沙防风的植物时刻保卫着公路。大漠无垠,亘古无路,库布奇的“穿沙公路”就是这样横亘沙海。
每日一图 577:摘野柿子
摄于2011年11月19日黄柏山,黄柏山位于豫南大别山腹地,豫、鄂、皖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境内山青水秀,沟谷幽深,溪水长流,潭瀑众多,动植资源丰富。其中大山深处生长着很多野生的柿子树,每当秋天时分,树上的柿子成熟,好像树上吊着无数的小红灯笼,引来许多山雀前来琢食。
每日一图 578:哲蚌寺
摄于2012年8月15日哲蚌寺。哲蚌寺位于拉萨市西郊约十公里的根培乌孜山南坡的山坳里,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庙之一,藏语意为"堆米寺"或"积米寺",藏文全称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州"。是由黄教创始人宗喀巴之弟子降央曲吉-扎西班丹于公元1416年创建。哲蚌寺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整个寺院规模宏大,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铺满山坡,远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寺庙。
每日一图 579:大昭寺
摄于2012年8月14日大昭寺。大昭寺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的,大昭寺殿高4层,整个建筑金顶、斗拱为典型的汉族风格,碉楼、雕梁则是西藏样式。主殿二、三层檐下排列成行的103个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寺内有长近千米的藏式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和《大昭寺修建图》。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
每日一图 580:扎基寺
摄于2012年8月15日扎基寺。扎基寺位于拉萨市北郊,是西藏历史最悠久的财神庙。据说扎基寺供的吉拉姆财神特别嗜酒,祭拜时候可以在寺庙门口的小店里面买上一瓶白酒、几捆艾草松叶等贡品,而且在买的时候小店不先收钱,是由香客出来的时候再给。当地藏族同胞所称:扎基寺供奉的是财神特别灵验。实际上这个寺庙最开始不是因求财香火才旺的。据说最初这个寺庙是专门为外来人求平安而设的,但外来人中大多又是生意人,在扎基寺敬神后特别灵验。拜扎吉拉姆需要白酒,哈达,酥油,以及一毛一毛的零钱。寺庙里面有成箱的一毛一毛的钱,由香客自己换兑。
每日一图
581:烤玉米棒
摄于2015年10月22日保康龙坪的路口。当天我们是计划从春秋寨前往地处保康的九路寨,这一路都是穿行在山区的县道上。在离九路寨还有80公里的龙坪路口,看到路边有当地村民用炭火烤的玉米出售,玉米是自己种的,就在旁边的玉米地里面直接掰下来,放在炭火上烤,一元钱一根。隔着老远就可以闻到烤玉米的诱人香味,在香气的吸引下,我忍不住买了几根,啃起来香味直入心扉。
每日一图
582:春秋寨
摄于2015年10月21日春秋寨。春秋寨位于襄阳市南漳县东巩镇陆坪村境内,250省道的路边。春秋寨具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它形成于楚汉,繁荣完善于明清。它依山就势建于山脊上,石砌的房屋鳞次栉比,蔚为壮观。放眼远眺,春秋寨宛如一段长城横亘于一座南北走向的山顶之上。它易守难攻,寨子里面有150多间石屋,都是由石头垒砌而成,石屋虽历经沧桑,至今依然巍然屹立。
每日一图
583:春秋寨的古寨客栈
摄于2015年10月21日古寨客栈。古寨客栈位于南漳县东巩镇陆坪村南漳春秋寨景区内,是集饮食、住宿、会议、休闲于一体的古山寨文化主题酒店。伫立平台梳窗,或闲坐庭院品茗,极目春秋古寨,领略乡村风情,感受历史沧桑,舒适宁静的环境让您尽情享受。当然628元的标间房费掏起来还是要掂量掂量的。
每日一图
584:楚王峰
摄于2015年10月22日楚王峰。楚王峰位于九路寨风景区内,九路寨的山又被誉为“张家界的山”,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一座屹立在山顶的高峰。楚王峰又叫将军峰,从远处看,像一个威武的大将军。相传楚武王熊通,开诸侯僭号称王之先河。熊通暮年壮心不减,大举伐随,病死途中,但秘不发丧,最终楚军凯旋而归。后人传言此峰为熊通化身,在此守望楚国源地荆山疆土。
每日一图
585:九路寨纸厂遗址
摄于2015年10月22日九路寨纸厂遗址。纸厂遗址位于九路寨风景区内的谷底溪流边,位置偏僻,交通闭塞,这里四面青山环抱,山坡上是大片大片的竹林,而楠竹就是制纸的原料。造纸的工序十分复杂,先把山里面的树皮、毛竹等原材料经过腐烂、碾磨,然后进行漂洗、制浆、抄纸等成纸过程。由于传统造纸工艺流程多、细、繁、杂,季节性强、时间长,经济效益不高,导致土法造纸的传统工艺几乎已经失传。这里的一处古造纸作坊,断垣残壁的作坊已经废弃多年了。
每日一图
586:黄龙洞
摄于2015年10月22日九路寨黄龙洞。黄龙洞位于九路寨风景区内谷底的尽头,从停车场沿着蜿蜒的山路走了十几分钟就到了黄龙洞洞口。黄龙洞属于喀斯特地貌溶洞,因传说黄龙在此居住而得名。洞口处的六层瀑飞流直下,层层叠叠,犹为壮观。岩壁上和洞口的树就像龙须,巨大的洞口俨然像一个巨大的龙嘴,十分壮观。
每日一图
587:拐子饭
摄于2020年7月16日随州马坪镇。马坪是厨祖詹王故里,饮食文化深厚,随州马坪镇有一随州名吃马坪拐子饭。拐子饭就是用猪脚的拐子部分和猪肘肉一起香卤,辅以小鱼、鸡蛋、猪血、青菜等配菜,加上香喷喷的白米饭,“其色金黄,其香绕梁,其味绵长,其食难忘”。相传拐子饭是马坪码头的一位陈姓码头工人首创的,码头工人每天早餐吃上一碗拐子饭可以一天经饿,他们干活体力耗尽腹中饥饿时,体力能够很快得到恢复。如今拐子饭已经从早餐改为吃正餐了,时价是每份20元,其中有一块整猪肘或者两块半个猪肘,其它菜肴和米饭自己随意添。
每日一图
588:深山观音阁
摄于2020年7月18日观音阁。观音阁位于陕西镇安县东南部的西口镇,西口镇是坐落于秦岭核心山区的回族乡,在镇的西端有一处“观景台”,在这里可以看到峡谷对面有一座观音阁。开车可以到达峡谷对面的观音阁楼下,只见一块危石上稳稳修建了一座楼阁,游人可以顺着石梯上到阁顶。峡谷中间的溪水咆哮着从悬壁边砸下深潭,轰隆声老远可闻。
每日一图
589:链子溪
摄于2011年12月25日链子溪。链子溪距离湖北巴东县城长江上游4公里处,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建始县龙坪姚家河,由南向北在长江巫峡与西陵峡之间与长江汇合。链子溪藏在深山峡谷之中,峡谷幽深,绝壁万仞,丛林密道,因古有两条铁链攀附于长江南岸的绝壁之上,几百年来为三峡纤夫做安全保障而得名。现开辟为国家4A级链子溪风景区。不过溪口处的一组纤夫雕塑水平之差实在不敢恭维。
每日一图
590:狼鳍鱼化石
摄于2013年7月23日义县奇石馆。义县位于辽宁锦州市,我们来到义县南关街的辽西奇石馆,这里有不少“狼鳍鱼化石”。资料上说:
狼鳍鱼是原始的真骨鱼类,属骨舌鱼超目,狼鳍鱼目,身体呈纺锤形或长纺锤形。头部膜质骨具有薄间光质层,尾正型,圆鳞。狼鳍鱼种类很多,是我国北方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鱼类。这是标明产于辽西的一亿三千万年前的狼鳍鱼化石标本,介绍上说可用于收藏、家居装饰、很有收藏价值。不过我仔细看了以后认为都是伪品,只能算是“工艺品”。
每日一图
591:长梯隘村
摄于2019年5月1日长梯隘村。长梯隘村位于湖南石门县罗坪乡,素有“湖南省旅游名村”之称,是一颗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生态明珠。长梯隘村以石灰岩地貌地质遗迹景观为主,河段地质遗迹为辅,是集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土家特色风情于一体的科考、科普、旅游观光型地质公园。村子坐落在群山之中,山上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茶园。
每日一图
592:千年银杏
摄于2019年5月1日长梯隘村。村西头3公里的山凹处有一棵“千年银杏”,这棵古银杏树树龄达千年以上、胸围达7.1米,树高32米。我们八个人才围起来。在数年前清明的时候,当地村民祭祀“土地神”时,人离之后香纸引燃火星,等到第二天天亮村民才发现银杏树着了大火。众人想用水浇灭,结果不管用,情急之下,将附近田里的泥浆涂在着火的树干上,才将大火扑灭,但大火已经将千年古树的树芯烧了一个大洞。至今古树着火的痕迹依然清晰存在,而古树依然生机盎然。
每日一图
593:壶瓶山
摄于2019年5月2日壶瓶山。壶瓶山位于湖南常德市石门县西北部,是湘鄂两省分界山,海拔在2000米以上,主峰2098.7米,被称为湖南屋脊。壶瓶山旅游区被誉为北纬三十度上的"自然迷宫",有一句形容词是“张家界的山,九寨沟的水,壶瓶山的峡谷真是美”。壶瓶山属于森林生态旅游,先后开发了象鼻子沟、石碾子沟两条生态旅游线路,是以森林、峡谷、瀑布等生态风景为主要景观。
每日一图
594:壶瓶山瀑布
摄于2019年5月2日壶瓶山。从海拔300米的沟口沿峡谷可以来到壶瓶山瀑布下面的平台,瀑布像一股银练自天际飞奔而下,气贯如虹般地砸向那一湖墨绿色的深潭时,溅起的朵朵水花。公元759年唐朝诗人李白路过此地,为壶瓶的千丈飞瀑而惊叹,遂写下了"壶瓶飞瀑布,洞口落桃花"的美诗。
每日一图
595:壶瓶山镇
摄于2019年5月1日壶瓶山镇。壶瓶山镇位于壶瓶山脚下,与湖北省的鹤峰、五峰两县交界,是一处山清水秀游人罕至的山水风情小镇。历史上这里原来是叫做“泥沙古镇”,现在改名“宜沙古镇”。宜沙老街沿渫水而建,整条街道呈“7”字形,渫水从“7”字转角处的山峡中奔流而来,从街边的崖下而过。一座新立的石牌楼跨在道路上,平添了几分“古街”的灵气。老街的北头有一口古井,名字叫“泥沙古井”。壶瓶山镇特产是红茶,品牌仿安徽“祁红”定名为“宜红”,寓意“宜乎其红也。”
每日一图
596:南北镇的梯田
摄于2019年5月1日南北镇。南北镇地处湘鄂边界,湖南的南北镇属常德市石门县东山峰区,湖北的南北镇属鹤峰县五里乡。南北镇地处山区,境内峰峦重叠,地势险峻,全境90%是山区,平均海拔1100米以上。山峦盆地之中,铺云叠雾,群峰环绕,郁葱作衬,极为壮观。山谷里面层层梯田弯出优美的曲线,散落的农舍点缀其间,这不是刻意打造的风景,却有最自然景色。
每日一图
597:路过鸡公山
摄于2022年9月20日鸡公山。鸡公山位于湖北河南交界的信阳市境内,地处桐柏山以东,大别山最西端,是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鸡公山山上的万国建筑别墅群,被称为世界建筑高山集萃,万国建筑博物馆。是受口罩的影响,当下鸡公山避暑与旅游全无人流,附近的“桃花寨”风景区大门更是野草丛生,空无一人。
每日一图
598:皇家驿站
摄于2022年9月21日皇家驿站。皇家驿站位于河南驻马店市西南部的驿城区玉兰路上,是一座新建的仿古的明代建筑群,整体占地3300亩,它是一个以古驿站为蓝本,涵盖驿站文化、皇家及官宦文化、农耕文化、市井文化、民俗文化、医药文化和人文典故等7种文化复合的文化体系。皇家驿站于2016年开工,2018年建成开放,总投资80亿元,这是一座全开放式人造景区,不收门票,现阶段停车也是免费的。
每日一图
599:皇家驿站老街
摄于2022年9月21日皇家驿站。皇家驿站位于河南驻马店市西南部的驿城区玉兰路上,是一座新建的仿古的明代建筑群。皇家驿站复原了历史上的皇华宫、驻马驿、驿丞署、急递铺、车马行、驻马书院、驿站演绎广场等驿站文化相关建筑,重建了传统老街、传统民风民俗、传统民居及特色商业,构成皇家驿站独特的历史文化风情画卷。河南本来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但是这样新建的“古镇”还是值得商榷的。
每日一图
600:河南乡村的公路
摄于2022年9月21日河南遂平县的022县道的公路。宽阔笔直的马路两旁,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威风凛凛地挺立着,好像两排威武的士兵。生长在中原广袤平原上的白杨树没有婆娑的姿态,也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但是它却是伟岸,挺拔、正直,茂盛,在秋天的大地上衬托着丰收的田野。
前一篇:每日一图(401—500)
后一篇:每日一图(01—10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