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传媒齐唱好 楼市火加油
(2012-08-23 00:55:40)
标签:
转载 |
分类: 财经 |
地产代理常被怀疑,为了自身的利益,刻意唱好楼市;而传媒则自觉有监察角色,除了会验证由地产代理提供的讯息是否真确外,还会刻意提供一些利淡的消息以作平衡。
不过,最近传媒的心态似乎有些转变,改为喜欢选择性地报道一些高价成交的案例,营造大市转强的信心。最初,传媒只是集中报道居屋第二市场的突破性成交,以示政府放宽白表申请者入市未见其利先见其害。继而用同样的手法,把报道面扩阔至私屋的公开市场。有报纸甚至把这类高价成交的消息,罕有地放上头版,以增加利好讯息的影响力。
近日,我就不断接到朋友查询,问我凯旋门是否有54,800元一呎的成交?美孚是否已升破9,000元一呎?海怡是否已升近10,000元一呎?我说,凯旋门那个案例至今未能确认,而其他的都是真的,但只是个别案例,并非该屋苑的平均价都已升至这个水平。
其实,自年初以来,香港的楼市都在稳步上升,并非近月才开始急升;但在上半年,传媒却倾向保守,专喜欢报道一些减价蚀让的案例;即使楼价都在上升,传媒找不到低价成交案例,传媒也不忘提醒市民,这只是干升,因为交投不多。然而,近日传媒转而唱好,又是否有交投量作支持呢?
土地注册处的统计数字可能要两个月后才能收齐,但以我们自己公司的生意来看,近两个礼拜都未见成交量有显著性的突破。
很明显,传媒在唱好的初期,市场的交投量是跟不上的;按传媒原先的定调,这只属干升,只是不明白为何传媒不弹此调了。
传媒的力量不可低估,只要讲多几次,就会有人信。很明显,近日相信楼市正在急升的人多了。大家都以为梁振英政府对调控楼市已无能为力了,后市可能会失控,不如及早入市,以免将来付出更大的代价。
因此,近日在预约睇楼人数上升的同时,成交的宗数亦上升得很快,已出现你追我赶的连锁效应。以太古城为例,单是星期一一天就成交了13个单位,原因是一个众人心仪,但未出到价的单位,突然被人落订买了。其他心仪这个单位的人悔觉自己行动得慢,于是立即落订买次一级的单位,而且出价十分勇,形成火烧连环船的现象。
今年头七个月,太古城平均每月只有40宗成交,但单是八月上半月已成交了45宗。看来这个月太古城的成交将会有大突破。太古城向来都是楼市的先行者,看来这种情况会进一步向其他屋苑蔓延。
不过,读者应该留意,部分传媒今次唱好楼市,似有一定的政治动机,旨在指控梁振英未有平抑楼价。但读者仍得注意,内地经济正在失速,香港经济亦会被拖累,下半年的客观环境,未必及得上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