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惠普中国研究院院长王敏博士与清华学子分享“计算人生

(2010-06-24 20:05:57)
标签:

就业

中国研究院

系友

博士

王敏

it

惠普中国研究院院长王敏博士与清华学子分享“计算人生
                    王敏博士做客“计算人生”访谈
    6月23日晚,应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邀请,惠普中国研究院院长王敏博士以校友的身份,参加了“计算人生”杰出系友现场访谈活动,与学弟学妹分享自己的求学经历、研究心得和工作经验。

    “计算人生”是清华计算机系研究生团委在2004年创办的一个杰出系友访谈栏目,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二十多期。活动采用嘉宾访谈的方式,每期都会邀请一位在各行各业表现杰出的校友或系友作为访谈嘉宾,与同学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访谈开始前,清华计算机系党委书记杨士强教授向同学们简要介绍了王敏博士的工作经历及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还特别提到了王敏博士在清华读书时的情况。

    在接下来一个半小时的访谈里,王敏博士围绕主持人和现场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与大家进行了坦诚的交流。

    谈到撰写论文的经验时,王敏博士建议同学们在刚开始论文写作的时候,可以多研读一些相关研究领域里比较好的论文,细心揣摩它们的框架、思路、写作方法,以帮助自己更好地把握论文的整体结构和基本写作技巧。针对同学们关心的英文写作和交流方面的问题,王敏博士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大家:“英文的确不是我们的母语,所以我们首先没有必要因为自己英文不够好而产生心理负担。”同时她也跟大家分享了几个提高英语写作和沟通能力的小窍门:一是多读英文书籍,不论是论文、小说还是散文,只要多读多看,就一定能培养出更好的语感;二是在英文写作之初,要多用简短的语句,避免因为无法把握长语句结构而造成词不达意、表述不清的问题,进而影响对自己观点的表达;三是在准备论文报告(presentation)的时候,要做到对演示文档的内容烂熟于心,最好可以提前把自己的演讲要点先写下来,反复地进行预演、练习。

惠普中国研究院院长王敏博士与清华学子分享“计算人生
                    面对学姐,清华的同学们提问非常踊跃

    目前正值毕业生即将离校之际,不少同学也非常关心像惠普中国研究院这样的企业研究机构在选择毕业生或实习生时会看重哪些方面的能力。王敏博士说:“我认为有三个基本素质对研究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驱动力(Drive)、好奇心(Curiosity)、道德品质(Ethics)。”驱动力能够让人真正发自内心地保有对研究工作的长久热情和执着,而不会是因为一时之得失而动摇或放弃;好奇心就是要拥有对周遭事物不断探求的精神,创新往往源于人们对“为什么”的不懈追求;道德品质也是王敏博士着重强调的一点,她认为学术道德是研究人员最根本的一项素质,若道德缺失则其他的一切都无从谈起。

    有同学问王敏博士:您是否在学生时代就已经对自己的人生或事业做好了规划?王敏博士笑称“自己中学时代的理想曾经是考取北大中文系,当一名作家”,此后还想过“学生物专业”,最后报考的却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没想到竟由衷地喜欢上了这个领域。而以“在企业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工作”作为事业目标的决定,是在杜克大学读博士期间逐渐形成的想法。王敏博士告诉大家,很多时候你可能没办法规划好未来的一切,但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想要什么,什么样的工作能让自己有成就感。

    在访谈的最后,王敏博士建议大家在求学期间要尽可能多地阅读各类书籍,吸取各种的营养。“研究人员不应该只沉浸于专业书籍中。我认识的许多优秀的研究人员,都是喜欢读书、而且是喜欢读杂书的人。”王敏博士说,“我在清华上学期间看了很多文学、哲学方面的书籍。现在回想起来,这些积累让我后来的研究工作获益匪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