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HP Tech
Con技术大会上,有一群穿着同样T恤的年轻人,他们就是来自惠普中国研究院的研究员。这也是惠普中国研究院自2005年底成立以来,参加Tech
Con技术大会人数最多的一次。
周宝曜研究员这次在大会上展示的是一个让用户只需要手工输入少量中文汉字就可以自动生成完整个人中文手写字库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法大大减少了现有方法中繁重的手工汉字输入工作,使得人们可以很容易地建立个人手写字库,并可以用于个性化的打印和出版。这个工作其实并非他的主要研究方向,而是个人的兴趣爱好。这也得益于惠普实验室的“20%探索性研究准则”,即:惠普实验室鼓励研究人员利用不超过20%的工作时间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任何探索性研究工作,为公司积累创新技术和成果。在海报展示过程中,许多来自公司各个部门的同事都对这个项目产生了浓厚兴趣,有些甚至不懂中文的同事也请教中文的输入法以及汉字的构成。来自印度的同事更是饶有兴趣地和周宝曜讨论起将这个解决方案应用于印度文字的可能性。
焦丽梅研究员的海报展位也引来了不少人驻足。她所展示的是一个关于Web
信息提取的研究项目。在聆听了焦丽梅的详细介绍之后,许多同事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甚至还有人非常认真地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丽梅准备的本子上。大家对技术的执着热爱和精益求精由此可见一斑。焦丽梅说:“Poster
Session的互动性很强,这也让我感觉到同事们的谦虚、主动和热情。他们总是首先肯定你的工作,然后善意地提出意见和建议,让人受益匪浅。”
刘科研研究员除了与唐亮研究员一起展示了他们合作的研究项目的海报外,还与全球其他相关部门的同事就自己正在从事的并行人脸分析系统进行了探讨。该系统运行在一个可扩展的并行架构上,可以实时提供人脸聚类的结果。大家对并行架构的细节提出了很多问题。刘科研告诉我们:“通过这些反馈,我认识到:利用现有的Hadoop,
GPU, OpenCL等并行手段,开展机器学习、多媒体系统应用方面的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加Tech
Con大会的惠普中国研究院的研究员们
在此次大会上,来自中国研究院的研究员们也深刻感受到了惠普全球的创新动力和层出不穷的新创意、新想法。在这里我们仅选取了两个研究成果跟大家分享。
第一个是名为“Daystart”的项目。其目的是让用户在等待Windows操作系统启动的同时能够立即访问到自己所需的信息,比如查看Outlook中的日历等,而不需要等Windows装载完毕、相关应用程序被启动后才能访问。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用户常常都会抱怨开机时间太长,通常会需要好几分钟来完成硬件初始化及操作系统调入等。而这个时间随着系统中装载软件数目的增加还会不断延长。如果在开会做报告或演示时不幸碰到机器死机需要重启,这几分钟的等待时间就显得格外的漫长。相信不少人都有过在满屋子参会人员的注视下焦急地等待电脑重启的经历,那种场面真是十分尴尬。有了Daystart,用户可以在几秒内就调出急需的信息立即展开工作,同时从容地等待机器启动完成。在今年3月惠普新推出的某些型号的笔记本电脑上就已经具备了这个功能。
第二项成果来自惠普实验室。在3D电影《阿凡达》风靡全球以前,惠普实验室对3D视频的获取、保存和播放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看3D电影时,我们不仅能看到上下、左右方向的运动,还能够以主观视角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突然飞到我们眼前的小鸟、越走越远的人的背影等等。3D电影之所以会有这种效果,是因为我们看到的东西已经过大脑的处理:两只眼睛位置的不同,让每只眼睛看到的图像都有细微的不同,而大脑会将这些图像处理成立体视觉,让我们能够分辨出距离感。3D电影原理就是让两只眼睛分别接收到不同的图像。所以3D电影在拍摄时,至少也要保证有2台摄像机同时拍摄。现在,惠普实验室的研究员已经制作出摄像机阵列的3D视频采集系统、基于投影仪阵列的3D视频播放系统以及3D交互的动态交互系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