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创新想法到专利技术

(2010-05-10 10:48:06)
标签:

惠普上海

创新研讨会

bto

sw

r&d

社会网络

it

从创新想法到专利技术

惠普中国研究院  王蔚宏


    非常幸运地,我近日在上海参加了惠普BTO SW R&D团队内部的“创新研讨会”。与我以往熟悉的学术交流不同,这次研讨会的目的是让有创新点子的工程师和研发人员有个集体讨论自己新想法的机会,并且通过专家的分析和点评,切实地理解公司的专利保护策略和流程,了解如何从公司利益的角度更准确、合适地表述自己的创新点,以及更好地判断是否应通过专利保护用自己的技术创新为公司创造或保持技术优势。

    历时三天的研讨会进行得十分高效。来自BTO SW的技术专家和专利律师组织了近十个会议,与不同产品部门的工程师展开了讨论。总的来说,大家提出的创新想法有尚处于概念设想的,有准备开始尝试的,有已经完成产品原型的,当然还有希望同惠普中国研究院合作解决其中技术难点的。两位专家的现场分析,实质上为大家演示了在公司的技术研发策略下,如何挑选创新想法并将其成功转变成一项专利技术的过程。

    我对这个过程的理解如下:首先,虽然研发人员希望自己的每一项创新都能够成为专利,但对于公司而言,却不是所有的创新想法都能适用于专利保护。在公司内部提出的创新想法,经过专业负责人士的判断,有一部分会获准继续申请专利,一部分会公开发表,一部分需进一步完善,还有一部分会被中止。其次,有希望进入专利申请的创新必须有实用价值、新颖,并且不能是那种一望即知的浅显想法。如果一项技术或方法能为公司带来竞争优势,则应考虑对其进行专利保护。或者,假如这项发明获取专利保护后能够使公司拥有更具战略性的专利组合(patent portfolio),也应考虑为其申请专利。再者,有时候某种创见在比较通用的层次上是不太新颖的(例如,某种方法论可能早已司空见惯),但是如果应用到某些比较具体的场合,却可能是很有意义的创造(例如,为公司带来了竞争优势),这种情况下公司也会考虑为其申请专利。不过,为应用面过于狭窄的技术申请专利对公司来说有时也会是一种负担。

    在场工程师们积极发言、充分讨论、公开、谦虚的态度为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来自不同产品部门的创新想法也表现出了显著的共性。例如,如何让移动客户也能访问企业软件、如何利用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提升工作效率等,充分体现了现时的技术潮流给我们的思维方式带来的巨大影响。两位专家的分析过程也为我们选择研究课题、定义科研任务和目标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