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吧!去未来! 超级城市2.0就在前边

(2009-06-23 13:54:07)
标签:

生态系统

惠普公司

工作量

it

印度

走吧!去未来! <wbr>超级城市2.0就在前边   

    自从于1991年加入惠普实验室,惠普公司院士及惠普的可持续IT生态系统实验室主任Chandrakant Patel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让IT系统更加节能。他的早期研究是微处理器系统设计,这使得Patel成为“智能数据中心”概念的先锋。所谓智能数据中心,就是数据中心内部计算、电力和散热资源的按需配置。现在,他将其在节能方面的远见延伸到数据中心之外的领域,提出了“城市2.0”的概念。

由于所有国家都期待重建其老化的基础设施,并同时迎接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Patel认为,资源的使用应该是他们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而且,我们当我们建设和运营基础架构时,必须建立一个“可利用的资源”的基础概念。只有当我们使用更少的资源来建造和运行基础设施,才能为子孙后代造福。他建议,如果我们可以将IT无缝地集成到那些物理的基础架构中,对水、电、废物等资源按照城市的规模需求进行配置,我们就可以实现上述目标。

    这就是“城市2.0”——支持可持续发展的IT生态系统。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当惠普实验室开始启动“热技术研究计划”时,IT产业还完全不能解决数据中心内的电源和散热问题。但是,惠普实验室认为,数据中心应该被看作是一个系统,由三个关键部分组成:电脑、电源和散热。所有这些资源应该按需配置。正如可以根据工作量分配正确的计算工具一样,可以利用传感器和控制对电源和制冷进行按需配置。例如,当工作量增加时,系统可以判断工作量的大小并为其提供合适的计算、电源及散热。

为了验证这个概念,惠普公司在美国总部建立了一个“智能”数据中心,并在印度南部建立了一个大型数据中心。

   “在印度南部的数据中心内,我们使用7500个传感器记录不同区域的温度,然后反馈到系统,以自动控制所有空调。”Patel介绍说,“除了节省40%冷却系统的能耗外,细粒度传感使我们能够动态分配工作量,并关闭不被使用的机器。此外,利用这7500个传感器,每隔几秒钟,我们能够从传感器数据中侦测是否有数据‘异常’,这让我们可以延长大型物理系统的使用寿命,如冷却设备内的压缩机。”

如何将这个办法用于整个IT生态系统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生态系统。世界上有数十亿面向服务的客户端设备,例如笔记本电脑和手持设备。然后,有数以千计的数据中心,以及数以千计的印刷厂。这就是生态系统。那么生态系统如何节能呢?惠普实验室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我们着眼于建立和运营IT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所消耗的能源。如果这样做,就需要在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采取完全不同的方式——通过选择适当的能源转换方式和合适的材料——最终导致最少的能耗和材料使用。事实上,我们相信这样的‘端到端’的设计和管理理念可以降低IT服务的成本。”Patel说。

惠普公司可持续的IT生态系统实验室希望把IT生态系统推广到下一代的城市的建设中,即城市2.0。如果一个城市需要全部重建,你将如何设计?是需要更多的道路、桥梁?或者是要使用IT生态系统,使更多的人可以更有效地使用更少的物质资源?你是否觉得如果用数据中心管理所有资源会是最好的选择?如果能在下雨时搜集雨水并建立更多的水库会是一种更好的办法?建立本地电网是否会比从其他地方传输电力更好?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回答的问题。

   惠普公司拥有数以亿计的面向服务的客户端设备,成千上万的数据中心和数以千计的印刷工厂。惠普涵盖了IT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在测量、通信和计算方面,惠普公司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在,惠普要做的是利用过去开创未来。在未来,我们通过正确地供应资源来满足基本的社会需求,使后代能够有拥有和我们现在相同的生活质量。

   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衰退的时候,建设“城市2.0”显得更为重要。首先,一个智能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振兴经济,为企业提供机会运用新技术来解决老问题,如水分配和能源管理。其次,如果世界各国政府投资于基础设施,我们可能希望能以一种明智的方法进行:不只是为了建设而建设。我们可以、而且应该选择一种计划、可持续的方式,同时创造新的、高回报的和长期的工作机会。

https://ssl.gostats.com/bin/count/a_731600/t_5/i_1/ssl_gostats.cn/counter.png超级城市2.0就在前边"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