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铁轨上的时间

(2011-11-11 14:42:39)
标签:

《钟表》杂志

文化

分类: 文化

http://www.chinawatch-clock.com/data/newspic/20111108-5.jpg

 

    关于铁路表,不少刚开始喜欢怀表的新人们都不甚了解,其实在19世纪中期开始,美国产怀表无论数量和质量都领先于世界一个世纪,在1850年左右,美国先进的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怀表配件的创举令其他国家纷纷仿效,它令怀表零件通用和互换(同一型号),使怀表的维护不再复杂,怀表产量大大增加,价格大幅降低,使得平民百姓也能拥有自己的怀表。而铁路表(Railroad Watch)更是美国怀表中的“精英”。同时,欧洲的瑞士等国家也纷纷专注于铁路怀表的领域,许多时计佳品从而应运而生。

 

美国表的铁路情缘

    从1335年法国人发明现代擒纵装置开始至今,钟表经历了六百多年的历史,但真正让千家万户都享受到精准计时带来的便利,则一直等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才实现。在此之前,钟表,特别是表,只有富人阶层和某些专业人士才能享用。精准时计平民化,主角不是我们熟悉的瑞士人,而是美国人!近年随着网络的普及,慢慢地大家开始了解美国钟表,事实上,从行业来说,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确是老大!现在雄霸世界的瑞士表业,如果当年不是引进美国机械化制表技术,估计现在还埋头做山寨组装表。


http://www.chinawatch-clock.com/data/newspic/20111108-6.jpg


上图为当时几个不同品牌的铁路表,做工之精密,时到今日,仍旧值得仔细把玩一番。

 

    而说起美国表的代表作则非铁路表莫属。19世纪末,美国的铁路网络已经非常发达。1880年,北美就有近20万公里的路轨,无数的列车在美国的各段铁路上不眠不休地奔驰,驱动着这个新兴国家高速发展。当年的岁月里,没有无线电,更不要说手机、GPS了,所有列车都要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路轨交换处通过,启动、停止都要做到准确无误,时间的掌握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若有差错将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于是铁路怀表应运而生。17钻以上、多方位校正、每周误差30秒以内、盘面可读性强等严格的标准,标志着铁路表必须精准、耐用、可读性强,是高素质怀表的代名词,所以,能够做好铁路表的,必定是高水平的大厂。在铁路表方面做好文章,一方面有利可图,铁路表的销售可以得到很高的利润,另一方面也借此彰显表厂自身的实力。为此,美国各大表厂纷纷投入铁路表生产。华生 (Waltham)、爱尔近 (Elgin)、汉密尔顿 (Hamilton)、伊利诺斯 (Illinois) 这些耳熟能详的大厂,都将最好的资源投放到铁路表上,做出了很多经典的高素质铁路怀表。与此同时,欧洲表厂也跃跃欲试,希望通过铁路表打开美国怀表市场,毕竟当时的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怀表市场。因为美国本土表业实力强劲,所以欧洲表厂的铁路表都是本厂最高级的产品,否则难以应对激烈的竞争。可谓“铁路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下面介绍几只典型的铁路表,分别来自不同国家,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代表着不同风格的铁路表精粹。在那个铁路表风靡一时的年代,这些时计佳品诞生,时到如今,仍旧熠熠生辉,诉说着当时的铁路表风情。


http://www.chinawatch-clock.com/data/newspic/20111108-7.jpg


01:20世纪初,汉密尔顿在当时最好的铁路表950。

汉米尔顿950铁路怀表

    来自公认最好的美国表厂汉密尔顿,是汉密尔顿在20世纪初最好的铁路表950(见01)。

铁路表的尺寸一般都比较大,美国怀表机心的标准尺寸是以Size为单位,从0Size到20 Size都有,早期的铁路表是以18Size为标准,即44.86毫米,到了20世纪20年代左右,标准尺寸调整为16Size,即43.18毫米。950是汉密尔顿公司16Size铁路怀表中最高级的版本:白金镀层的桥式版路、23颗特级优质红宝石轴承、黄金套筒、全套黄金齿轮、红宝石发条轴承、精密鹅颈微调、所有螺丝头都做弧形抛光处理、再加上大小钢轮的花纹以及夹板上20条打磨波纹,整个机心闪烁生辉,豪华之极 (见02)。


http://www.chinawatch-clock.com/data/newspic/20111108-8.jpg


汉米尔顿950铁路表广告平面


http://www.chinawatch-clock.com/data/newspic/20111108-9.jpg


02:950是汉密尔顿公司16Size铁路怀表中最高级的版本:白金镀层的桥式版路、
23颗特级优质红宝石轴承、黄金套筒、全套黄金齿轮。

 

    950诞生于汉密尔顿最辉煌的时代,所以做工和用料都可以体现美国怀表的精髓。打磨上,美国表厂都用玫瑰车床对机心进行修饰,所以夹板上的打磨通常做得非常华丽,对比现代手表机心简单的几条日内瓦波纹,美式的花纹绝对美轮美奂;美国机心用金非常慷慨,金齿轮、金套筒是美国高级表的标准配置,而且在齿轮的做工上比瑞士表更讲究,950的金齿轮、甚至是擒纵轮,在支撑臂都做了圆弧形的倒角修饰,瑞士表则一般是做简单的切角;950还有个特点就是夹板镀白金,这是汉密尔顿高级怀表的特色,还有一些型号,例如922等据资料显示也是镀白金的,所以夹板非常亮丽 (见03) ……


http://www.chinawatch-clock.com/data/newspic/20111108-10.jpg


03:950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夹板镀白金。

 

    美国怀表还有一个好玩的地方就是资料齐全,美国表厂管理非常完善,所有的生产资料都有详细的记录,再加上美国本土没有经过战乱,所以这些资料都可以保存的非常好。950总共生产了22303只,像这只拔出把头调时的版本,有4401只,其他的17902只则是用拉杆调时的版本;后来还设计了两种新版本,在摆轮等地方更新了技术,成为950B和950E,分别生产了4495和7001只。如果通过这个机心的号码查询,还可以查到这只机心大概是1914年生产的。


http://www.chinawatch-clock.com/data/newspic/20111108-11.jpg


04、05(从左至右):装配有19令机心的铁路怀表表盘面以及美轮美奂的机心构造。

 

瑞士最好的铁路表之一勃兰特CCCR

     路易斯勃兰特公司在1848年成立,到了1889年,已经具备年产10万只机心的能力,虽然对比美国表厂还是差很远,但在瑞士绝对是首屈一指。1894年开始,该公司放弃旧式装配系统,引进美国技术,使用了更精密、更先进的机械及技术,采用机械化生产方式,生产统一规格零件,并引进新式分工系统进行装配工作,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制表的效率和平均质量,真正实现了从家庭作坊向规模工业化的突破。这时候,公司开发出一种尺寸是19法分 (一般称为“令”) 的机心,现代一般习惯就称这个系列的机心为“19令”。由于生产技术的创新,公司对这种机心寄予厚望,用希腊字母最后一个“Ω”命名,就是现代鼎鼎大名的“欧米茄”(见04、05)。

北美市场的吸引力非同一般,勃兰特公司绝对不会<放弃这个市场,所以将19令机心中最好的版本投放北美,借此拓展公司业务。但由于美国铁路表标准限制了外国产品,所以勃兰特公司只有退而求其次,将产品卖到加拿大铁路表市场。20世纪初,加拿大的铁路网络发展也非常迅猛,而且铁路表不限制来源,所以勃兰特、浪琴、真利时等瑞士公司都有很多高质量的怀表进入了加拿大。

19令机心最高级的版本有四种:CCR、CCCR、DR和DDR。为了与强劲的美国怀表竞争,都用上了最高配置。这里介绍的就是其中的CCCR分离式3 / 4版路、23颗宝石轴承、金套筒、勃兰特公司专利的精密涡型微调、宝石发条轴承、华丽的花式打磨 (勃兰特公司称之为“鹧鸪的眼镜”) ……机心与美国高级怀表相比毫不逊色,同样美轮美奂。分解机心后,可以看到基板上有“Ω”的标志,这就是现代欧米茄的来源 (见06) !正因为这批机心的优异表现,勃兰特公司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肯定,公司的业务在当时得到了迅猛发展,后来才将公司名称改为“欧米茄”。


http://www.chinawatch-clock.com/data/newspic/20111108-12.jpg


06:分解机心后,可以看到夹板上的“Ω”标志。

 

    话说回来,虽然说勃兰特公司具备了非常高效率的生产能力,但其实对比当时的美国表厂,还是差距不小。就像这只CCCR,勃兰特公司也只生产了540只,而同时期的美国表厂,这种素质的铁路表已经可以达到成千上万的产量了。不过也从侧面说明了这批机心的素质之高。欧米茄后来在各类精准竞赛中屡屡获奖,就是得益于19令机心的完美设计,可以说,欧米茄品牌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19令机心的成功。


http://www.chinawatch-clock.com/data/newspic/20111108-13.jpg


07:高路云铁路怀表

德国高级表厂艾斯曼代工的美国品牌

     在瑞士学习制表技术、到美国开厂,德、瑞、美三国混血,钟表业上好像就只有高路云这一朵奇葩了。Dietrich Gruen在美国经营哥伦布表厂失败,但在钟表业开创事业的雄心未死,还将儿子Fred Gruen送到欧洲钟表的最高学府格拉苏蒂钟表学校深造。Fred也不负父望,以最高荣誉毕业。老爸失业后,父子合作,通过Fred的关系,联系了德国顶级表厂艾斯曼 (Assmann),由Fred设计、艾斯曼代工,生产出历史上第一批以高路云命名的怀表。由于当时铁路表风行,所以这批怀表就按铁路表标准进行设计,严格上来说不算铁路表,因为没有在铁路上服役过,但其实由头到脚都是很“铁路”的 (见07)。

    相比美国、瑞士,德国做的铁路表有什么特色?细腻、极端的细腻!德国最高级的表厂就是朗格 (Alange) 和艾斯曼 (Assmann),虽然19世纪末瑞士人已经开始在机械化制表上风风火火,但德国人仍不为所动,继续坚持纯手工制表。机械化生产模式是按照严格的标准批量生产零件,再组装调校,相同型号的零件是可以互换的,而纯手工则是每一只表都独立制作的,机心的每一个零件都是由制表师手工切割打磨,再经亲手组装,两只表之间的零件是不能互换的!


http://www.chinawatch-clock.com/data/newspic/20111108-14.jpg


08、09 (从上至下):高路云铁路怀表机心内部构造


http://www.chinawatch-clock.com/data/newspic/20111108-15.jpg


10:高路云铁路怀表机心整体构造

 

    这里介绍的这只为美国标准16 Size的艾斯曼高路云怀表,生产日期是1895~1898年之间,三只表中年代最早。机心的配置是18颗红宝石轴承,德国式3/4版路、大小钢轮用格拉苏蒂太阳纹打磨、蜗牛式精准微调装置、德国高级表惯用的K金擒纵轮和K金擒纵叉、摆夹板精细的鎏金雕花、HCIP校正 (热、冷、等时性、方位) ……配置达到典型的德国高级水平。擒纵叉是格拉苏蒂钟表学校创始人Grossman先生的专利设计,跟瑞士高级表常用的蝙蝠状擒纵叉类似,但稍有不同,主要是在擒纵叉的左右两个平衡翼位置上使用了限位钉,机心的做工非常细腻,不单只夹板,还有大小钢轮和所有的螺丝都做了手工倒角处理,擒纵轮、叉的倒角也非常圆滑,摆夹板的雕花细致程度对比现代的朗格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是鎏金雕花后再刷除多余的鎏金,令雕花层次更加分明 (见08、09) 。这些机心都是一只一只地独立制作,所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集下资料看看,世界上没有一只完全一模一样的艾斯曼高路云,每一只都会或这或那的不同之处,稍有差异这就是纯手工 (见10) !

 

结语

    现代的铁路上,借助高科技的通信网络技术,已经不需要准确的计时工具来保证运作,只需要“保持联系”,铁路调度系统会时刻指引着列车的何去何从。新技术进步了,旧技术淘汰了,可能连我们信守承诺的态度也悄悄溜走了。铁路怀表不知道时代已经不需要它了,仍在坚持默默计时,仿佛提醒着我们时刻记着:不需要提醒、不需要联系,承诺了的事,一定会做到,因为有铁路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