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www.chinawatch-clock.com/data/newspic/20111108-16.jpg
两位老人经营的表厂井然有序,汤姆说“你要制作高质量的表,就必须井井有条地工作。”在这家小小的表厂,巴克负责现代化腕表生产,汤姆负责老表修理和特殊表制作。这个传奇诞生于2000年,在美国的马里兰州,时年巴克57岁,汤姆68岁,他们创办了陶森制表公司……
http://www.chinawatch-clock.com/data/newspic/20111108-17.jpg
美国陶森制表公司出品的Benzinger系列的透明表背
和乔奇·汤姆认识是缘于一次佛罗里达州的表展,我在他旁边摊上买了一只怀表,他顺手递给了我他们公司的名片“陶森制表公司”及陶森生产的一些腕表照片等资料。我只是礼貌性地笑笑,心想我收藏的是怀表,就没有正面回答他。见我犹豫,他又叮咛我“你一定要来,你会感兴趣的。”
回家我整理表展资料,又翻到他的名片,想起了他说的话。陶森是马里兰州的一个小城,近海港巴尔的摩,距我家一小时车程,不算远。我决定去拜访他,一探究竟。什么会是令让我感兴趣的。在斜风细雨的星期日早晨,我们见面了。79岁的汤姆腿有些不灵便,可精神瞿烁,话语缓慢而有力,传奇表厂的故事在他口中娓娓道来。
http://www.chinawatch-clock.com/data/newspic/20111108-18.jpg
工作中的汤姆
传奇之人
汤姆是捷克人,大学毕业后去巴拿马,在一家大表行当钟表修理师,后移民美国。在美国专业修表师收入不很高,他又修了化学学位,成了化学工程师。多年来怀表收藏一直是他的业余爱好。不但收藏,他还擅于修复各种古董表。
根据现有的资料,目前世界上有实物的最早的表是16世纪产的菲列浦曼侖切松怀表,得名于最早拥有者曼侖切松。他是德国16世纪的著名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同事,和路德一起从事宣传宗教改革。该表呈球形状,直径7cm,只有一根显示点钟的指针,铜鎏金壳。表壳底部有三个突起小足,足间镌刻有“PHIL
MELA.GOTT ALLEIN DIE
HER1530”的德文,中文大致意思为“菲列浦曼侖切松,以上帝的名义1530年”。汤姆收到一只菲列浦曼侖切松怀表,拆开发现机心状况很差,表心的部件都是用铜做的,而根据他自己的考察,那个时代的机心都是用铁
(钢) 制作的。为了达到修旧如旧的目的,他使用了一只同时代的德国钟机心材料,完全用手工的方法 (16世纪的钟表制作全是手工的)
制作了全部零件,利用了原来完好的表壳和表面,完成了这个不能完成的任务,该表成了巴尔铁摩怀特艺术博物馆早期钟表部分的永久藏品。
http://www.chinawatch-clock.com/data/newspic/20111108-19.jpg
美国陶森制表公司出品的Pride II系列表款
1985年汤姆还为美国钟表博物馆制作了两只陀飞轮表。最引人入胜的是汤姆协助打开了一只美国总统林肯拥有的怀表,发现了表内两条秘密信息,该新闻轰动一时,电视报刊均有报道。
传奇之事
2000年在马里兰州安娜波里斯一家爱尔兰酒吧,汤姆偶遇了哈维格·巴克,巴克是德国人,两个航海爱好者交谈甚欢,发现除海和船外他们有更感兴趣话题——表。到回船时分,双方都承诺:“我们必须再见面”。于是一个美国新表厂,也是美国今天仅有的表厂正式诞生了,时年巴克57岁,汤姆68岁。那时巴克已具有精密腕表制作经验,1999年他为美国努力号宇宙飞船的宇航员制作了高精密的腕表,其中一只也被美国钟表博物馆收藏。
巴克负责现代化腕表生产,汤姆负责老表修理和特殊表制作。两个人珠连璧合的完美搭配,为完成他们表厂的使命——生产美观的、精密的、限量的、个性化的表提供了充分保证。
陶森第一批二十多只表在一周内即告售罄。
陶森目前有10种腕表系列:Masterpiece,Mission,Mission
moon,Potomac,Cockpit,Cockpit moon,Skipjack GMT,Bay Pilot,Chop
tank和Pride II。
以不锈钢表壳为主,少数为K金表壳,最为不同的是他们可为顾客特别量身打造个性化的表,可以刻上客户姓名,公司行号,特别纪念的字或画,这些对宝贝的传承均有特殊重要纪念意义。
小小表厂面积不大,总共30平方米左右,但各种机床却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上至100多年前的车床,下至现代化的数控机床。特别使我吃惊的是他们有条不紊的超级的整洁,我这里用“超级”二字,不是故弄玄虚的夸张,因为他们的一丝不苟的整洁已大大超出我的想象力。他们连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每个螺丝和指针等零件都有规定的地方贮藏。就连厕所内也是一尘不染,我由衷地赞赏了他们的整洁,汤姆却说:“你要制作高质量的表,就必须井井有条地工作。”
现在大表厂是大规模化生产,已淹没了产品的个性,而陶森厂是现代化小作坊,与其他大表厂的最大不同是,他们精心制作的每只表都是一件艺术品,是他们从头至尾呵护备至的孩子。仅出厂前的检验就有5个方面、9道关口要过。每个机心都经过COSC
(瑞士精密计时器检验局) 检验认证。
“一件良好的机械表是男人唯一不显俗气的饰件”巴克说,目前瑞士各大表厂纷纷在中国国内开设门店抢滩,即是明证。
http://www.chinawatch-clock.com/data/newspic/20111108-20.jpg
传奇之作
汤姆向我展示了一款半成品表,是美国著名约翰霍布金斯医学院赠送给一位医生的纪念表。不锈钢表圈中间镶嵌了一块14K金表背,板上雕刻着教授名字及大学教学大楼的圆顶。金背板和不锈钢圈结合得纹丝不差,仿佛是天生的自成一体。它不单是一只表壳,更是一件艺术品。汤姆告诉我这件杰作是如何完成的:表壳不锈钢圈14K金表背板是分别加工的,表圈的内圈被车成内小外大的斜圈,表背板被车成相应的下小上大的圆板,然后将板投入冰箱冷冻2小时,钢圈放入开水煮开20分钟,拿出来后将两者一压,冷却后即自成一体了。
http://www.chinawatch-clock.com/data/newspic/20111108-21.jpg
巴克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只怀表半成品,要我非常小心,观看时手指不能碰到表面,这件老古董当时他们发现时只是一个宝玑产的空表壳,没有机心,也没有表面和表玻璃。他们先按照宝玑机心原样制作了机心,又花了两年时间配找到了表面。目前只缺表玻璃,他们知道这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因为这种大尺寸的易碎品很难保持一百多年至今。汤姆说这辈子他可能也找不到了,但他会开心地去找,努力地去找。
http://www.chinawatch-clock.com/data/newspic/20111108-22.jpg
结语
访问渐近尾声,我感到这次访问的最大收获不是我发现了一个传奇故事,两个传奇人物,而是在他们身上找到一种精神,一种人该怎么活的活法。在中国,很多像他们那样的耄耋老人大都已将每天含饴弄孙视为日常功课,哪里会有什么人生理想和明日奋斗。
http://www.chinawatch-clock.com/data/newspic/20111108-23.jpg
从他们身上我真正看到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生命不止,自强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