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large/001INUtOzy7mTVbXczl37
《延禧攻略》剧照
在皇帝的后宫,争斗永远不会停止。近期热播的清宫古装戏《延禧攻略》讲述了少女璎珞从宫女最终成为襄助乾隆盛世的令贵妃的故事。历史上真实的令妃简直是宫斗大赢家,她的晋升之路是这样的:包衣——贵人——令嫔——令妃——令贵妃——令皇贵妃——令懿皇贵妃——孝仪纯皇后。
http://s1/large/001INUtOzy7mTVcn406be
清乾隆款黄釉团龙纹碗,为乾隆皇帝所用
下面让喜欢讲古的茉莉简单说下清朝后宫制度和日常用瓷。
清朝的后宫情形是:皇后(大太太),其次为皇贵妃(大姨太) 其次为贵妃(二姨太,二人),其次为妃(三姨太,四人),其次为嫔(四姨太,六人),其次为贵人(五姨太,人数不定),其次为常在(六姨大,人数不定),其次为答应(七姨太,人数不定),最后为宫女。
在等级森严的清宫大内,由于妃嫔的名位不同,在日常用瓷的种类、数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依其等级而递减。清代规定,里外黄釉龙纹为皇帝所用。皇帝、皇太后、皇后用里外黄釉器;皇贵妃用外黄内白器;贵妃妃、妃用黄地绿龙器;嫔妃用蓝地黄龙器;贵人用绿地紫龙器;常在用绿地红龙器;答应用各杂色瓷器,皇子、福晋用各色瓷器。皇子侧福晋用各色瓷器不分等级,后宫人都可以用。在数量上,等级越高数量配额越多。皇太后、皇后各拥有1000多件。皇贵妃占有百余件,妃、嫔、贵人不足百件,常在就更少了,30余件。
http://s1/large/001INUtOzy7mTVcjQTq04
见山堂藏乾隆官窑红釉天球瓶
《国朝宫史》(卷一七经费条)中曾有如下记载:皇太后“黄瓷盘二百五十,各色瓷盘百;黄瓷碟四十五,各色瓷五十;黄瓷碗百,各色瓷碗五十。”皇后“黄瓷盘二百二十,各色瓷盘八十;黄瓷碟四十,各色瓷碟五十;黄瓷碗百,各色瓷碗五十。”皇贵妃“白里黄瓷盘四,各色瓷盘四十;白里黄瓷碟四十,各色瓷碟十五;白里黄瓷碗四,各色瓷碗五十。”贵妃“黄地绿龙瓷盘四,各色瓷盘三十;黄地绿龙瓷碟四,各色瓷碟十;黄地绿龙瓷碗四,各色瓷碗五十。”嫔“蓝地黄龙瓷盘二,各色瓷盘十八;蓝地黄龙瓷碟四,各色瓷碟六;蓝地黄龙瓷碗四,各色瓷碗四十。”贵人“绿地紫龙瓷盘二,各色瓷盘十;绿地紫龙瓷碟二,各色瓷碟四;绿地紫龙瓷碗四,各色瓷碗十八。”常在“绿地红龙瓷盘二,各色瓷盘八;五彩红龙瓷碟二,各色瓷碟四,五彩红龙瓷碗四,各色瓷碗十。
这些文献记载清楚地说明了清宫等级制度的严明,可以看出从釉色、纹饰、数量上都是按等级来分配的。
http://s1/large/001INUtOzy7mTVcMjOb53
五彩红龙碗,常在用器
茉莉梳理一下魏氏也就是后来的令妃娘娘不同时期都用什么样的瓷器。
相关史料表明,公元1739年,年仅12岁的魏氏入宫,时年乾隆皇帝28岁。
公元1745年(乾隆十年)春正月,年仅十八岁的魏氏被封为贵人,此时距它入宫不过六年的时间。
http://s1/large/001INUtOzy7mTVcOBIR41
绿地紫龙碗,贵人用器
这件绿地紫龙碗魏贵人是可以使用的,此碗口径14.6CM 足径5.7CM
高6.8CM。碗撇口,深弧腹,圈足。里施白釉。外壁以绿釉为地,饰紫色行龙纹两组及朵云、火珠纹。足内施白釉并署青花楷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为景德镇官窑烧制的御用餐具,现藏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其瓷器配额是:“绿地紫龙瓷盘二,各色瓷盘十;绿地紫龙瓷碟二,各色瓷碟四;绿地紫龙瓷碗四,各色瓷碗十八;绿地紫龙盅二,各色瓷盅十。”
当年冬,魏氏又被封为令嫔,自此之后的魏氏,不仅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号(令),还成为了一宫的主人。
http://s1/large/001INUtOzy7mTVdg3yH63
蓝底黄龙碗,嫔用器
此时的令嫔有资格使用蓝底黄龙的瓷器。其瓷器配额是:“蓝地黄龙瓷盘二,各色瓷盘十八;蓝地黄龙瓷碟四,各色瓷碟六;蓝地黄龙瓷碗四,各色瓷碗二十;蓝地黄龙瓷盅二,各色瓷盅十,瓷缸一。”
http://s1/large/001INUtOzy7mTVdiEK9ad
黄地绿彩双龙寿字碗,妃、贵妃用器
三年后的公元1748年初夏,魏氏再度被晋封为令妃。令妃可以使用这样的黄地绿龙碗。此碗口径10.1CM 足径4.7CM
高5CM。碗敞口,深腹弧形壁,近足处内收,圈足。碗内心刻划寿字。外壁同样采用刻划结合绿彩涂绘工艺,口沿处绘一周卷草纹,腹壁绘双龙赶珠图案,龙纹是皇权的象征,五爪龙纹更是清代官廷使用的传统纹样。近底处为如意云头纹一周,底施白釉署青花篆体“大清乾隆年制”,现藏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其瓷器配额是:“黄地绿龙瓷盘二,各色瓷盘二十;黄地绿龙瓷碟四,各色瓷碟八;黄地绿龙瓷碗四,各色瓷碗三十;黄地绿龙瓷盅二,各色瓷盅十二;瓷缸一。”
公元1759年,魏氏再度被晋封为令贵妃。一年之后,令贵妃在圆明园中为乾隆帝生下了皇十五子永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帝。
其瓷器配额是:“黄地绿龙瓷盘四,各色瓷盘三十;黄地绿龙瓷碟四,各色瓷碟三十;黄地绿龙瓷碗四,各色瓷碗四十;黄地绿龙瓷盅二,各色瓷盅十五;瓷缸一。”
http://s1/large/001INUtOzy7mTVdmeMiaa
外黄内白瓷碗,皇贵妃用器
公元1765年,魏氏一跃成为皇贵妃。令皇贵妃可用这样的外黄内白瓷器。其配额的瓷器数量是:“白里黄瓷盘四,各色瓷盘四十,白里黄瓷碟四,各色瓷碟十五;白里黄瓷碗五十,各色瓷碗五十,白里黄瓷盅二,各色瓷盅二十,瓷缸二。”
可惜她不太长寿,公元1775年春,魏佳氏一命归天,享年49岁。她离世前未能看到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嘉庆皇帝登基称帝。
http://s1/large/001INUtOzy7mTVdKhv5cb
紫禁城的女人中只有皇太后、皇后可用里外黄釉器
令妃去世二十年后,被追封为孝仪纯皇后,所以像这样的里外黄釉瓷器如没有皇帝特批是她在生前不可以使用的。
皇后在后宫的地位等同于皇帝在前朝的地位。其配额的瓷器数量是:“黄瓷盘二百二十,各色瓷盘八十;黄瓷碟四十,各色瓷碟五十;黄瓷碗一百,各色瓷碗五十,黄瓷盅三百,各色瓷盅七十,各色瓷杯一百,瓷渣斗四。”
如圭如璋,令闻令望。无论是在《诗经·大雅·卷阿》中也好,亦或是在中国古代汉语的其他意境中罢,“令”字都有美好之意。大概是魏佳氏让皇帝听到和看到的都是如玉石般善良、美好的一面,所以才会得到此封号,可见她是乾隆爷宠爱的女人。
1928年孙殿英盗陵时,发现令妃娘娘的遗体历经153年不腐,面目如生,令人惊叹不已。令妃娘娘真是传奇的一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