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周令瑜:尿裤子的难题解决了

(2013-10-17 19:53:14)
标签:

转载

尿裤子的难题解决了

6岁的小雅聪明伶俐懂事,但有一件事让妈妈很忧心:她每次大便都会憋不住拉一点点在裤子上。弄脏裤子后,她不肯承认,也不肯换干净裤子。眼看小雅即将上小学,妈妈担心她进入小学后怎么办?弄脏裤子不肯换,穿着脏裤子臭烘烘的岂不是会让同学笑话?孩子会不会因此而感到自卑?

 

我问小雅妈妈,你记不记得小雅这种状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小雅妈妈说,我记得是在孩子1岁半的时候,有一次将大便拉在裤子上,我很烦,狠狠地骂了孩子。从那以后,孩子几乎每次大便都会弄一点点在裤子上了。

 

我说,后来孩子弄脏裤子,你是怎么处理的呢?

小雅妈妈说,心情好的时候,我会帮她换掉,然后告诉她要大便了一定要去厕所。大多数情况下不耐烦,要骂她的,比如“你怎么搞的,又拉到裤子上了!”尤其这两年这么大了还拉到裤子上,我有时真的忍不住骂:你都几岁了,还拉到裤子上!讲过多少次要去厕所,你不记得了吗?等等。气急了的时候还吼过她,打过她。爸爸和奶奶也着急,常常说她:你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拉到裤子上,你看**比你小,都知道自己去厕所我的困惑是,为什么小雅6岁了,还不知道去厕所拉大便呢?为什么她宁愿穿着脏裤子也不肯换干净裤子呢?大便问题对她有什么负面影响?

 

我给小雅妈妈还原了一下小雅的心理过程。

1岁半的时候,小雅不小心将大便拉在了裤子上,妈妈狠狠地骂了她。妈妈的不耐烦和指责让小雅觉得自己做错了,自己不够好,她感到紧张和害怕。1岁半的孩子虽然记不住具体事件,但那种感觉会印记在她的心里。

 

当小雅便到裤子上时,大人们一次次的指责给了孩子一个暗示:我是做不好这件事的。大人们常常会“教育”、“引导”、甚至“训练”孩子大便必须去厕所,时不时提醒孩子去厕所,而孩子不是不想到厕所拉大便,只是他暂时做不到。1岁半的孩子还不能很好的控制便意,当她感觉到要拉大便时,大便就已经拉出来了。这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生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在此时期硬要孩子大便自理就是违抗自然规律,是跟天斗。

 

过高的、不符合孩子年龄的要求令孩子感到紧张,一紧张则更容易拉在裤子上,拉在裤子上再次引发大人的指责,大人的指责让孩子更紧张,又拉在裤子上如此循环往复。在这个循环里,小雅累积了许多焦虑、紧张、害怕、羞辱和自卑的情绪。当她将大便拉在裤子后,她感到害怕、焦虑、羞辱,她不敢告诉家长,害怕被责备,所以她宁愿穿脏裤子也不换干净裤子,以掩饰和回避自己的“过错”。家长的责备让她觉得自己拉大便是个问题,这让她感到自卑;大人们对这件事的嫌恶又让她觉得很羞耻。她觉得自己是糟糕的、不好的、不讨人喜欢的。

 

我跟小雅妈妈分析了这些,并告诉小雅妈妈,我的孩子尿裤子直到4岁多,我没有骂过她,也未将她尿裤子当成一个问题。每次尿湿裤子后,我帮她换上干净的裤子,仅此而已。我知道只是暂时还不能很好的控制便意,这不是她的错。倘若我要求她不得尿湿裤子,要小便了一定要记得去厕所,那不但不会帮到她,反而要增加她的焦虑。由于我对这件事的包容和接纳,孩子从未觉得自己尿湿裤子是一件不好的、羞愧的事情,每次尿裤子后自己去处理好,到4岁多很自然的没有尿湿裤子了。这个过程没有“引导”、“训练”以及“教育”。

 

听了这些,小雅妈妈深感内疚,说,唉,我知道问题还是出在我自己身上我忍不住要责备她现在该如何办?

 

我说,不要责备自己了,当妈妈不容易。以前的一切都已经过去,看看未来我们可以做什么去帮到孩子。你回去找一个安全的环境,向孩子真诚的道歉,告诉孩子:以前妈妈做错了一件事,你将大便拉在裤子上,妈妈打骂过你,羞辱过你,妈妈真的是做错了,对不起。那不是你不好,小孩子拉大便在裤子上是正常不过的事情,那是妈妈没有成长好,妈妈以前不知道这些。妈妈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打过你,骂过你,妈妈真诚的向你道歉。你这样去跟孩子真诚道歉,并阐明你今后对此事的态度,让孩子解除顾虑和担忧。不仅是这么说,而且要做到。今后孩子再弄脏裤子,别责备孩子,默默地帮助孩子换掉裤子就行,并宽慰孩子:弄脏裤子换掉就可以了,没事的。妈妈自己不把这个事当成一个问题,那么这个事就不会成为问题。

 

小雅妈妈回去象我教给她的那样跟孩子道歉,听到妈妈的道歉,小雅大哭,浑身颤抖,哭了很久很久。小雅妈妈说,“好像她要将以前所有的委屈、压抑、害怕、羞辱全部倾倒出来。”说到这里,她眼圈泛红,“哭了很久以后,小雅慢慢平复,我对她说,今后要是大便拉裤子上了,没关系,自己去换掉就行了。后来孩子弄脏裤子,我再也没有责备过孩子,只是递过去裤子。没多久,她不再将大便拉在裤子上了。”

 

“我觉得很神奇!”小雅妈妈说,“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不敢相信,曾经我挖空心思想了许多办法引导孩子大便去厕所,都不成功,当我发自内心的接纳孩子这件事的时候,居然将持续4年多的老大难问题解决了。”

 

我笑着说,是啊,你们以前将孩子的大便拉在裤子上当成问题,一次次的指责和提醒给了孩子一个信念:“我是控制不好大便的”。所以,虽然她想将那件事做好,但是这个信念会冒出来暗示她:你是做不好的!这就是她到6岁都不能控制好大便的原因。当妈妈能全然的接纳她并告诉她:小孩子大便拉在身上是正常的。这给了孩子一个暗示:你是正常的。这帮助孩子建立了新的信念--“我以前控制不好大便是因为我小,待我长大一些就可以控制了”,孩子的自信恢复了,心情也放松了,问题便得到解决了。

 

PS:本文由早期教育专家周令瑜老师特别供稿,“家长会系列公益微信”特邀周老师针对一些家长关心的话题给家长进行了答疑。想查看更多周老师的最新稿件,您可以关注“家长会系列公益微信”的低幼年级,关注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a23c35970101rpin.html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