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雕像柜板湖南花鼓戏壁画李玉刚育儿 |
分类: 学习篇 |
最近几个月来,周周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
具体“事迹”:
1、雕像迷
出门只要看见雕像,不管在那个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都能被周周敏锐地发现,并缠着我问:那是什么,是什么意思。有一次,我们坐在车上,临街一个中西餐厅陈列了很多如大卫、维纳斯的塑像,周周兴奋不已,大叫“妈妈,那儿有雕像!”我问她:“这些雕像看起来怎样?”她居然说:“觉得很美。”在剧院大厅,陈列了一些喜剧人物的塑像,比如《刘海砍樵》中的刘海之类,她饶有兴趣地一个个看过去,让我念每个人物下面的文字说明。这些文字说明很多是文言文,晦涩难懂、枯燥无味,她却听得非常入神。”类似的事例举不胜举,总而言之,只要在她实现能及的地方,雕像是逃不出她的法眼的,一定要上前欣赏一番。
除了雕像,壁画也让周周很感兴趣。有一次在公园门口,她看见了公园围墙上的壁画,画面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比如娥皇女英、蔡伦造纸、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等,她看得津津有味,并要我给她讲故事,直到几十幅壁画全部看完,几十个故事(幸亏周周爸对历史比较感兴趣,很多故事是他补充的)全部讲完。还有一次,在图书馆,一进门,周周就发现了墙上的壁画,琢磨了老半天。街边的壁画周周也不会放过,每次都要细细品味。
这个兴趣是自小就有,一直保持至今。周周画画都是自发的,画的内容就是她对生活的观察,比如《我和妈妈去买菜》、《爸爸妈妈相亲相爱》、《到公园玩》,她表达的都是她亲身经历、亲眼看到的东西,体现的是她对生活的观察和热爱。周周画画很专注,往往一画就是一个小时以上,目前画过的“作品”估计有上万张吧。
3、音乐舞蹈迷
周周对音乐的的感受力极强,我时常播放一些不同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笛子、琵琶、巴乌等乐器演奏的乐曲,周周根据乐曲的高低起伏、节奏翩翩起舞,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她最音乐的理解。让我兴奋的是,她能准确地感受到音乐的情绪比如平静、悠扬、欢快、激昂,她用不同的动作表达不同的情绪,舒缓的用缓缓地走、柔软舒展手臂来表达;激昂的用奔跑、快速转圈来表达;欢快的用扭屁股和蹦跳来表达......虽然周周不会说出心中对音乐的感受,但是我看得出来,她是在用肢体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我知道她听懂了!
最近她迷上了李玉刚的歌曲,总是要我播放李玉刚的歌,她穿上长裙(我的),肩膀上披着披肩(我的长丝巾),模仿李玉刚婀娜的舞姿、甩袖的的动作,还自发编了很多动作,还颇有古典舞的神韵呢。
我家的麦克风坏了,不能发声。前几日,周周和外婆一起到亲戚家喝喜酒,当着众人第一次拿话筒唱了卡拉ok,据外婆说,别看她不识字,但是节奏跟得非常好,音准也很好,博得了满堂彩。
她还经常把电视柜放dvd的柜板拉出来,搬条小凳子像模像样地在柜板上弹着,还边弹边唱,那姿势好像她会弹钢琴一样。弹完钢琴,有时还模仿弹古筝,拿根管子模仿吹笛子。
4、戏剧迷
看电视的时候,每次只要调到央视戏剧频道,周周就会大喊“看这个”,不管是什么戏: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她都喜欢看,一看就要把整个剧看完。有一次,我们带她到湘江风光带玩,那里有两个戏班在演出,周周足足看了两个小时!经常把自己打扮成戏里的样子:穿着长裙,带着头冠,还要扎上簪子哦。
既然对艺术有如此强烈的兴趣,我当然要好好引导一番:创造一切机会让周周接触经典的美术作品,包括雕像、名画、手工艺品、文物(如青铜器、陶瓷、木雕等等)。创造一切机会让周周听经典的音乐,包括国外大师级的作品和国内的经典民族音乐,由于听得较多,某些经典曲目如《蓝色的多瑙河》、《土耳其进曲》她可以哼出来部分了。而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是周周的保留曲目,经常要和我对唱一番的,每次她都扮演胡大姐—她就喜欢美丽的女性形象,可惜她爸爸五音不全,没有哪一首歌不是跑调跑到国外的(他当着周周吼过两嗓子《亚洲雄风》,受他的影响,周周至今只会唱跑调版的《亚洲雄风》),刘海哥便只能由我反串啦。
有朋友看到周周的艺术天赋,建议我把周周送往艺术班专业学习一下,我谢绝了。因为在6岁以前尤其是5岁前的阶段,孩子对艺术的感受力、创造力、兴趣才是最重要的,她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感受和创造,这就足够了。至于艺术的专业技能,5岁以后学习会轻而易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