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达土林——水与风的杰作(西藏新疆自驾游之二十二)

标签:
自然的魔力震撼敬畏札达土林 |
分类: 旅游 |
从神山脚下的塔钦到札达县城托林镇全程约230公里。
沿219国道西行120公里到达巴尔兵站,左转进入通往札达的县级公路(有路标),几公里后开始盘山。我们的运气不错,新修的柏油路。但路极窄,会车时需缓慢行驶,在盘山的弯道处有时还要停下来等对面车通过,好在路上车辆非常少。接近一个海拔5100米的垭口时(忘记了垭口的名称),同伴们尖叫:“快停车,看那边的山。”连色盲的老葫芦都看出来了:“哈哈,五彩的山。”
过了垭口一路盘下,公路两侧又变成了荒漠草原。在距札达县城约30公里时,土林地貌毫不夸张的说是撞入了我们的视野,那是一种我从未见过的奇异和壮观,满眼望去,沟壑纵横,土林中的“树木”更是高低错落、纹理清晰、千姿百态,猛然间我们仿佛进入了另一个奇幻的世界。只是稍作停留,我们便继续行驶在这种奇异和壮观中,因为我们坚信眼前的一切一定是刚刚开始,直至跨越象泉河进入托林镇。那时我想如果柏油路改成土路,路旁再少些人为雕琢的痕迹,我们的感受定会更加奇特。
专家们说,很久以前,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初期,札达一带一片汪洋,方圆500平方公里是一个大湖,那时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夹裹着泥沙砾石的水冲击到这里,砂石在湖底越积越厚。以后随着造山运动的继续,水位逐渐下降及至干涸,湖底便露了出来。再以后,水的冲刷,风的剥蚀,逐步形成了今日的地貌。
在札达的四日中,我们造访古格遗址、东嘎皮央遗址、朝拜托林寺,其实时时刻刻都未曾离开过土林,就连我们走在托林镇大街上亦可见到奇异的土林景观。更为奇特的是只要目睹过土林景观的人都不会怀疑大自然的这种“造林”运动还在进行中。
一日我们把车开到一处观景台看土林日落,眼前各异的土林和远处的喜马拉雅山脉是那么和谐的连接在一起。随着太阳光芒的渐渐退去,土林不停地变换着色彩,最后是满眼的金碧辉煌。我真的感叹自然,她居然只用水和风两种魔力就创造出如此的杰作。竟然让我们在那样一小块平地上顶着高原上寒冷的风痴痴地望着眼前的土林待了3个多小时。
其实在札达,在狭长的象泉河谷地极其两侧的群山中有的不仅仅是摄人心魄的土林奇观,正如我们所见的一样,还有许多使人唏嘘不已的人文景观,同时我相信我们也就是走马观花管中窥豹而已。听说札达的许多沟壑中还盛产金银,古格时期贵族们用的经书都是用一排金汁一排银汁书写的。造物主把这片神奇的土地给了古格人,给了更早的象雄人,让他们逐水草而穴居,让他们守护这片神奇。
如今这片神奇的土地传到了现代人手中,我感到诧异的是,在托林镇藏居快没了,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混凝土的洋房,而在空旷的街上居然见不到一个西方游客的身影,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我知道一定不是这里海拔令他们畏惧、更不是这里的景观不足以吸引他们的到来……即便是很少的内地游客还有一些人在做贱着这里——用他们的双手、用他们的心。
一个博友在我的上篇博文中留言说:“不懂得虔诚和敬畏为何物的人,是不配去西藏等地的。”我赞成他的话。因为我们实在没有理由去毁坏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同时实在我们对世界知道的太少,与其说批判不懂的东西——尤其是宗教和自然界中一些奇异的现象,倒不如首先去敬畏他。雪域高原上的神山圣湖难道不值得我们虔诚的敬畏吗?土林中突兀着一个个似雕、似塔、似房屋的东西不值得我们敬畏吗?那些匍匐在大地上的行者他们的心不值得我们敬畏吗?不懂的虔诚和敬畏的人配不配来我不敢说,但我知道果真如此的话至少在这里你的心会少了净化、少了澄清。
在札达,我想我们至少应该虔诚的敬畏水、敬畏风。你看看,千百万年来,他们把这片山石雕琢成这般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这绝非是科学家们仅仅凭什么“河湖相”就完全解释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