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古村落—宏村 卢村 西递(安徽自由行之五)

标签:
皖南徽商宏村月塘木雕楼西递 |
分类: 旅游 |
宏村:宏村位于皖南黟县县城西北角,据黟县县城
11公里,据黄山市65公里。始建于北宋,已有千年历史。汪姓聚集之地。统看全村,就像一只昂首奋蹄的大水牛。宏村水系依牛的形象设计,引清泉为牛肠,从一家一户门前流过。牛肠在流入村中被称为牛胃的月塘后,经过过滤,复又绕屋穿户流入村外被称作牛肚的南湖。村中现有古民居数百户,以盐商居所承志堂最为杰出。(百度百科)
卢村:又名雉山村,宏村以北约一公里。雉山卢氏始祖为南唐末卢玄。卢村古民居群多为清道光四品朝议大夫卢帮燮所建。其中最为著名者为“徽州木雕第一楼”。(百度百科)
西递:皖南最有代表性的古民居。距黟县县城8公里。现有居民300余户。因村边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故名西递。据史料记载,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百度百科)
徽商:旧徽州府籍的商人或商人集团。又称新安商人。徽商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盛于明,衰于清末。古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江西省婺源县。徽商鼎盛时,其所掌握的资本总量约占全国的60%左右。(百度百科)
徽商老字号:张小泉剪刀、胡庆余堂、北京王致和、张一元茶庄……
从黄山下来,在汤口休整一晚,次日午前我们来到仅一小时车程的宏村,班车司机是宏村人,他自豪的说宏村的汪姓曾是古徽州第一大姓。当然了和许多地方一样,现今的宏村居民已不仅汪姓一脉了。在古村中一家小客栈住下后,我们就在“牛”村中转了起来,先“牛肚”南胡,再绕街串巷走“牛肠”,到“牛胃”月塘时,宏村最美的景致展现在眼前——一池水,一圈房,几簇游人,天空中落着皖南温柔的雨,构成了一幅画。若日落时会如何?于是我们继续在村中游荡,为着晚些时在月塘边吃晚饭、赏晚景。再来月塘时已是红霞满天了,半圆的月塘,直边处坐落着宏村汪氏祠堂,圆弧处则是用马头墙分开的户户人家,一间不能再小的茶寮,两间小餐馆,几串已点亮的红灯笼挂在有些发暗的白墙上。茶馆无人,只一老妪舒适的坐在门前的藤椅上,餐馆中各有一家三口用餐,天阴着,月亮没有出来……恬静的月塘。
第二日,来到宏村村口要乘车去西递时,忽然觉得该去卢村看一下,毕竟那是个比宏村还要古老的村子,况且他是卢姓呀!又有皖南第一木雕楼。来到卢村,自然又是粉墙黛瓦,密匝匝的民居中间或涌出高宅大院。和热闹的宏村不同的是,这里这一刻只有我等三人。在导游陪同下,我们参观了确为奇观的徽州第一木雕楼。
穿过黟县县城来到西递,当导游引领我们看完西递最精华的东西完成任务时,我忍不住又进去在这个有着迷宫般街巷的小村子里独自转了起来,虽然仍未看出个端倪,但我至少感觉这里居住的不像是靠种庄稼糊口的普通农民,倒像是隐居的文人墨客或富贾的居所。那街巷中溢出的满是金钱压出的沉甸甸的墨香。
其时去年在婺源,大小李坑、程村……就曾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今番再游古徽州更是如此。世代务农的徽商们把持了一个时代中国的经济自有他们的道理。老葫芦不是专家,不知道徽商们的发家致富经是什么?但看了几个古村,至少我知道他们对后代教育的重视,对族规家规门风的重视。儒商呀,现今我们的解释是有文化的人有儒雅气质的人经商。其实儒商的另一种解释难道不是在一种统一的道德标准下的商业行为吗?有天分还在经商的人们真该好好体会下徽商的精髓,虽然徽商后有过晋商、现在还有浙商……
宏村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