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课有感

(2009-06-11 15:42:33)
标签:

教育

有感

教案

教研

说课

苏集中学

分类: 课件教案反思(教学)

 今天上午在彭庄中学进行了说课比赛。今天比赛有13位选手参加,半天的比赛给人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就像苏集中学的评委李坤与邵先亮老师点评的那样:有的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有的声情并茂侃侃而谈;有的情真意切不能自拔;有的机智灵活风趣幽默;有的神采飞扬美不胜收……这次活动可以说比较好地展现了各位教师富有个性的教学风采。从中也真实地反映出教师们现有的研究能力和苏集中心辖区目前的整体说课水平。

 第一次参加说课比赛感受颇深,经过今天的说课使我明白了什么是一堂好的说课。下面我就此次的比赛结合评委们的评论谈谈自己的感受:

说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说课不是备课,不能按教案来说课。

 ②说课不是讲课,教师不能把听说课的领导和老师视为学生,如正常上课那样讲。

 ③说课不是“背课”,也不是“读课”,要突出“说”字。既不能按教案一字不差地背下来,也不能按说课稿一字不差地读下来。一节成功的说课,一定是按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有重点,有层次,有理有据。

 ④说课的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宜太短,通常可以安排一节课的1/31/4的时间。

 ⑤注意发挥教师自身的教学个性和创新精神。

 ⑥说课不是念稿子、作报告。

 ⑦注意避免过分表现“理论依据”,脱离教材、学生、教师实际,空谈理论。

 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说课的要求

 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突出“说”字

  说课时,要抓住一节课的基本环节去说,说思路、说方法、说过程、说内容、说学生,紧紧围绕一个“说”字,突出说课特点,完成说课进程。

  ②把握“说”的方法

  说课的方法很多,应该因人制宜,因教材施说:可以说物、说理、说实验、说演变、说本质、说事实、说规律、正面说、反面说,但一定要沿着教学法思路这一主线说。

  ③语气得体、简练准确

  说课时,不但要精神饱满,而且要充满激情。要使听课者首先从表象上感受到说课者对说好课的自信和能力,从而感染听者,引起听者的共鸣。

  说课的语言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同行。语言表达应十分简练干脆,避免拘谨,力求有声有色,灵活多变。前后整体要连贯紧凑,过渡要流畅自然。

  ④说出特点、说出风格

  说课的对象不是学生,而是教师同行。所以说课时不宜把每个过程说得过于详细,应重点说出如何实施教学过程、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规律的方法,说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说课要重理性,讲课注重感性和实践,因此,用极有限的时间完成说课内容不容易,必须做到详略得当、简繁适宜、准确把握说度。说得太详太繁,时间不允许,也没必要;说得过略过简,说不出基本内容,听众无法接受。

  那么,如何把握说度呢?最主要的一点是因地制宜,灵活选取择说法,把课说活,说出该课的特色,把课说得有条有理、有理有法、有法有效,说得生动有趣;其次是发挥个人的特长,说出个人的风格,这就把握了说课的度。

 说课的本质特征就是说理性,也是区别于其它教育活动最突出的特征之一。说课不但要求教师说出“做什么”和“怎么做”,更要说清楚“为什么这样做”(俗称“说课三要素”)。回答这个“为什么”,就是要说理。它要求教师必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思想理念等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理论水平,经常注意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以及实践寻求理论的支持,自觉养成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的习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这同备课、上课、写教案相比,要求更高、难度更大,教研效果也更明显。它能很好地解决教学与教研、实践与理论相脱节的矛盾。

 那么从哪些方面寻求理念支撑,说“为什么这样做”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呢?

⑴ 理论依据: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

⑵ 结合班级学习实际情况的最佳选择(具有合理性);

⑶ 课程三维目标的确立与落实和学科标准的具体化;(包括当今先进教学流派的真知卓见)

⑷ 教学经验的积累最终所至(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可以对以往的成败得失的吸取和完善)。

怎样将“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三者有机结合,在最短的时间内与听者交流并能给人深刻地启迪甚至震撼呢?这次比赛我们的很多教师都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将自己理解最深、用得最多的理论和方法提炼成鲜明的主题,再围绕主题层层展开,步步深入。

变单纯的表述者为内容方法的陈述者、具体情景的再现者和专家学者的评论者

顾名思义,说课最重要的工具是嘴,最主要的方式是“说”。正因如此,它具有相当的灵活性:

⑴ 与教案相比,形象直观、化静为动、易于组织、贴近教学实际;

⑵ 与观摩课堂教学相比,不受时间、地点、教学进度、教学设施、参与人员等客观条件的限制,简便易行、便于交流。<时间长短、人数多少、范围大小>,它把备课与上课、教学与教研、教研与师训三者有机结合。

 总之,本次说课活动,按《中国教育报》的说法:"一是调动了广大教师学习教育理论、钻研教材教法的积极性,切磋教艺之风日渐浓厚。二是改变了中小学各科教师们重教轻研或教、研脱节现象,促进了两者的有机结合。三是为新教师增加了压力,为老教师注入了活力,有效的改变了部分教师备课马虎、上课敷衍的现象,大面积地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为提高苏集中心辖区教育质量开辟了新的途径。

 我相信,只要以后在教学中我们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研究学生、精心设计“说案”、灵活选择说法、准确实施“说程”,就一定能把课说得有条有理、有理有法、有法有效,说得生动有趣、绘声绘色,说出新意、说出水平。

 最后我要对李校长、张主任和几位评委说声谢谢,感谢你们的敬业精神,感谢你们的辛苦付出,也感谢你们的挑剔!因为你们的挑剔,我们才能进步,才会得到完善!同时也感谢你们的强烈的责任心,因为你们强烈的责任心感染着我们,使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再次说声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