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眼看世界(416)

(2013-10-21 13:19:25)

    瞬间恐惧之后,再也没心情久坐下去,睁开眼,师父和师兄们早已收功,正准备休息。

 

    我把刚刚看到的情景描述给师父,师父眼里闪过一丝惊喜,我知道不是坏事,刚想问,师父平静地说:一切顺其自然。

http://api.ning.com/files/uC0yTLrr5cAXKxeyswdTvu5i70giBSK8Q-u*qnIeHqEUpAguFRQ9AwmG7mr2AdKTBFQ90GyABCdNQqp7F93XA146hi80jsXx/smkz003.jpg?width=750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都没有出现过这种完整的情景,偶尔会出现片段,没有惊恐也没有追求。

 

    认认真真静坐,一个月之后,倒扣的古钟又出现了,慢慢地越来越清晰.人体结构清楚地展现在眼前。骨骼、肌肉、内脏等等,层次分明,颜色清晰。

 

    深入时,能看到颗粒状的细胞在游走。细胞核内的丝状物出现了,这些丝是由无数大小不等的颗粒所组成,呈现金黄略红的光,象是花蕊一般,在闪光,抖动,燃烧。这时,全身融融快感出现。感知到这些变化是在脑细胞内进行的。花蕊般的光滴则是循大脑皮层凸出的“回”顶上‘燃烧”,旋转,移动。沟与回上的动态可同时出现,或在沟内先出现,在回上后出现,或者是沟、回仅有一处出现。但在回上的动态变化是在沟内动态变化炼成相当一个长时期以后才会出现的。

 

    在出现细胞核内丝状物‘燃烧’变化的阶段,有一种很显然象是三股长链的花蕊样光滴在“燃烧”,很象是一串鞭炮在燃烧那样,只是没有声音感。此外,花蕊样光滴的“燃烧”是从上头延向下身,随烧随灭,三股长链绞在一起.是蛋白质在进行代谢变化吗?是核酸类在作信息的传输吗?或是某种抑制变化?这种情况不得而知.变化行经之处,一路畅通。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燃烧”遇到病变处则包绕燃烧,烧通了,则这个地方就一路畅通。有些地方烧了很久也不见畅通,就成了顽疾。

 

    如果运用定力,使燃烧点周而复始地定期运行到这些顽疾,顽疾的发展会被抑制,进而则逐渐复活,恢复畅通。

 

    静静地观察,眼前似乎出现了许多人,他们的外表清楚,骨骼清晰,从众多的人群中,发现一个重要的规律,身材标准的人都符合“黄金分割定律”。基本上是0.6∶1。

 

    人体结构的整体,肚脐,是身体上下部位的黄金分割点:肚脐以上的身体长度与肚脐以下的比值基本是0.6∶1的比例。

 

    人体的局部也有3个黄金分割点。一是喉结,它所分割的咽喉至头顶与咽喉至肚脐的距离比也差不多是0.6∶1;二是肘关节,它到肩关节与到中指尖的比例基本也是0.6∶1;手的中指长度与手掌长度相比,手掌的宽度与手掌的长度相比,都差不多是0.6∶1。牙齿的冠长与冠宽的比值也与黄金分割的比值十分接近。

 

    正在入迷地观察着每一个细节,

 

    突然浑身一震,心似乎由脑顶急如闪电般“陡降”。身心顿觉坠入万丈深渊,恐怖‘惊”呼。

 

    这一惊,彻底从打坐中清醒过来.惊慌失措地看看周围,我依然坐在原地,只是天已大亮,不知不觉中坐了一夜.

 

    师父问明了我惊恐的原因,耐心地给我解释:

 

    在“定”入较深安静中,全身血液流动得很缓慢,全身细胞,特别是脑组织的细胞,就逐渐进入有序化。在达到较高阶段有序化时,才能产生“定”力,即一些常人不能的、不可思议的能力。

 

    思维入定,是大脑降低能耗的原因,也是大脑降低能耗的结果。

 

    任何生命,总是在向环境输出热能。因此,体温一般都不会低于环境。气温越低,打坐越容易入静,而且静的程度越深。

 

    这就是古人闭关修行的原因,他们一般都选择在人工或天然的洞窟。尽量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降低人体由于体温高而消耗的能量,保证入静,可以放心大胆地、全神贯注地、去内视。

 

    人体的心跳和呼吸,受控于延髓。我们无法直接降低心率,只能通过放慢呼吸,来实现降低心率、减少能耗、达到降低体温的目的,从而让视神经,逐渐摆脱思维所致的、脑电波的束缚,最终把注意力,从两眼移到天目穴。

 

    由天目慢慢滑动,内视的目的不是为了看清人体的内脏和经络,只是为了运输丹田里的“元气”。

 

    闭关修行是为了深层次地入静,类似于冬眠.不吃、不喝、不睡,甚至不呼吸。人类的高智商,剥夺了多数人可以休眠内视的能力。

 

    张三丰数月不食,陈抟祖数月不醒,这二人,智商很高。更重要的,他们的过人之处,是具备了休眠与内视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