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由于白天太热了,所以苗苗很少出去玩。但是一到了晚上,在家憋了一天的苗苗就再也呆不住了,迫不及待地跑到小花园里去玩。小花园是小孩子与老人的乐园,一到晚上,里面格外热闹。来小花园玩的孩子,大都是二三年级的小孩子。苗苗与邻居姑娘小A自然就成了孩子王。
一天晚上,苗苗和小A一起领着七八个小姑娘一起做游戏。就是那种平均分成两队,然后用脚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谁输了谁就下台,换另一个人。如果连赢三个人,就可以从对方队伍中挑选一个人到自己的队伍。苗苗已经连赢了三个人了,从对方挑选过一个人之后,到与第四个人对阵的时候,对方小姑娘出的慢了,赢了苗苗,苗苗掉头就到队伍后面重新排队去了。走到队尾后苗苗就开始嘟囔:“你赖不赖皮啊,都出慢了,赢了也不算本事。”话虽这么说着,苗苗也没在追究,还是很开心地玩着。
我在旁边听到了苗苗的话,虽没吱声,但想等到到家之后跟苗苗说一下,什么事情一定要当面说清楚。等到回了家之后,我就对苗苗说:“苗苗,你看刚才你们一起游戏的时候,你知道对方出慢了才赢的你,那你为什么不当面指出,然后再重新比一次,这样,你还可以再多玩一会儿。而是在队尾嘟囔呢?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我的本意就想让苗苗知道,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大胆地说出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谁知,苗苗一听我的话,抬头看了我一眼,吃惊地说:“妈妈,你知道那里面,除了小A就是我最大。我是姐姐,我领着他们一起玩。你说,我有必要非要跟他们争一下高低吗?我能不让着他们一点吗?”
说真的,当时听了苗苗的话,我真是很惭愧地低头不语了。我能说什么呢?是我‘以小人之心对君子之腹’了。想了想,我对苗苗很诚恳地说:“苗苗,是妈妈错了,对不起。你做得很对,妈妈对这件事的理解有些偏颇,下次妈妈再也不会这样想了。”是啊,我们大人总是拿我们的思维方式去替孩子着想,总是怕孩子少玩了或是吃亏了,总想让孩子占上风头。其实,在孩子眼中,根本就不在乎是否吃亏或是少玩了。孩子的想法就是在一起玩得有意思就很开心了,哪怕在玩的过程中只是一个看客。
记得有一次,苗苗和小A带着这些小姑娘一起玩丢手绢的游戏。由于别的小姑娘都是附近学校的,有的甚至还是一个班的同班同学,而苗苗是外校的学生。所以玩起来的时候,很长时间都没有人把小手绢丢给苗苗,而是她们熟悉的几个人互相丢失来丢去。我瞧着苗苗蹲在那里,半天也没轮到一次,心里不禁替苗苗着急,感觉玩这个游戏真是没有意思。可是苗苗很耐心地蹲在那里,等到有人把小手绢丢给他,她就很开心得捡起手绢,飞快地去抓丢手绢的那个人。整个游戏过程,人家有的玩了七八次,而苗苗只不过玩了两三次。事后我试着问苗苗:“你看,人家跟你都不是很熟,很少把手绢丢给你,你老是蹲在那里,也捞不着玩,有意思吗?”苗苗认真地告诉我:“妈妈,玩游戏就是这样,哪能一个人老是玩,不让别人玩?要耐心地等待机会才能玩,反正一起玩的时候我很开心。”
听听,孩子的想法多么单纯,他们对规则的遵守程度,对玩耍的满足感远远高于我们大人的想象。所以我们大人不要以爱孩子的名义,事事处处替孩子着想,拿大人的思维方式来替孩子考虑。我们要在孩子的玩耍过程中,放手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考虑问题,切莫以大人的思维来替孩子考虑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