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一声尖叫”
陈志龙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就是在赌博,而且赌得很大,有一群人在大面积地豪赌。”被奉为“奥马哈朝圣”的巴菲特股东大会期间,巴菲特向参会的3.7万名股东表达了他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态度:“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们,中国也会面对泡沫和泡沫破裂,不管经济发展有多么迅速。”
由此想到2008年6月,在中国股市最沸腾的时候,许多人要看一万点,另一个投资大佬索罗斯在北京首都机场向中央电视台发表他对中国股市的担忧,并悲观地表示,泡沫如果破灭,A股将会跌破2000点,结果一语成谶。
狐狸总是走在时间的最前面。大师们奉行趋势投资,他们永远要在抛物线的左侧离场,以保全胜利果实。当内地股民疯狂追捧48元的中石油时,巴菲特豪不犹豫地在10港元以上清空他的中石油H股。他告诫那些在股票价格高位大量买入的人们,“当所有市场的参与者都沉浸在欢愉中时,再正常的人也会像参加舞会的灰姑娘一样被冲昏了头”。巴菲特的警告同样适用中国的楼市:当市场狂欢时,多数人都是舞会中的灰姑娘,“明知在舞会中多待一会儿,现出原形的几率就越高,但还是舍不得错过这场盛大舞会的任何一分钟。”问题是“这场舞会中的时钟根本就没有指针,”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摆。
“房地产市场有一群人在大面积豪赌”,实际上捅破了一层中国房地产高杠杆游戏的一层窗户纸。过去十年间,我们身边的房价涨了不下十倍,但房地产的杠杆率一直高居不下。去年最宽松时候,开发商可以获得1:4的开发贷款(即只要25%的自有资金),这是4倍的杠杆,建筑企业都是垫资进场,基本上是1:1,杠杆又放大一倍。即在建设期,开发商可用杠杆能达到5倍,而拿到预售许可证后,诚意金、首付款、房贷按揭源源不断地再流入。一个房地产项目从开始到售完,累计的杠杆率高得惊人,只是不为外界所知而已,而“高杠杆”游戏的本质就是一场赌博。
在旷日持久的博弈中,杠杆的使用者和提供者,都被房价的长期增长所蛊惑,中国银行业有天生的“土地崇拜”,他们迷信的抵押物就是土地和房产,胆子越做越大,房价在3千元时他们提供七成按揭,3万元时还能提供七成按揭,这意味着贷款对应的真实房产价值已经高度膨化了。随着预期不断被强化,市场所有参与者都迷信房地产市场“永远繁荣”,下注越来越大,所有人都打算待到最后一刻才离开时。他们会成为最后的接盘者和买单人。
当年,日本楼市在极度疯狂时,也有人像巴菲特说过当时的日本楼市象赌场:在一个五光十色的巨大赌场中,人们都在聚精会神地下注,此时尚未喝醉的头脑清醒的人已经看到赌场的角落开始冒烟了,他们悄悄地尽可能平静地走向赌场狭窄的出口。这时,火苗依稀可见,多数人都还浑然不觉,他们四下张望,然而这时的赌局更加刺激惊险,大多数人重又被吸引到赌桌边。火苗终于燃成了火焰,更多的人挤向出口的方向,此时最怕的就是一声尖叫……
巴菲特的“赌场论”会成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一声尖叫吗?
(原文载新华日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