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是不是有神仙 69
(2009-04-08 10:26:3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搜索生命 |
上文:道长问胖子, “辟谷四天了,你的高血压怎么样?”
胖子面露担忧:“还是高。居高不下。”
道长:“你有不舒服的感觉吗?"
胖子:“倒没有什么感觉……”
道长:“那你的血压高,是怎么发现的?经过测量?”
胖子:“对。每次测量数据都高,刚才测量高压132,低压105。每次测试几乎都在这个数字上下。说实话有些担心,你也不让我吃药了……”
道长:“不用担心,现在是以你自己的身体具备的能力,在给你治病。在调整。一旦调整好了,血压自己就会降下来了。”
生的伟大轻声:“这确实有点悬的,就依靠自己啊?万一自己调整不过来呢?人的身体也是有好有坏的,有粗瓷、有细瓷的,像我们,都是这么多年自己没有这样用过的……”
有人笑……
道长:“不用担心的,身体的能力一直都具备,一直都在,只是你们不是很知道,不信任它。从辟谷开始,对于身体的使用是一个很高的起步。如果辟谷之后也坚持练功的话,你们会发现有完全出乎你们意料的身体表现。对于身体的病症来说,见效会更快。
人马座:“从来都没有练过功的人,身体自己也能够调整、像高血压这样的难症?”
道长:“辟谷本来是炼丹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之前要有很多时间的修炼。但是辟谷,是一步到达,你们身体的起点已经很高了,(笑)就像插班生,你们从几乎不认得字,一下子就窜到高中了。如果把高中的课程都学好了,再反过来看初中,或者小学的功课,就很容易了……”
小男微皱着眉头一直在琢磨:“道长,那这个还是在‘养身’,你不是说道教是‘养生’吗?”
道长:“生命的质量,与身体的健康难道没有关系吗?身体的健康是道教养生的第一步。‘养生’是中国道家文化独得的一个密典。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讲究‘彼岸世界’,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有大家知道的‘天国’,‘天堂’,佛教是‘西方极乐世界’。道教除了有这些彼岸世界之外,还有一个基本的精神,是‘今生成就’。道教的‘今生成就’带给我们的,是转换我们今生的生活品质,或者说生活质量,从我们的现实生活出发,把握我们的生命与道的迎合。所以,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第一步。”
道长指了指餐厅外的墙上:“院子里面的那面墙上,就是我们的文化特色。那上面描绘有我们道家的修真图”。
那面在白天时时与我们相伴的墙,我们印象深刻。
道长:“中国的道教与世界一切形式的宗教有一个重要区别,就是重视人在世间的今生成就。道教认为,生乃道之别体,修道在于保性命之真,奉行的是生道合一。我们强调‘人身难得’,身生就是修道的最好根基,不寄超脱的希望于来世,或者天堂。所以几千年来的修道实践,本身就是一部养生秘典,无数人因此病者康,康者寿,寿者仙。我们知道,现代科学沿着人体功能的探索走向细胞领域,基因领域,不断尝试着用外力介入的方式影响和改变生命的状态,而道教的先行者们,则在几千年的探索中,由人体功能的探索走向生命精微物质:精、气、神、的把握和修炼,通过内在生命物质的自我转变,达到精满,气足,神旺的‘三全’生命机能,使生命体深根蒂固,邪不干正。这个修炼和转变,就是道教炼丹的过程。道教的先行者们为此写出了许许多多的理论、和实践的书籍,道教称之为丹经。道教讲究‘仙道贵实’,通过导引,胎息,服气,辟谷,性命双修等修持秘法,一直在从事着人体功能的科学实验,和因人而异的实实在在的工作。这些工作不仅使古往今来无数身患绝症、求医无门的患者找回了生命的春天,更为我们开启了通向生命终极奥秘的窗户。”
智慧绝顶的人马座频频颔首点头:“道长你说的真好。但是我还是想问,你说的这些,能够有一些例证吗?”
道长:“道教的今生成就在《老子》、《庄子》里面,都有详细的描述。在有生之年,通过‘观’而‘归根复命’,通过‘抱一为天下式’,从‘外天下’入手,经过‘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而后‘入于不死不生之地’,这就是今生成就!”
小男不断点头,并举起双手:“道长,请你说慢点,你说的太快了,我们听着爽快,但是有一些听不懂……”
确实,道长快速的语言夹杂着我们并不是十分熟悉的重庆口音,很多字的发音都过后一串了才找回他是什么意思……
无话不说:“尤其是要照顾我这样的人,本来就不识字,还没有做成插班生,更听不懂了……”
道长温厚地笑,有点一筹莫展,不知该从哪儿重新入手、重新解释。
胖子:“道长,你就再说说‘今生成就’,在我们这些凡人的理解里面,今生成就应该是什么?”
生的伟大笑:“是啊道长,你刚才说的什么外物外生啊,无古今啊……不死不生什么的,可能也只有人马座能够听个半懂!因为虽然他有超强的理解力,但是他绝对没有强盛的记忆力!他记不住,他就没有东西可以去理解了……”
人马座笑:“瞎说!我的理解力也是超弱的,比记忆力还弱,都是来不及理解……”
道长:“好吧,那我还是再说说今生成就。‘今生成就’这个过程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时间、经历和感悟。所以必须通过一系列养生手段,首先解决‘寿’的问题。孔子有‘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感悟,已经就是‘明明德’的境界。孔子是圣人,七十岁就做到了。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再假以时日,到八十、九十、一百二十岁乃至一百五十岁……在人应有的自然寿命以后,到了这个年龄,应该不仅仅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了。那些优雅而飘逸的老人,他们超越了所有的幼稚和愚蠢,坐忘、心斋、悬解、见独·····他们是智慧的源泉。他们可以教我们如何爱、如何快乐、如何优雅地变老、如何喜悦地死去。当老人‘终其天年’后回到天尊慈悲的本愿大海,回到他们生时就早已清楚地了解和熟悉的归宿,他们早已‘复归于朴’,剩下的只是最后的融入。道教通过养生,使病者康、康者健、健者寿、寿者仙,正是‘无量寿福’!寿是第一位的,有了寿,其他就会自然而然的自动发生!这是无为、是道法自然!”
亚女:“昨天我们来了之后,就让我们练站桩和导引术,今天上午也练了,这是道家的功法吧?是不是为了提升生命质量、走向长寿?属于‘今生成就’吗?”
道长:“导引术是中国道家修行方法中很基础、也是很有特点的一种方式,是针对我们现实生活非常重要的修行技术。你们理解这三个字的含义吗?导引术的导,是导向的意思,引是指引方向。进入到道文化的修行领域,第一个接触到的,一般都是导引术。我们现在生活中最常见的病是什么?最普遍的是人们的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最大的特征,是我们身体的血循环功能不畅,于是我们的心脏缺血,我们的头脑缺血,我们周身的末梢神经缺血。这种血循环功能不畅会让我们感觉到的是什么呢?容易疲劳,脾气非常暴躁,全身有说不清楚的不舒服。但是如果去医院检查,一定是查不出有什么病。这种现象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身体的气血难以正常地达至我们的周身。而平时由于我们对自己身体的认识不够,我们失去了对我们身体最基本的关爱,更缺少对身体的一个整体的关照。大家纷纷吃很多补药,甚至还有补血的药,希望借助外在的东西来影响和改变我们身体的状况。效果基本不大。而在几千年前我们古老的道家先人们,已经总结出了的这套方法,提供给了我们全面的知识。”
道长停住,看手机时间。
众人纷纷:“道长,你说完我们再散么,正说到紧要关头……”
道长笑:“我们是说不完的。都过一点了,已经说了很长时间了……”
是的,十一点半进入餐厅,吃饭才用了半个小时,到现在已经将近两个小时了。
道长:“我们先回去练睡功,下午还有站桩和导引术,然后我们再接着讲……”
小洁忧心:“你不会忘了吧……说来说去又说其他的了……”
人马座:“是,这种聊天的形式,太容易打岔了,总不能够尽兴地听完,话题老是转来转去……”
道长微笑,沉吟:“那这样吧,今天晚上八点,我们准时在练功房讲座,就不是像草地上比较散漫的聊天了,我来拟定一个每天的讲座课题,今天先讲导引术的功法,这样行吗?”
几近欢呼:“这样好……”
散去。
中午的睡功之后,是下午两点练功房的一起站桩,导引术。然后就是常月帮助我们做身体的调理。一切的忙完,已经接近黄昏,下午四点半之后了。
我居然真的就再也没有过头晕,头疼,低血糖的症兆。体态轻盈,精神充沛,只有在上、下楼梯的时候,有些气喘。还有在起立、走动的瞬间,有强烈的心跳,短暂的晕眩。
讲定了晚上八点的讲座,这天下午就再没有见到道长。我们调理完,补充完体力,就在院子里面的“健康步道”上光脚“步道”。这也是道长希望我们每天下午的“一走”。健康步道上面一粒一粒竖立着的小尖鹅卵石,踩在脚底又酸又疼,还有麻辣的感觉。我问常月,为什么道长强调我们天天要走一下这个“尖刻小道”?常月说,因为人体所有的内脏在脚底都有反应区,通过走健康步道,实则就是按摩了脚底,是一种用反应区调整身体状态的方法。不断地去走去刺激脚底,对身体就有不断的调节作用。
于是,每当中午的饭前饭后,或者下午的这个时候,这条小小“步道”就成为了挑战者时刻,光脚走在上面的人神态各异,尤其是胖子和无话不说,那就不是在走道,完全是在过火山,或者不知道是在做什么,常常就是看他们两个胖子,才走了一步半,就扶墙站在那里,“啊…啊…呀”地叫喊起来,似在唱谁也听不懂的“山歌”,之后半天,才举着手哈着腰再往前挪动一小步,又“啊……呀”地唱半天。观者大笑之后觉得不可思议,也纷纷脱鞋脱袜地下到“健康步道”。于是山歌者“众”了,无非“唱”得短促些,“步得”快速些的差别。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