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舍得把双脚插入大地,立刻能接受到大地的灵气。
我们脚下这块土地,有劳动人民经年累月的智慧与汗水浇灌,每一把土壤的属性都是肥沃。
走在正定小镇的街头,到处都有我不知道、不熟悉的东东,这些让我兴奋,让我趣味横生。我与他们攀谈、打探,给他们拍照,一定要弄得明明白白才肯罢休。
我开了眼界,长了见识,更感到基层的土地和基层的人民是一泓汩汩涌流的泉,有了它,我才得以滋润。
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在正定街头看到的三个稀罕。

▲ 1
双脚微微踮起,手臂重力向下,这个姿势多么矫健!

▲ 2
这是街头压饸饹面的操作场面。

▲ 3
饸饹面由一半白面、一半荞麦面加水混合,经过杠杆挤压,就变成均匀的面条,直接下锅。

▲ 4
这是浇面的卤子,上面一层密密麻麻的小肉丁。

▲
5
锅大水多火力旺,面条煮一分多钟就可以出锅了。

▲ 6
还有一大把绿油油的菠菜配在面条上。

▲ 7
好大一碗面!大妈给浇上卤子,还从锅里舀点汤。热乎乎端走吃去吧,才4块钱。

▲ 8
如果再加一元钱,可以添一个卤鸡蛋。卤鸡蛋都是剥好皮卤制过的,一看就很入味。

▲ 9
看小朋友吃得多香!连博友草原骑兵老师都经不住诱惑,蹲在街头吃了一大碗。

▲ 10
这是在街头制作鸡蛋卷的。沙皮老师一见,马上与售卖者攀谈起来。

▲ 11
售卖者给我们做现场表演。他有三台做蛋卷的铁板铛。

▲ 12
铁板铛由上下两片组成,上面一片刻有花纹。

▲ 13
他掀起一片铛板,舀一勺鸡蛋、面粉、白糖、奶粉混合的液体到铁板铛。

▲ 14
接着又如法炮制到第二台铁板铛。

▲ 15
接着又如法炮制到第三台铁板铛。

▲ 16
他给饼铛施加压力,让饼的花纹更清晰。

▲ 17
第一个饼铛的蛋皮出锅了,圆圆的,一面带着花纹。这样的蛋卷,4毛一个,塑料袋里是25个,10元钱。

▲
18
他在取下蛋饼的同时,瞬间就做了卷曲的动作,他说,动作慢了,蛋饼变脆,就卷不成了。

▲ 19
看到我们对他的工作那么感兴趣,他高兴地把蛋卷送给我们吃。

▲ 20
第三个稀罕是卖山棕制品的。

▲ 21
他披着棕制的蓑衣,戴着棕制的帽子,很有形象大使的味道。

▲
22
棕制品是天然纤维,优点很多,透气、防水、坚韧耐磨。

▲ 23
他按照我们的指点,前后左右地展示蓑衣。

▲ 24
感觉他曾经是个军人,很有军人风度。

▲ 25
猜猜看,这个帽子是没编完吗?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