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君子兰老师知道我们喜欢接地气,喜欢接触原汁原味、土掉渣的东西。
正好,她有一个亲戚要在29号举办婚礼,于是,我们一行就跟着她,来到河北正定的前塔底村。
这户人家的家境不错,丈夫在山西工作,收入不少,有一儿一女,儿子今年才23周岁,就娶媳妇了。
喜事办得很红火,光是宴席就开了40桌,全是在露天里吃。那场面,我们看了,真是开眼。
村子的街道上,搭台唱戏,搭灶煮肉,满街飘香。
今天,带您看看原汁原味的河北乡间娶媳妇。

▲ 1
为了喜事办得热闹,特地请了戏班子唱大戏,以二人转为主,外加流行。

▲ 2
婚庆公司给搭了彩门,挂了彩旗,布置得很有气氛。

▲ 3
新郎新娘提前照了婚纱照。

▲ 4
这里展示新娘娘家陪送的东西:摩托车、衣被等。

▲ 5
还有两万元的自制支票和各种日常生活用品。

▲ 6
这是随礼的地方,登记收钱的人很专业,字写得很棒。

▲ 7
大额的礼金有一千的,五百的也不少,小额的没有低于一百的。

▲ 8
我们去的时候将近11点,他们已经收了这么多钱了。据说,礼金是归男方父母所有。

▲ 9
《结婚帮忙花单》,明确了岗位和职责,其中“抄家伙”一项,不是去打仗,是“收拾碗筷”。

▲ 10
街道上,搭了很多灶台,煮鸡煮肉,这个大锅里有40条大鲤鱼,已经炖了5个小时了。

▲ 11
这是炖烩菜的大锅,烩菜有白菜、粉条、炸豆腐、海带等等。

▲ 12
这是大锅红烧肉。

▲ 13
炖肘子、炖排骨。

▲ 14
这是部分凉菜,这里讲究八八席,凉菜、热菜、炖蒸菜都各要上八个。

▲ 15
这桌席特别讲究,是专门另作的,它招待的是女方送亲的人。当地新娘子早八点进门,早9点要给送亲的开席。

▲ 16
当伴郎的小伙子怕自己顶不住,先盛一碗红烧肉米饭垫补一下。

▲ 17
12点,仪式正式开始,院里院外,小钢鞭响声震天。

▲ 18
地上铺上红褥子,供新人磕头行礼用。

▲ 19
婚礼的司仪很有水平,他能判断亲友们能掏多少钱,准确地指挥新人相应地磕头。

▲ 20
新人开始就位。

▲ 21
新郎的父母首先登台,他们手里的大红包给众亲友做了很好的示范。

▲ 22
看新人们脸上幸福的表情。

▲ 23
当天最多有给1900多的,最少是110,他们磕了近一小时,我估算有两三万元。这个钱三分之一给婆婆,剩下归儿媳妇。

▲ 24
新人磕完头就回门,与此同时,婚宴开始。

▲ 25
这差不多就是八个凉菜、八个热菜了。

▲ 26
老人孩子的席面比较热闹,看那个小姑娘,把油烹大虾抓在手里。

▲ 27
硬菜上来了,人们吃得不亦乐乎。

▲ 28
相比之下,还是女士比较斯文。

▲ 29
烩菜和红烧肉是每人一碗,这个不用抢。

▲ 30
烩菜盛在小碗里。

▲ 31
用盖帘当托盘,传菜喽!走你!

▲ 32
这是抄家伙和洗碗的环节,因为是流水席,他们要及时清洗餐具。呵呵,热闹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