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7. 拿什么启动孩子的心灵

(2009-01-27 13:51:25)
标签:

教育

育儿

库淑兰

禀赋

kenzoo

福建

   学者周国平曾经说过:家长其实是用禀赋教育孩子的。
       
在中国的高等艺术院校,有一种有趣的现象,能考到硕士博士的,大多不是都市里从小上兴趣班的孩子,尽管他们也不乏刻苦,但最终上不去。能上去的是边远地区几代相传的从事民间艺术人家的子女,他们有着长期耳濡目染、深入到骨子里的积淀。
       
陕西有个民间剪花娘子叫库淑兰。她出名前从没有离开过那片小山村。但她凭着想象力,把她的梦都剪出来了。她住的窑洞,她养的鸡鹅,她种的豆角,她栽的果树,都奇异梦幻般美丽,她几十年前剪的缀满花卉的衣服,像极了今天KENZOO的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她的作品极多,她的心愿是建一座剪纸博物馆。

在漫长的农耕社会里,很多人一辈子的出行半径不超过5华里,周遭没有任何现代传播工具带来的信息,他(她)们只能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剪花娘子们可能就是每天想着自己的心上人,在心里无数遍地与他对话,把自己的心思全用剪纸的形式表现出来。一辈子只做一件事,这是何等的专注!一辈子只挖一口井,这井该有多深!

许多民间艺术作品就是这样倾注了几代、几十代甚至几百代人的终生心血,这是我们祖先能出好东西的重要原因。这种专注和深度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可能永远不会再有。
       
当有人向外宾介绍库淑兰没文化时,外宾一下子急了:你怎么能说她没有文化?她创造的文化十万个人都顶不上!你顶多说她不认字,但认不认字对她不重要。那振聋发聩的话语让人一下悟到学历和文化的区别:有学历不等于有文化,有大文化的人往往与学历无关。
       
有的人会说,中国有几个库淑兰?有多少文化艺术世家?我们都市新移民,到哪儿找世代相传的深厚根基?
       
按词典的解释,所谓禀赋,是指人先天具有的某种特质,并合理地发挥这种特质,从而取得骄人的成果。
       
一个人,如果了解了自己的特质是什么,就有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只属于你的,是别人不具备的,这是你的独特优势。

了解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后,再坚持自己的坚持,执着自己的执着,把自己适合干的、喜欢干的事做到最好。日积月累,肯定成果多多。

在坚持的道路上,人会成就自己,也会浸润孩子。你把事情做到最好的事实,是对孩子最好的感染和教育。
       
我们家长的盲区,在于不知道自己的禀赋是什么,也不清楚孩子的禀赋是什么。

 现在的家长下力下在两处:一是模仿老师,叨叨不停,诸不知这样的二老师是多么让孩子厌烦;二是效法左邻右舍,看别人的孩子干什么、学什么,然后赶快让自己的孩子也干什么、学什么,生怕孩子与别人有差异。
       
其实,家长越是默默的少说少道,越有魅力;越是能把一件事做得漂亮,越是能给孩子心灵的扯动。
       
有一个家长,喜欢喝茶,并用茶带动了孩子。
       
那是福建的乌龙茶。每当茶泡好,家长就像做游戏一样,让孩子闻闻有什么样的香气。玫瑰,桂花,木香,熏烤香……每当孩子说对了,家长都给孩子鼓励。时间一长,孩子自己就提出问题,为什么茶叶会有花、果、木的味道?当知道不同的土质,不同的光照,不同的湿度,不同的发酵时间以及对叶片不同的揉捻方式会使茶叶出现千差万别时,孩子的兴趣来了,他要求到茶叶产地去看一看。
       
原来孩子最不爱学自然地理,实地参观考察后,他可来劲了,每天盯着天气预报,看福建哪里下雨了,气温多高,湿度多少,都一一记录下来。
       
当一件事成了孩子的心中牵挂,你想不让他投入都不行。
       
可惜的是,能把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得如此魂牵梦绕的人太少了。
       
这个例子还告诉我们,讲禀赋,并不是都要达到库淑兰那样的辉煌。只要把其中的有意思、有乐趣之处展现出来,愉悦自己和家人,已经足够了。如果还能拨动孩子的心弦,那就是意外之喜了。
       
家教,说简单其实也很简单。

 

17. <wbr>拿什么启动孩子的心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