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挖掘和传承家族的文化、艺术和经济
第二个创意是继承。家里上辈人会绣花、做工艺品以及一切技能,你如果能想办法继承下来,尤其是濒于失传的那种东西,那就太有价值了。你只要掌握了,就可以把它写成书,录成光盘,甚至搞一个小的工作室,申报立项。
再进一步,我们还可以提倡以家庭为单位搞纯手工的制作。
现代家庭要有四个功能,第一是精神层面,第二是生活层面,第三是文化层面,第四经济层面,应该是家庭产业的基地。在外国很多著名品牌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的。电影《穿PRADA的女王》中的PRADA,就是一个家族品牌。它最开始是一个家庭的手工制作,渐渐扩展到皮包、衣服,并最终成为时尚名牌。
我们现在有如此多的就业缺位,完全可以以个人家庭为单位突破。比如说手工梳头坊,很多明星不愿意烫发染发,却希望能够手工梳理出新的发型,如果你能用手工编出很多的花样,相信应该是一个有前景的项目。
在创意思维的开拓上,我们需要改变粗放,向精细化和精致化迈进。此外,还需要我们嫁接生成优化组合,把现有的元素融合起来,重新有一个组合。
有一年春晚有一个节目叫做《俏花旦》,组合了多种元素进去,包括京剧、杂技和抖空竹等,这些元素的嫁接,会使原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东西焕发新的活力,或者说是得到了更好的效果和国际的认同。
把家庭变成小小博物馆和艺术馆、游乐场
我们还可以做一些连续性的采集收藏的项目,这种活动更适合家庭。收藏的项目要窄一点,小一点,越是具体的科目攒起来越有意思。
一个人做收集总会有一点力不从心的感觉,如果动员全家来做,经常不停地往上面添加,特别容易出成果。这种事情越是做得多,做的心气越高,人会处在一种兴奋状态当中,觉得生活有奔头,有期待,而且有成就感了。
我们还可以通过联想来丰富家庭艺术。中国有一句话是“三生万物”,一个东西,你想想它能不能变成其他的东西?
比如,剪纸都能干什么?不光能拿来装饰窗户,我工作的单位中国青年出版社把剪纸装饰到了楼梯上(见下图),叫做“平步青云”,很吉祥,也很漂亮。我们还可以拿它做顶棚装饰、服装,甚至用来装饰瓜果和摆设。其实家庭里面的废瓶子、废纸盒,都能够做很多的东西。
家庭甚至可以变成一个展览馆。现在有很多社区已经开辟展示厅,让那些从事创作的人把自己的书法、创作贴出来。其实最方便的,就是家庭中要有一个房间、或者是一面墙壁,作为展示的功能。
这样一设计,对内对外都有好处,自己家里人可以切磋交流;对外你可以把亲戚朋友请过来参观,然后慢慢形成自家产品。
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适合家庭的游戏和娱乐。比如那个“谁来比画谁来猜”这个游戏,就非常适合家庭总动员。同时,家庭成员的表述能力、想像能力、表演能力可以全方位地得到锻炼。
最后,我主张放慢生活的速度,把想做的事情做到更好。现在大家都是急急忙忙的,每天飞快地起床,飞快地赶车,飞快地吃饭,但过程全都给忽略了,该感觉的都没来得及感觉。我们应该实实在在地享受过
程,提高生活的精细度。

。
加载中,请稍候......